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手脚,就不会那么干脆送回来了。”
“毕竟外头不是谣传,我这火眼金睛的,只要看一眼,对方就能完形毕露,怎么遮掩都不行了?”
听见这话,宜妃和僖嫔都笑了起来。
宜妃说道:“还别说,我听见的时候觉得这谣言还挺对的,那些账本可不就是姐姐看了两眼就发现端倪了吗?”
僖嫔点头附和道:“确实如此,虽说谣言稍微夸大了一点,说的也是实话。”
郭珍珠没好气道:“只是那些做账的人以为没人会看,所以才胡乱做,仔细一看就能看出端倪来了。以前没人发现,也是因为他们故意把账本做得又多又细,叫人见了就头疼,一点都不想多看。”
只能说对方太会钻空子,而不是她太厉害了。
宜妃眨眨眼道:“姐姐就谦虚了,不然这么多年来,怎么别人就发现那些账本有问题呢?多得姐姐,不然咱们不知道在御膳房多花的全是冤枉钱。”
想想她们要是在御膳房另外点单,那价钱就没便宜的。
如今采办被彻底清理掉,那价码就便宜多了。
哪怕是手头不是特别宽裕的贵人和常在,以前一年到头都不敢点一回,如今也敢点上几回,吃点好的。
要另外买点什么,内务府的采办也不敢漫天要价了。
僖嫔也说道:“是啊,娘娘还让采办设了监督,也不怕采办胡乱报价采买了。听闻这些采办在宫外还会去固定的地方采买,不是对方的东西好,而是对方舍得给钱打点。”
郭珍珠点头,这采办所谓的打点,不就是吃回扣吗?
对方让利越多,采办赚得不少,自然愿意把采买的单子给出去。
那样商人也赚了,还有了宫里都来采办的好名声,算是免费的大宣传,客人更是络绎不绝。
虽说让利了,却能得了名声,赚得更多,谁能不乐意呢!
唯独是采办的胃口大,要喂饱不容易,也就是大商人愿意也给得起了。
但是这价格也抬高了许多,只看采办吃进去多少,商人亏的都填进单价里头,不就让宫里的物价疯狂上涨了吗?
那物价单子看得郭珍珠都想摇头,更别提是皇帝了。
想想皇帝要是个在宫里养尊处优,从来不出去溜达的人,只怕也是不清楚宫外的物价如何,完全被内务府采办的奴才拿捏了。
这些采办说外头是多少,皇帝就只会以为是这么多,并没有多想。
哪怕皇帝心里起疑,觉得这价格太离谱了一点,采办也能振振有词来狡辩:给皇帝提供的都是最好最上等的食材,宫外其他人吃的都是最差的。
皇帝一听,顿时又觉得合理了。
他吃的东西最好,价钱当然也就是最贵的,完全没毛病,然后就给忽悠住了!
幸好如今的皇帝是个相当接地气的,还喜欢种田和出去浪,也就没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宜妃好奇道:“如今这采办变了,不能随意抬高物价。原本合作的商人不能去了,还把原本的价钱压低很多,会有人愿意吗?”
原本采办那价钱抬得多高,挣得也多,商人自然愿意配合。
如今采办按照规矩来办事,他们不敢伸手,这价钱还得实在,商人会不会觉得挣的少了,就不乐意了?
郭珍珠笑笑道:“多的是价钱公道的商人,他们见宫里的采办规矩了,反而更乐意合作。”
对上宜妃疑惑的目光,郭珍珠解释道:“以前要是合作了,采办狮子张大口要多少好处,商人除了给也没别的办法了。如今采办规矩了,就不会再随意涨价或者索要好处,正经做买卖的商人自然愿意合作了。”
尤其这样一来,还会是个良性循环。商人这做买卖的都变得规矩多了,宫里的采办才会青睐。
不说别的,如今能被采办看中,自然是价钱公道,东西又好才行。
有这一层关系在,哪家商人不乐意呢,分明是宫里对他们夸赞啊!
这样一来,买卖不更好才怪!还是口碑名声极好的那一种,商人恨不能压低价钱卖给采办呢!
宜妃这么一听,顿时笑道:“这样一来,倒是叫内务府省钱多了,也算是给皇上省钱了。”
僖嫔也笑着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如今这采办没那么多油水了,还要随时有人监督,过得战战兢兢的。其它油水多的地方,也一个个规矩多了,不敢胡乱伸手。”
毕竟如今掌管宫务的人换成郭珍珠了,看着账本转头发现什么问题,他们就要立刻脑袋落地,谁还敢伸手啊!
以前还能带着点侥幸,偷偷摸摸一阵子换上不少的银钱。哪怕后头被发现,也过了不短的舒服日子。
看看这一回,内务府那些采办不就过了小十年的好日子才被发现吗?
如今可能刚伸手一次就被发现了,钱没挣多少就得遭殃,谁还敢呢!
只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