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笑着点头道:“正是这样,咱们拜祭的时候不都烧三炷香吗?”
所以做这道菜,就跟拜祭神仙一样,先烧完三炷香了。
这听着方法似乎很玄妙,厨师却是被逼的。因为孔府对菜式尤为挑剔,这鸭子做的火候不够精确,味道就不够好。
厨师没办法,最后只能绞尽脑汁想出这个法子来,精确到三炷香的时间,就能保证鸭子熟了,且刚刚能出锅,确保肉质是在最鲜嫩的时候。
郭珍珠又指着一道烤鱼道:“这鱼听闻也是不直接用火来烤,鱼肉上就不会有烟熏的味道,只有鱼的鲜美在。”
僖嫔尝了一口鱼肉,还真是跟她说的一样,一点烟火的味道都没有:“果然没有烟熏的味道,是怎么做到的?”
郭珍珠笑着解释道:“用面饼把鱼包起来再两面烤,鱼肉就极为鲜嫩,鱼汁的精华还都在面饼里头,一点都不会浪费。”
僖嫔就着面饼一起吃,果然饼里带着鱼汁的鲜香。
她一边吃一边听郭珍珠介绍了几样,忍不住吃撑了,偷偷揉着肚子道:“娘娘对这些也太熟悉了一点,叫我听着只觉得味道好,一不留神倒是吃撑了。”
郭珍珠微微一笑,民以食为天,怎么能对吃的不积极呢?
她们坐的位置离皇帝很近,就在下首,郭珍珠的声音虽然不大,皇帝还是听见了。
皇帝用着饭菜,听郭珍珠柔声解释,也忍不住吃多了一点。
底下官员见皇帝吃得香,一个个这才放心了,生怕皇帝不喜欢置办的这场喜宴。
因为南边的事,这宴席上连舞姬都不敢准备,只老老实实吃饭,实在不怎么热闹。
好在皇帝似乎不介意,吃着还挺喜欢的样子,每道菜都尝过了。
皇帝其他菜都只用了一筷子,唯独神仙鸭和烤鱼上多了两筷子,官员们一个个记下来:皇帝喜欢吃鸭,还爱吃鱼!
郭珍珠不知道周围的官员误会了,她一边说一边吃,也忍不住吃多了。
宴席结束后,她和僖嫔互相扶着在后院散步消食。
这次他们一行人落脚的地方是一处别院,听闻是当地一位官员的祖宅。
宅子不算大,还有些年头了,看得出曾经修缮过。
只挂在墙上的画作和诗句都相当出色,僖嫔还认出两幅是前朝的画作真迹。
足见这一家是书香门第了,还可能是延续至少百年之久,祖先应该也是个能人。
这些真迹就这么随意挂在墙上,能看得出墙壁后边的痕迹,应该挂了很多年都没取下来。
对这家人来说,这真迹只是一幅画,很不错的画而已。
这选的别院相当不错,小但精致,又文气十足,郭珍珠看得出皇帝很满意。
后院不大,却种了不少花,最多的是丁香花,估计是院子主人的心头好。
郭珍珠走了好几圈,终于消食后才回去沐浴歇息了。
反正第二天没什么事,也不需要特地去请安,她就安心睡到日上三竿,起来的时候就听于嬷嬷说,皇帝已经带着官员去爬泰山了。
郭珍珠心想她们刚下船,参观完趵突泉,参加了宴席,第二天皇帝居然一大早还带着官员去爬泰山,皇帝还真是精力充沛。
僖嫔也累得起晚了,过来跟郭珍珠一起用早饭的时候,听说皇帝上泰山去了,也不由惊讶道:“皇上就不歇两天才去登泰山吗?”
郭珍珠哪里知道:“可能皇上不怎么累,就想着早点上泰山吧。”
两人优哉游哉消磨了大半天,皇帝这才回来了。
他看着一点都不累,似乎爬了泰山对皇帝来说就是散了个久一点的步而已。
倒是听说跟着上山的官员累坏了,有些几乎下不来,还是被侍从扶着下来的。
郭珍珠:皇帝这什么体力,居然恐怖如斯!
皇帝手里还拿着一块石头,递了过来道:“朕在半山腰的路上看见这块石头,瞧着不错,你也来看看?”
郭珍珠接过,这石头已经被清洗过了,上面有淡淡的纹路。
她仔细一看,这石头上的纹路很像是一座缩小的泰山一样,不由惊讶道:“皇上,这泰山仿佛在这小石头上面,看着有点相似。”
皇帝见郭珍珠发现了,于是笑着道:“朕也是这么觉得,在半山腰的时候低头就看见这块石头。看着不大,拿在手里却能看到上面漂亮的纹路,就跟泰山很相像。”
“这也是缘分,四格格年纪小没能跟着过来看泰山,带着这块泰山石回去,也能叫她稍微看看泰山究竟长什么样子了。”
郭珍珠拿着这块泰山石满脸笑容道:“皇上随手捡的石头就这般好,四格格收到后必然会很喜欢。若非之前答应了要给四格格带礼物回去,臣妾瞧着这石头都想偷偷收藏起来了。”
这话叫皇帝笑了起来:“这有什么,送给四格格的,不就是给你的吗?你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