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都是木头做的,玩火很容易出意外。
要真烧起来,那就很难救火,还一烧就烧一片,非常危险。
不过郭珍珠是发现了,皇帝对后宫嫔妃最喜欢的惩罚,不是抄宫规就是写悔过书,反正都让人写字。
他这是知道后宫嫔妃读书的不多,写字特别困难,所以才让她们写的吧?
不说端嫔那五千字悔过书如今还没写出来,平嫔这抄写一千遍的宫规,估计也得抄小一年去了。
皇帝对让人写字是什么执着,后宫嫔妃这些弱女子太娇贵不能打,所以让人写得快断手了是吧?
第63章
第63章
郭珍珠还以为平嫔这事就此结束, 毕竟平嫔被罚禁足和抄写宫规,抄完一千遍才能出来。
她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还没完, 因为小太子病了。
郭珍珠刚开始并不觉得平嫔送东西给小太子这件事,跟小太子生病之间有什么关系, 还是从皇帝这边得知的。
小太子一病, 太医院擅长儿科的御医都过去看了, 只说是感染了风寒, 并不严重。
但是小太子开始发热,两天没降下来, 皇帝一直守着他, 连早朝都不去了,还对御医大发雷霆。
太医院只得让所有御医都去看看,指不定能想出好方子来,治好小太子。
最后还是霍御医把脉后,说小太子是“郁结在心”,这才会病了。
这话让皇帝心下不解,又是不悦,毕竟小太子这个地位, 谁敢让他不高兴,导致郁结在心?
但是霍御医敢说话,也爱说实话, 皇帝知道他不会胡说,这就更受不了。
好在霍御医和其他御医商量后, 改了药方, 给小太子喂了两次汤药后,小太子的热度就慢慢下来了。
皇帝这才松口气, 却越想越不明白,于是跑到永寿宫来跟郭珍珠提起此事。
他实在苦恼,却又不知道该跟谁说小太子的事。
如果跟太皇太后说,这位老祖宗只会觉得小太子可能太软弱了。
要是跟皇太后说,两母子虽然感情还算好,却也没好到这个地步。
跟佟贵妃和温妃说,似乎也不大合适。
皇帝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找郭珍珠说了。
毕竟郭珍珠有四格格,算是养过孩子,应该能揣测一下小太子究竟为何郁结在心而病了。
郭珍珠不是很想听,而且四格格才多大,都没周岁,还不会说话。
她哪里知道四格格想什么,不是当额娘了就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啊!
更别提小太子的身份不一样,还是皇帝一直养在身边的。
皇帝都猜不出小太子的心思,郭珍珠又怎么能凭空想出来?
她觉得皇帝简直是在为难自己,不过看皇帝守着小太子两天,茶饭不思,夜里也没睡,人都憔悴了,满脸愁容,知道皇帝是关心则乱。
养孩子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皇帝亲自养也是如此。
小太子已经足够懂事了,小小年纪没了额娘,跟在皇帝身边长大。
虽然他身份超然,却也跟其他兄弟姐妹拉开了距离,并不熟络,还得保持太子的身份和威严。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估计压力颇大。毕竟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所有人都对他有着极大的期望。
哪怕是再聪慧早熟的孩子,成年人都未必能承受得住的压力,更别提是才几岁的孩童了。
郭珍珠斟酌着道:“太子殿下平日刻苦得很,想必是累着了。加上这天凉得太快,一时不留神就着凉才病了。至于郁结在心这事,怕是只有太子殿下自个知道,皇上只能亲自问一问了。”
她跟小太子就没见过几次,哪里能猜得出来呢,皇帝要不亲自问一问小太子好了!
皇帝也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毕竟小太子一直很省心又懂事,没给他带来什么麻烦。
如今小太子突然病倒,又被御医说是郁结在心,皇帝这才惊觉自己对小太子的关心很可能并不够。
郭珍珠估计皇帝只注重小太子的物质生活,对孩子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太重视。
不过也不奇怪,毕竟皇帝这几年来十分忙碌,不是忙战事就是忙政务,对小太子的关心已经足够多了,看其他的小阿哥就没被皇帝多看几次。
等小太子终于醒过来,皇帝旁敲侧击了一番,得知小太子竟然是因为平嫔的事而难过,不由满心错愕。
他实在想不到平嫔送那点小东西,小太子竟然那么喜欢还藏起来了,后来得知这些并不是平嫔亲自做的,只是她身边的陈嬷嬷做的。
失望之余,小太子郁闷不已,加上吹了点风就感染风寒彻底病倒了。
郁结在心的关键,竟然在平嫔身上,皇帝又忍不住来永寿宫告诉了郭珍珠。
郭珍珠也惊呆了,不过很快就想到,小太子恐怕不是因为平嫔,而是平嫔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