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只见一个老家人好似想起什么来,上前说道:
“老爷,我倒想起一件兵器来。”
“你想起什么兵器来了?”员外说。
老家人说:
“老爷,你怎么忘了,咱们院后面柴房,不是有一条戟么?”
员外说:
“柴房有什么戟?”
老家人说:
“就是那个当柱子用的。”
员外一下想起来了,说道:
“那条戟当初几个人都抬不动,叫这位客官哪里拿得起?”
薛仁贵忙问:
“是什么戟?待我看看来。”
员外说道:
“你看它也无益,拿它不动的,这条戟,名叫方天画戟,是我大汉时先祖樊哙所用之物,多年来我家没有习武之人,这杆戟也就没有人用了,当初盖柴房时用作柱子用了,重有两百四十斤,哪能用得它?”
薛仁贵一听,乐了,说道:
“若是樊哙用的古戟,那才是我薛仁贵用的器械,快领我去看来!”
“好,那我领你去看看。”
员外于是叫家人打来灯笼,与庄汉领着仁贵往后院来。
到后院,果看见有三间柴房,进得柴房,把灯笼一照,家人说:
“就是这一条!”
薛仁贵抬头一看,果见一条杯口粗的方天画戟,戟头正顶着正梁上,另一头插在地下,大喜道:
“好呀!这正是我要用的戟!”
员外说道:
“只怕太重,动它不得。”
薛仁贵说:
“无妨,就是再重些,我也拿得起,家人们,拿根木头柱子过来,待我托起梁来,来个托梁换柱,换它出来。”
家人果然就找来了一根木柱子,垫上块石头,一量,高度刚好合适。
薛仁贵于是左手一抬,就把房梁子“咔” 的一声托了起来,同时右手把铁戟摇动,铁戟一下就给拨了出来。
家人即把柱子拿过来顶将上去,上下一对正,薛仁贵手慢慢放下,一松,柱子就如原封不动般换好了,纹丝不差,如没有动过一般。
薛仁贵把身上落下的灰尘弹了弹,拿着方天画戟走到了外边。
到院中空地上,一看,那戟有一丈八尺来长,把戟稍稍一抖,那戟上灰土就悉数脱落,竟闪闪发光,铮亮铮亮来,那员外与家人们直看得目瞪口呆,惊诧不已。
出了后院,又耍了耍,那戟使的呼呼生风,如蛟龙出海, 戟芒闪出阵阵凛冽寒光,呈雷霆万钧之势,一阵翻飞,突然把戟一收,“咔啦”往地上一立,大声道:
“好戟!好戟!不轻不重,正适合我用。”
众人暗暗称奇,再看那戟时,竟宛如新的无二。
员外说:“壮士,你若用着正趁手,这条戟就送与你罢。”
“好,多谢员外爷!”薛仁贵大喜道。
员外又问道:“壮士,你还要什么?”
薛仁贵说道:
“别的不要,你给我准备二十名庄汉,要年轻力壮者,待我擒得那山贼来,帮我捆绑他们。”
“好,好!”
员外即吩咐老家人前去准备,一面又派人到庄外放哨打探消息。
不一会,就见找来了二十名手握扑刀、铁锏等随身兵器精壮年轻的棒小伙来了,又多多准备了棍棒、捆绳等。
薛仁贵说道:
“众兄弟们,山贼来了,只消各位伏于院墙内,守好墙门,我一人霸定护庄桥,不容一兵一卒过桥,一一活捉那贼寇来,捆绑就是了。”
众人齐声应道:“是。”
薛仁贵便拿了方天画戟,坐在厅上,二十名庄丁,各执兵刃、棍棒家伙,守在门首下等候,静候那山大王前来。
喜欢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