之后,砸得就更厉害。
要不是有嬷嬷和宫女拦着,德嫔能一天砸上一套,内务府哪怕去宫外采买,估计都买不及供上。
毕竟内务府又不能经常去采买,一次也不会买太多,茶具显然并不是最厉害的消耗品。
偶尔打碎了一两次是有的,天天砸就少见了。
管事请示过李德全,生怕送去永和宫的茶具太差,被皇帝知道了,还以为内务府怠慢了德嫔。
李德全却告诉他,德嫔要是继续砸,后边送去的茶具可以再次一等。
言下之意,德嫔砸得越多,拿到手的茶具就越次。
李德全既然发话,那就是皇帝的意思了。
管事瞬间明白,一个劲跟李德全道谢后,回去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德嫔这明显是失宠了啊,若非她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估计早就被降回去德贵人了。
也是她肚皮争气,不但之前生下了四阿哥,如今肚子离还怀着一个。
要是德嫔肚子里生下的也是个小阿哥,估计这禁足就能结束,还可能再次翻身回来。
所以管事虽然得了话,还是不敢太得罪德嫔。于是私下跟邓嬷嬷通了气,告知她,德嫔这茶具再砸下去,就只能拿更次的了。
德嫔得知后,果真收敛了许多。
毕竟她也是要脸的,要是茶具真用最次等的,看着就闹心,还怎么喝了?
永和宫可不止德嫔一个,要是她用的茶具还不如那些贵人和常在的,德嫔这脸面就挂不住了。
只是德嫔没砸茶具,大热天的却热得不行,吩咐道:“邓嬷嬷去前头让小太监跑腿,到内务府催一催,怎么还没到这边搭凉棚?”
她和宜嫔一样,怀孕后渐渐就更怕热了。
加上今年热得早,搭凉棚的人却迟迟没来,德嫔热得闹心,语气也不耐烦起来。
最惨的是她身边伺候的人都不能出去,只能让院外的小太监帮忙跑腿了。
邓嬷嬷应了一声,出去交代小太监,还塞了一个小荷包过去。
小太监拿着荷包跑得就更快了,一会儿就跑了回来,气喘吁吁道:“内务府的人已经开始在各宫搭凉棚了,奴才问过管事,约莫几天后就到永和宫来了。”
德嫔听见后,忍不住高声问道:“几天?还要几天才过来?内务府这些吃干饭的,磨磨唧唧几天才来?你去催一催,让他们这两天赶紧来。”
小太监满脸尴尬,邓嬷嬷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正想把人叫到门口低声问问。
德嫔却也立刻察觉到了,急急问道:“内务府都给哪个宫搭好凉棚了?”
小太监是个木讷的,毕竟会来事的都不敢往德嫔这边凑,免得被训斥一顿。
德嫔一问,他就如实说了:“慈宁宫、承乾宫和景仁宫的都搭好了,昨天把翊坤宫和永寿宫的搭上,今儿去的延禧宫,明儿说是去钟粹宫。”
闻言,德嫔更不高兴了。
这数来数去,七个嫔,其他都开始陆续搭凉棚了,难道她还排在最后边?
惠嫔的延禧宫,荣嫔的钟粹宫就算了,她们毕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
宜嫔还怀着孕,翊坤宫早点搭,也是皇帝体恤她。
但是德嫔也怀孕啊,难道不是该跟在宜嫔后边搭凉棚吗?
尤其是郭珍珠这人又没怀孕,也不怕热,怎么还那么早就搭凉棚了?
德嫔十分不痛快,只觉得内务府的人看她禁足了,这是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
偏偏她如今不能出去,内务府的人估计也不敢触自己的霉头,根本不现身,只让小太监回来禀报,都没有管事跟着过来解释一二!
德嫔伸手摸了摸已经有一点显怀的肚子,她深吸了一口气。
没事,等她生下孩子后,皇帝总会来看孩子,到时候就是自己重新得到宠爱的时候。
那会德嫔再跟内务府清算一二,也不算迟!
她正想着,又皱眉吩咐道:“邓嬷嬷,怎么殿内那么热,冰放哪里了?”
德嫔忽然听见那小太监含含糊糊说道:“内务府那边说娘娘这边的冰块原本每天两块,只是如今份例减半了,只送了一块来,另外一块不好放地窖里浪费,于是送去永寿宫了。”
听见这话,德嫔只气得眼前一黑,怎么又是郭珍珠,她生来就是克自己的吗?
德嫔气急攻心,还把自己气晕了,宫人急急忙忙请御医过去永和宫的消息,还是僖嫔带来给郭珍珠的。
因着永寿宫的冰块比别处要多,僖嫔就爱一大早过来找郭珍珠唠嗑。
两人在凉棚里吃着冰碗,吃吃点心,喝喝奶茶,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大半天很快就消磨过去了。
今儿僖嫔一来就说起德嫔的事,还没说就先笑了一会才开口道:“德嫔这天天生气,估计都不用吃饭,这都要气饱了。”
郭珍珠也是好笑道:“她这次又为了什么生气?还把自己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