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保摸着胡子笑眯眯道:“我这年纪遇到的事情还是比你多一点,怎么都不能跟你一样。”
闻言,道保连连点头,对自家阿玛越发佩服,转头就去书房开始写折子。
等他一走,三官保这才松口气。
刚才被道保多问两句,他只怕就要露馅了!
三官保刚才听见皇帝的话,忽然福灵心至就明白过来,于是才能跟道保仔细解释。
他喝了一口茶,想着自己刚才突然变得聪明,难不成是之前在庄子上跟女儿见面后,沾了女儿的一点聪明气?
三官保越想越这么觉得,只是他进宫不容易,见女儿就更难了。
但是他的夫人可以经常进宫,跟郭珍珠见面多了,夫人变得聪明了,家里人不就能沾沾喜气,变得聪明一点了吗?
三官保正欢喜,觉得这主意很不错,就听门房来禀报,说是皇帝派人来送东西。
他听得一愣,刚才离开的时候,皇帝也没说送什么,怎么忽然就送来了?
三官保赶紧让门房把人请进来,整理了一下出去,发现是高太监引着两个中年人进来。
一个长得高大魁梧,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另外一个却长得极为清秀瘦削,身上穿着长袍,似是个饱读诗书的文人。
三官保心里满是疑惑,还是上前跟几人行礼。
高太监也没跟他多寒暄,立刻说明来意道:“皇上有意请两位来暂时担当道保大人的老师,一位教导布库,一位教导读书识字。”
这话把三官保整懵了,教导布库他能理解,是想让道保的布库水平提高,但是读书写字的老师是什么?
道保这年纪又不用科举,人都当副统领了,怎么就要读书识字?
哪怕三官保之前聪明了一会,这会儿也开始摸不准皇帝的意思。
难道皇帝觉得道保太笨了,所以要请个文人教他读书吗?
三官保赶紧让人请两位先生进去喝茶,再叫人去喊道保出来,他则是拉着高太监到角落小声问道:“微臣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还请高伴伴示下。”
他麻溜塞了个荷包过去,薄薄一层,却能摸得出是银票。
高太监飞快收好,也压低声音答道:“大人不必担心,这是好事。道保大人以后要好好当副统领,就不能一直这样。”
听罢,三官保懂了,皇帝还是嫌弃道保,却还是愿意给道保机会,让人教一教。
道保还奇怪自己刚去书房,怎么三官保就喊他出来见客人,得知是教导他的一文一武两个老师,道保只感觉天都要塌了!
郭珍珠隔了好几天,皇帝过来永寿宫的时候,才得知皇帝特地给道保请了两个先生。
一文一武,文的教导读书识字,武的教导布库,可以说让道保的日子变得相当充实了。
之后这两位老师还会跟着道保回去驻地一段时间,等教会后才离开。
郭珍珠沉默了一下,皇帝还是嫌弃自家大哥的脑子跟榆木疙瘩一样吧!
皇帝果然说道:“那天朕跟道保提了布库比试的事,可惜他不大明白。幸好叫三官保过来一听就懂了,不需要朕多解释。”
这话叫郭珍珠有点惊讶,自家阿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不过这话让郭珍珠心里有点无语:皇帝你话没说明白,还不乐意解释,特意把三官保叫过去给道保解释吗?
只是想想也是,皇帝平时交流的全是聪明人,一点就通。
哪怕没那么通,怎么都比道保厉害一点儿。
“皇上也是为大哥着想,他如今是副统领了,以后述职的机会多,得自个想明白才是,总不能每次皇上都把阿玛叫过去。”
郭珍珠又好奇道:“只是听闻文人都十分高傲,怎么会愿意教导大哥?”
皇帝说道:“曲先生不算是完全的文人,他文武双全,以前曾从军,后来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还伤了底子,这才回乡当先生。”
听罢,郭珍珠眨眨眼,知道皇帝挑的这人选确实用心。
如果是平常的文人,肯定看不上道保,哪怕是皇帝的命令,也未必会用心教导。
但是像曲先生这样的,以前从过军,也就不拘小格,更不会看不上普通的武人。
他又曾回乡当个先生,是个愿意带家乡的孩子一起上进的人,既有耐心,也是个会教人的。
郭珍珠笑笑道:“多谢皇上,大哥知道皇上对他* 如此用心,大哥一定会好好学。”
皇帝就知道,他只要起个头,郭珍珠就能明白自己的用心,也不算是白忙一场。
他笑笑道:“道保写的折子叫朕看得眼疼,是得请个先生教他才行。”
郭珍珠还得知皇帝让道保写了折子,提起所有驻地一起参加的双人布库比试。
先是在各个驻地里头比试,选出最优秀的人,然后再让他们上京来参加比试。
一来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