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曾在南边当过父母官的事,反而因祸得福,接下皇帝的差事去寻金鸡纳树呢!
如今阮明把差事办好,回来后都不需要经过吏部,就能被皇帝提拔了,很可能会专门负责此事。
虽说两边跑会比较辛苦,但是阮明因此在皇帝面前挂上号了。
他好好办差的话,皇帝是绝不会亏待阮明的,他以后的仕途就要轻松一些了。起码不会再继续外放到更偏远的地方去,想回家一回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阮明走了好运,很多外放偏远地方的人,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是不是他们想想当地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回头送去京城给皇帝看看,指不定也能立功呢!
于是各地开始陆续给皇帝送礼,都说是本地特产而已,不能亲自回京拜见皇帝。礼轻情意重,小小礼物送给皇帝,也算是心意了。
皇帝也就收下了,还真是收了不少稀奇的东西,花花草草和果实都有。
毕竟谁都知道皇帝喜欢新鲜东西,尤其喜欢种一种。
所以送来的东西,除了晒干的花草之外,还准备了种子,可谓相当贴心了。
皇帝大手一挥,领着郭珍珠、四格格和六阿哥去看看官员们送的小礼物。
六阿哥迈着小腿溜溜达达,左看右看的,感觉还挺有意思,跟郭珍珠说道:“额娘,这是太行花。居然还是个双花,确实挺少见的。”
皇帝在旁边附和道:“不错,有并蒂莲,这太行花也难得有一茎双花。”
郭珍珠看着这太行花,单看其实并不显眼,就是普通的小白花。
不过皇帝说道:“这花只长在太行山的峭壁上,极为难采摘,更别提是这种一茎双生花,十年难得一见,确实是用心了。”
郭珍珠点头附和,这简直是用生命来采摘的花,确实难得。
皇帝又给四格格介绍起旁边的花来:“这是翠雀,说是像一只只飞燕落满枝头,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四格格看着这蓝色的小花朵,没看出哪里像飞燕,不过确实挺好看的:“皇阿玛,这花长在哪里的?挺漂亮的,回头让六弟种一种,指不定能种出来。”
六阿哥看了看说道:“皇阿玛,儿子想试试种一下,应该能种活。”
这花种都送来了,他看着种子的情况还好,种起来应该不难。
见四格格很喜欢这个翠雀花,六阿哥作为弟弟当然要满足她了!
皇帝微微颔首道:“回头让李德全把种子送去给你,试着种一种,这花一般是长在深山的树林里头。”
六阿哥一听就心里有数了,看来得找个湿润的地方来种翠雀才行,太干燥的地方就要种不活了。
几人慢慢走着,郭珍珠忽然看见一朵红色的花,相当漂亮,中间像是一团绣球花,周围还有展开的花瓣。
仿佛两种花叠在一起,柔软又娇艳,瞧着就相当稀奇。
六阿哥倒是没认出来,皇帝看了一眼就道:“这是蓝盆花,虽然叫这个名字,在山顶的地方种,花却是红色的,在山脚下的花就是蓝色。”
郭珍珠听着更觉得有趣了,这花居然是在海拔低的地方是蓝色的,在海拔高的地方却变成红色吗?
这花还自带测量海拔,格外的与众不同。
六阿哥在旁边默默示意小明子把蓝盆花记下,看自家额娘喜欢,回头他也得种一种。
不过在宫里种的话,蓝盆花就只有蓝色的了。他是不是得让人去山上种,也不知道种出红色的花再拿下来,会不会变成蓝色?
除了这些,其他花就没什么特别的,于是几人就走向另外一处的果实。
这些果实零零碎碎,大多都是见过的。
郭珍珠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竹筐里放着的一层带壳的果实,低头仔细看了看,还真是花生。
不过比她后世见过的花生要小一圈,所以咋一看险些没认出来。
见郭珍珠驻足,似乎对这竹筐里的东西感兴趣,皇帝看了送来的宫人一眼。
这小太监是个伶俐的,立刻介绍起来:“娘娘,这是南边县府种的,叫元豆子,说是从东南小国那边得来的。哪怕干旱的土地也能种活,就是要种很久才收获,产量也不大。”
“当地想着也算是个稀奇玩意儿,于是才斗胆送上来,主子们哪怕多看一眼也是这元豆子的福分了。”
郭珍珠看了这小太监一眼,倒是个会说话的,不过这花生的产量居然不高吗?
她依稀记得后世种的花生跟之前的并不是同一个品种,之前国内种的是小花生,后来国外传进来的是大花生。
两者榨油其实区别不大,只大花生不但好种活,颗粒大,产量还高一些,于是后来渐渐都种的大花生了。
只是郭珍珠也听说过另外的说法,说是小花生取优种培养后才变成大花生的。
不管哪一种说法,倒是能试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