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娘娘福星高照 > 分卷阅读572

派了身边一个擅长药理的嬷嬷过去又瞧了一回,还留了个奇怪的偏方。

哪里想到还真把孩子治好了,一时明里暗里跟三官保和郭络罗夫人打听这偏方的人就多了起来。

毕竟谁家没个小孩子啊,年纪小夜啼不止的就更多了,也是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一整夜哄着。

有些孩子能哄住,有些根本不行。大夫看了,和尚和道士都来过了,巫医也请了。

还有念清心咒,出去贴止啼符,给家里四处角落都烧了一通纸钱,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法子都试过,愣是对孩子不停夜啼毫无办法。

众人都知道顺皇贵妃博学,不知道哪里得来的偏方,虽说不好直接问三官保或者郭络罗夫人要,但是求见顺皇贵妃就更难了。

倒是有个皇太后的娘家人进宫来求了,皇太后得知后颇为惊讶:“用金子和药材煮水的偏方?倒是稀奇得很。”

皇太后派人请了郭珍珠过来,郭珍珠才知道是来求偏方的。

皇太后这娘家人勉强算是表姐,却也是一表三千里的关系。早年嫁给京城的勋贵,孙儿却是一直啼哭不止,渐渐变得虚弱,叫人心焦不已。

一听说这个偏方能用,这位老夫人就豁出脸面,赶紧进宫求见皇太后。

郭珍珠得知后倒是不吝啬,却也还是叮嘱道:“这偏方未必有用,那会儿我也想着给小外甥先试一试。”

老夫人再三感谢,又说道:“多谢娘娘仁慈,我这孙儿哭了整整一个月,哭声越发小了,大夫说再继续哭下去,孙儿只怕要不好了。”

她接过药方,红着眼圈就匆匆出宫去试了。

皇太后感慨道:“多得你帮忙,我瞧着她面色憔悴,也不知道多久没好好歇息了。”

郭珍珠笑笑道:“太后娘娘言重了,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希望这偏方对那位老夫人的孙子也有用。”

听罢,皇太后见郭珍珠晋为皇贵妃后,性子依旧跟从前一样。

聪明稳重,不骄不躁,又胜在温柔和善。

她心想难怪以前太皇太后曾不止一次夸赞过郭珍珠,皇帝又对郭珍珠极为宠爱,确实是极好相处又讨人喜欢的。

第125章

第125章

郭珍珠等了几天, 才从皇太后那边得知,她的表亲家里的孩子用了偏方后总算不再哭了。

只是孩子哭得太久,身子骨虚弱了很多, 皇太后特意派御医过去帮忙调理,希望孩子能够尽快恢复过来。

那位老夫人特地进宫来, 对郭珍珠千恩万谢的, 一边哭一边跪着都起不来。

郭珍珠吓了一跳, 赶紧让宫女扶起老夫人, 免得对方哭的太厉害,人都要厥过去。

好在老夫人只是太欢喜了, 喜极而泣, 很快就被扶起来擦干眼泪。

老夫人想感谢郭珍珠,只是知道这位皇贵妃什么都不缺。既不缺钱,也不缺金银珠宝,一时犯了愁。

这几天她反复琢磨后,得知宫里正找金鸡纳树。

老夫人无意中* 从小儿子那里得到这个消息,赶紧进宫来告诉郭珍珠。

要是郭珍珠把这事告知皇帝的话,也是立功了,算是他们家对这位皇贵妃的答谢。

郭珍珠没料到, 皇帝派人到处找的金鸡纳树,居然在这位老夫人得到消息。

老夫人说道:“家里的小儿子前些年外放在最南边,那里山多林多。这孩子是个坐不住的, 四处走动,还跟百姓了解当地情况。得知这种树剥皮后磨成粉, 泡水后就能服用。”

小儿子已经调回京城, 还把当地这种树皮作为特产带了回来。

要不是老夫人忽然想起这事,小儿子估计早就忘记了。

她眼巴巴带进宫里来, 放在一个小箱子里,郭珍珠看着应该有些年头了。

估计是真忘了,好在京城干燥,这药放久了应该没坏。

于嬷嬷拿起小箱子去旁边打开检查了一番,对郭珍珠说道:“主子,这药保存得还不错,仍旧能用,确实跟传教士手里的金鸡纳树很像。”

这小儿子在当地做父母官做得不错,临走前百姓送了好几块树皮给他。

礼轻情意重,他都收下了,如今箱子里的几块都用普通的布头包着。

郭珍珠低头看了看,确实跟张诚拿出的金鸡纳树皮很像:“让人送去太医院,叫御医看看,于嬷嬷再去乾清宫走一趟,禀报皇上这消息。”

她又笑笑道:“皇上到处派人寻这种药,得亏老夫人的小儿子去过那边,也是赶巧了,怎么都要算他一功才是。”

言下之意,郭珍珠没打算独揽了这功劳,依旧会告诉皇帝,这消息是老夫人和她的小儿子带来的。

如此一来,要确认那真是金鸡纳树,另外这小儿子派人指出具体的地方,真找到一大片这种树的话,那真是极大的功劳,皇帝必然会有所嘉奖。

老夫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