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珍珠听来,皇帝不想付出太多,却想要商人对他掏心掏肺还掏金银……
好家伙,这是什么渣男发言!
不过郭珍珠也明白,地震后救人需要烧钱,钱越多,就能救更多的人。
不说埋在地底下的人可能救上来,其他失去家园的百姓吃喝和治伤都需要钱来买米粮和药草。
钱越快到位,后边重建也能更快,这场灾难亦能尽快平息,让百姓能重新恢复原本的生活。
拖得越久,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郭珍珠也能理解皇帝的难处,想了想就道:“臣妾听说以前乡绅修路之后,会在路边立上石碑,感谢乡绅出钱修路。”
所以商人捐钱,是不是也能在京城立个碑,按照捐款数目的多少,从上到下来,把名字刻上去?
皇帝无法给权,是不是也得给名?
只是立碑而已,又不用给别的好处,对皇帝来说算是最少的付出了。
皇帝双眼一亮,顿时微微点头赞同道:“你这想法很不错,回头朕就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在哪里立碑为好。”
他低声跟李德全交代,让人先把这个捐钱立碑的消息悄悄传出去。
谁捐的钱最多,那么名字就会在最上边。
相信商人很难抵挡这个诱惑,立碑后,后世多少人能看见,少说百来年。
只要石碑不被人破坏,留下小几百年是没问题的。
后世子孙敬仰自己不说,多少百姓知道他们家族曾为灾民们献上家产,救人积福,功德无量。
加上这石碑还是皇帝亲自下令建的,那就更是面上有光,能吹嘘一辈子的事了!
解决了这件棘手之事,皇帝面上的表情都松动了不少。
想着他今天是来对了,果真跟郭珍珠聊聊,总会有好事发生,这不就解决了一个问题吗?
郭珍珠只觉得商人可能没试过这种套路,怕是为了捐钱的事要打破头。
谁都想成为石碑上第一个被刻上名字的人,想必这捐献的银钱是一个比一个多,彼此争相恐后给皇帝送钱了。
皇帝这光明正大套路,商人们只怕心甘情愿跳进这坑里头。
不过他们一个得了钱,一个得了名,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里头渐渐有了动静,隐约会听见宜嫔隐忍的呜咽声,玲珑端着血水的盆也渐渐更多了。
郭珍珠不由紧张起来,想着如今只能顺产,就只能宜嫔自个努力了。
好在孩子没折腾宜嫔太久,快子夜的时候就出生了。
平嬷嬷抱着襁褓出来,笑着道:“恭喜皇上,宜嫔娘娘生下一个小阿哥。”
皇帝看着新出生的五阿哥,小脸通红还皱巴巴的,只看了一眼就移开了:“宜嫔还好吗?”
平嬷嬷说道:“霍御医已经隔着帘子给娘娘请脉,娘娘只有些脱力,喝了点汤就歇着了。”
皇帝点点头,见霍御医出来给小阿哥检查了一番。
御医说小阿哥身子康健,皇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郭珍珠就比他激动得多了,接过平嬷嬷怀里的襁褓,低头看着五阿哥道:“皇上,五阿哥长得像妹妹。”
皇帝低头看了两眼,他还真没看出来。
这么皱巴巴的小脸,哪里能看出像宜嫔了?
可能这就是亲姐姐的滤镜,郭珍珠只觉得五阿哥挺好看的,眉眼长得也跟宜嫔很相似。
皇帝没进去,隔着门问了宜嫔,知道她没大碍,他也就回去乾清宫了。
郭珍珠抱着襁褓进去,见宜嫔昏睡没多久后就醒来,把孩子放在她身边道:“小阿哥长得像你,妹妹没哪里难受吧?”
宜嫔摇头道:“我只感觉有点累,这孩子挺会疼人了,没怎么折腾我。”
她伸手摸了摸五阿哥的脸颊,见小阿哥打了个哈欠,闭着眼就睡过去了,好笑道:“怎么没瞧着像我,倒是像姐姐呢。”
郭珍珠认真看了一会道:“是吗?我也觉得有点像。”
林嬷嬷在旁边无语了,五阿哥那么小,容貌还没长开,压根看不出来像谁。
两姐妹却一个劲认真嘀咕五阿哥更像谁,压根讨论不出结果来,林嬷嬷只能劝道:“时辰不早了,宜嫔娘娘得好好休息才是,主子也该回去歇息了。”
宜嫔也点头道:“是啊,姐姐在外头守了很久,这天儿不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
郭珍珠确实有点累了,打了个哈欠,看着照顾宜嫔的人不少,还是不大放心,留下了玲珑帮把手。
林嬷嬷年纪大了,也要熬不住,郭珍珠就让她先去休息了。
郭珍珠回去后倒头就睡,等醒来的时候还有点迷糊,却第一时间问宜嫔如何。
听说宜嫔昨晚睡得颇好,两个稳婆也让林嬷嬷给了红包打点后送回去内务府了。
郭珍珠起来的时候,林嬷嬷过来伺候,顺道说道:“宜嫔娘娘坐月子,得请内务府专门伺候月子的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