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 > 第215章 多双筷子嘛!(上)

除夕傍晚,那一抹斜阳悠悠地洒落在寻常百姓家的小院里。

阳光轻柔地抚摸着每一处角落,为院子披上一层暖黄的薄纱。

院子里,欢声笑语和烟火日常交织在一起。

嬉笑追逐声、谈天说笑声,与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相互交融。

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蛇年年味,让人满心欢喜,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

院子中央,一张八仙桌被宇道擦得锃亮。

宇道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拭着桌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小污渍。

桌角的每一道棱边,都被宇道精心打理。

如今的八仙桌泛着温润的光泽,宛如一位安静的守望者。

静静地等待着丰盛的年夜饭上桌,承载起一家人团圆的欢乐时光。

桌上,几盘洗净的水果已经摆放整齐。

圆润的橘子在斜阳的轻抚下,表皮闪烁着微光。

那细腻的果皮,仿佛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象征着吉祥如意 。

一家人围坐时,张婉落轻轻剥开橘子。

“嘶”的一声,橘子皮被缓缓剥开,一股清新的果香瞬间四溢开来。

那香味浓郁而甜美,恰似幸福在齿间悄然绽放,满是家的味道。

而在桌子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精致的蛇形木雕摆件。

木雕上的蛇身蜿蜒曲折,每一处弯曲都自然流畅,仿佛正灵动地游走。

鳞片雕刻得极为细腻,一片片清晰可见,甚至能感受到雕刻者的用心。

口中还含着一颗圆润的宝珠,在光线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寓意着“灵蛇吐珠,福气满盈” 。

为整个餐桌,增添了一抹灵动与喜庆。

让年夜饭的氛围,更加浓厚。

自宇道的生肖论述火了之后,市面上一下子多了许多“蛇年”的生肖产品。

这股蛇年热潮,也蔓延到了这个小院。

院子的屋檐下,挂着一排手工编织的蛇形灯笼。

灯笼的外皮用轻薄的丝绸制成,质地柔软,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上面绘着精美的图案,有象征吉祥的如意纹,线条流畅优美,寓意着好运连连。

还有寓意丰收的麦穗纹 ,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金黄的麦浪在风中摇曳。

暖黄色的灯光从灯笼里透出来,将整个院子映照得温馨而喜庆。

微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仿佛灵动的蛇在欢快地舞动。

它们的影子在地面上摇曳生姿,为这个除夕的夜晚增添了别样的景致,如梦如幻。

大家在这充满蛇年特色的氛围里,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年夜饭。

厨房中,宇道站在灶台前,全身心投入煎鱼的工序中。

经改造的蒸汽风箱呼呼鼓风,发出有力的声响,将火苗吹得愈发旺盛。

熊熊的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仿佛在为年夜饭加油助力。

鱼身逐渐被煎至金黄,表面泛起一层诱人的色泽。

发出诱人的滋滋声,那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引得人垂涎欲滴。

“小落,递我点盐。”

宇道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一边喊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宇道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生怕错过鱼的每一丝变化。

这鱼在年夜饭里寓意“年年有余”,承载着对富足生活的祈愿。

故而宇道做得格外用心,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饱含着对新年的期待。

为了让鱼的味道更鲜美,宇道提前用葱姜蒜和秘制的酱料腌制。

宇道仔细地将调料均匀地涂抹在鱼身上,按摩着每一处鱼肉。

煎鱼时宇道还不时轻轻晃动锅身,确保鱼受热均匀,每一面都能煎得恰到好处。

因要做饭和帮忙,张婉落身着粗布衣衫,扎着利落的马尾。

腰间系着的旧围裙被清洗得洁净,边角处虽有些磨损,但依然整洁如新。

听到宇道的呼喊,张婉落迅速递上盐罐,动作娴熟又敏捷。

张婉落利落转身,脚步轻快地来到旁边的木桌旁,准备协助王玉兰包饺子。

此时,厨房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炉灶上的水壶冒着热气,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年夜饭欢呼。

饺子形如元宝,吃饺子象征着“招财进宝”。

是年夜饭里不可或缺的美味,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财富和好运的期盼。

桌上的饺子皮摞得整整齐齐,每一张都像是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薄厚均匀,透着淡淡的面粉香气。

那是粮食最本真的味道,质朴而温暖,让人瞬间感受到家的温馨。

馅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有猪肉大葱的,香味醇厚。

猪肉的鲜嫩与大葱的辛辣完美融合,每一丝香气都在刺激着味蕾。

还有韭菜鸡蛋的,清新爽口。

嫩绿的韭菜与金黄的鸡蛋搭配在一起,色彩诱人,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王玉兰坐在桌前,双手如飞,一个个饺子在她手中迅速成型。

王玉兰的手法娴熟流畅,手指灵动地捏着饺子皮,动作一气呵成,一看就是包饺子的老手。

只见王玉兰拿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掌心,用勺子舀起适量的馅料,轻轻放在皮中央,

随后手指快速舞动,三两下便捏出了漂亮的褶子,一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就诞生了。

张婉落则在一旁认真学习,虽手法稍显生疏,但眼神中满是专注。

张婉落眉头微微皱起,紧紧盯着王玉兰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学着王玉兰的样子,张婉落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上馅料,开始捏褶子。

然而,张婉落的手指似乎不太听使唤,褶子捏得歪歪扭扭,饺子也有些“站”不稳。

但张婉落没有气馁,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改进,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手法。

“婉落,饺子褶子再捏紧些,下锅才不容易散。”

王玉兰耐心指导着,偶尔抬手,用手背轻轻拭去额头的汗珠。

毕竟,包饺子这门手艺,是每一个华夏人都应该学会的手艺。

它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更是家的传承,承载着亲情与温暖。

这时,张婉落不小心将馅料沾到了脸上。

但张婉落她自己却浑然不知,依旧专注于手中的饺子。

王玉兰眼疾手快,用手指轻轻帮张婉落抹去,笑着说:

“瞧你,都成小花猫了。”

张婉落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相视一笑,温馨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甜甜的,满是家的温暖。

这一刻,厨房的烟火、饺子的香气、亲人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最美的年夜饭画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