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恼了,忍不住反驳两句,这不就入套了吗?
索性郭珍珠先私下跟宜妃掰开来说清楚,叫她绝不能议论这件事,不管是私下跟身边人说,还是别人问起来都一样。
反正宜妃不管说什么,都可能被人歪曲了意思,还不如什么都不说了。
宜妃可能不够聪明,但是足够听话。郭珍珠说什么,她就照做,于是一直相安无事。
那些旁敲侧击的人也不见了,宜妃也不在意,只觉得日子变的清净了许多。
她其实心里觉得郭珍珠成为皇贵妃确实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这话可不敢说出口,叫皇帝知道后怕是要不高兴。
皇帝如今还为太皇太后守孝呢,佟佳氏这个新皇后去世也没多久,大臣们这时候提起来确实叫人挺恼火的。
换做宜妃的话,估计都没那么轻轻发落那些大臣,恨不得揪出上蹿下跳厉害的几个人狠狠打一顿,才能消了心头之怒。
也就皇帝能忍,还顾全大局,才没对这些大臣下手。
不过宜妃后来得知这些大臣通通都要三天内写五千和一万字的悔过书,她又拍手叫好。
果然皇帝还是皇帝,绝不能就这么算了,哪怕不能把人打一顿,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得狠狠折磨对方,还要叫对方挑不出毛病来才是。
虽说大臣被责罚,不过满朝廷都伸长脖子等着皇帝的决定。
皇帝最后会选顺贵妃晋封,还是会选温贵妃呢?
大臣们等啊等,皇帝却丝毫没有立刻做决定的意思。
拖着拖着,朝堂却等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噶尔丹入犯乌珠穆沁发动叛乱!
这下朝臣也顾不上谁当皇贵妃的事了,而是开始同心协力一起骂噶尔丹:你小子,找事呢!
他们这安稳日子才过多久,噶尔丹这小子找事,又得开始打仗了。
户部尚书都不笑了,想着国库最近好不容易填满,又得全送出去换成粮草,他就开始发愁了。
毕竟打仗烧钱实在太厉害,国库再多也烧不了多久啊!
于是朝堂迅速分为两个队伍,一边是想先议和,看能不能说服对方,这仗就打不起来了。
一边是主战,认为噶尔丹此人肯定是故意入侵,议和什么,先打服了再说!
等打服后,跟对方再议和,就能少打点。
毕竟在场的大臣都明白,打仗多烧钱啊,能少打一点自然好。
皇帝看他们两边又吵了起来,谁都说服不了谁,他就嗤笑一声,底下立刻就安静下来了。
“一个个着急什么,都明白一开始议和,对方就要狮子张大口了。”
主战派立刻嘚瑟起来,看来皇帝显然是支持他们这边了!
就是,议和什么,先打了再说!
皇帝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恭亲王常宁为安远大将军。裕亲王为先锋,恭亲王则是殿后守着关门。
另外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带领大军从两侧包围。
再配合裕亲王的士兵,收缩包围圈,然后把噶尔丹围剿。
皇帝要出征,郭珍珠就忙着让人准备好东西。除了皇帝常用的,大部分都从简了。
毕竟大军出征,吃喝都简单,追求的是速度。
郭珍珠还是让御膳房做了干粮,让李德全带着,后头不好做饭的时候也能吃上两口,不至于饿了肚子。
皇帝见她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笑笑道:“爱妃放心,朕还带着御厨呢,饿不着朕的。”
郭珍珠听后也无奈一笑道:“也是,是臣妾关心则乱了。”
皇帝出征,哪怕再怎么从简,谁敢让他吃喝不好呢?
只是他还守孝,这吃食上恐怕要麻烦了。
不过事出紧急,如今打仗,也不可能特地给皇帝做素斋,估计会跟士兵们吃得差不多,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郭珍珠握着皇帝的手说道:“臣妾想着这几天去护国寺走一趟,给皇上求个平安。”
皇帝笑了笑道:“也罢,皇额娘正打算去,跟爱妃一起吧。”
皇太后也是对皇帝这次御驾亲征十分不放心,说要去护国寺烧香求个安心。
郭珍珠也提了起来,皇帝索性让两人结伴一起去了。
她想了想说道:“后宫嫔妃们只怕都担心皇上,温贵妃的身子骨才刚好,也不知道能不能去。宜妃妹妹必然想去的,僖嫔也是。”
荣妃还禁足呢,惠妃应该也会去,宣妃估摸着也想去。
郭珍珠一口气点了好几个人,皇帝都点头了,还亲自选了侍卫护送她们一行人去护国寺。
宜妃原本因为皇帝要御驾亲征而担心,但是听说她们能一起出宫去护国寺祈福,又忍不住有点小雀跃。
毕竟她们进宫后,再出宫就不容易了。
难得能出去一趟,宜妃自然高兴得很。
僖嫔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出宫,出发前一天都要兴奋得睡不着了。
温贵妃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