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帮忙。当然他们说话漂亮,咱们说话也要学一学他们,说得更漂亮才是,这样谁都挑不出错来了。”
道保连连点头说道:“阿玛,儿子都记下了。”
三官保瞥了他一眼说道:“你都记下什么了?”
闻言,道保急忙答道:“说话要漂亮,能动手的事就不要动口。”
三官保顿时听得无语了:“什么玩意儿,没事动什么手!”
他就知道这个长子还跟以前一样的榆木脑袋,变了一点,但是没能变得特别聪明!
三官保一时觉得,他怎么把两个女儿生得那么聪明,几个儿子却一个比一个笨了?
刚才他说了那么多,道保居然只记得两句,还压根不对的两句!
三官保的脾气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勉强解释道:“反正你多看看对方怎么出招,然后比他们更不要脸就行。但是话要说得比他们好听,毕竟这些人最是会说什么为你好,为你着想的话,全是废话!”
道保连连点头道:“好,儿子记住了。”
三官保已经不想问道保又记住了什么,摆摆手让长子赶紧从自己面前消失。
道保麻溜滚蛋了,却去了郭络罗夫人那边问了起来:“娘娘一切都好吧?儿子在福建太远了,对京城的消息就不大灵通。”
在江南的时候,有曹家在,消息自然能第一时间知道。
可是在福建更远的地方,又要经常出海,很少在岸上,就很难接收到京城那么远的消息了。
道保之前因为郭珍珠被御史责备的事还耿耿于怀,于是刚回京,他就先问起两个妹妹在宫里如何。
郭络罗夫人笑着道:“娘娘身边的宫女偶尔出宫来,给咱们带了好消息,说是顺嫔娘娘又有喜了。”
听罢,道保不由喜出望外:“顺嫔娘娘又有喜了?”
说到这里,郭络罗夫人又收敛的笑意道:“听闻太后娘娘想抱五阿哥去慈宁宫养,皇上说五阿哥还小,等周岁的时候再说。”
道保脸上的笑意也敛了一些,想到妹妹宜嫔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生下五阿哥,竟要被抱去慈宁宫养大。
他很快又安慰起来:“额娘,这也不全是坏事。太后娘娘以后能给五阿哥当靠山,也能给娘娘撑腰了。”
毕竟太皇太后年纪渐渐大了,以后慈宁宫的主子就只会是更年轻的皇太后。
郭络罗夫人也明白,这不是他们或者宜嫔能够做主的事,只点点头道:“你刚回来,别操心太多,只管好好养着身子骨才是。皇上开恩,让你过完年,开春的时候才去盛京上任。你留在京城这阵子,正好我和你媳妇多做几件袄子带过去。”
盛京比京城要冷,开春了,雪却没全化掉,还得穿棉袄才行。
道保以前的棉袄旧了,他瘦了太多,也不合身,衣服都得重新做起来。
人回来了,郭络罗夫人就带着长媳妇忙着给道保做几身,从衣服、鞋子、腰带、帽子和围脖等等都做上好几套,道保过去后也能换着穿了。
“说起来,你去盛京当差,一时半会不好回家来。我想了想,要不让你媳妇跟着去,也能照顾你。”
道保自然没有不应的,他去江南的时候匆忙,又不是正经差事,还住在曹家,当然不好带上自家媳妇。
去福建更不用说,他是去打仗的,不可能拖家带口。
如今道保要去盛京上任,这一呆估计要好几年,自然要带上自家妻子一并过去。
媳妇要去,带的东西就更多了。
郭珍珠知道长兄要去盛京好几年,留在京城养身子的时候,也得在过年前收拾好东西搬过去。
大件的东西自然是带不了,不过有些不好买的,替换的衣物得带,还有药材药膏什么的也得带上,以防万一。
金银自然不能缺,不管是去那边采买东西,还是打点都需要。
郭珍珠二话不说,让出宫的琉璃带上锦盒,送去了郭络罗夫人手里,说是给大哥搬家用的。
郭络罗夫人当着道保的面打开锦盒,看见里面满满当当的银票都惊呆了。
她数了数,这里头竟然有十万两,郭珍珠这是把宫里所有的赏赐都换成钱了吗?
吓得道保拿着锦盒险些摔了,说什么都不肯收。
他想到自己被提拔为正二品的副都统,已经跟以前不同了,但是年俸只有一百五十五两。
道保再看了下锦盒里的十万两银票,顿时痛苦闭眼。他这当差差不多一百年,不吃不喝,才可能凑到这么多钱!
他再出息,看来还是不如妹妹来得出息,却也不能随便花用郭珍珠的银钱!
道保说什么都要把锦盒送回去,琉璃却脆生生解释道:“大人别担心,这只是娘娘一次分红罢了。娘娘手里头还有几次的分红在,足够用了。”
听见这话,道保拿着锦盒的双手都在颤抖。
这十万两竟然不是郭珍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