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大人是没用的,只要不是打的头破血流,他们只会看戏。
二丫看着她姐被拽住了,就想上前帮忙劝架,只是多少有点胆怯。
现在兰澜一叫,二丫也是拼了。推了还在犹豫的石头一把,直接扑了过去,抱着她娘动手的那只胳膊,扯着嗓子喊:“娘,别打大姐,要打你打灰儿吧!”
六岁的灰儿,一听要打他,哇哇大哭:“别打!别打!”
石头一跺脚,抱着四岁的三丫背上还背着二岁的四丫,拦在了于爹面前:“爹,大姐知道错了,你别打她了。”
“你给我滚开,再拦在这,我连你一起打!”
于二看着几个孩子全帮喜儿那死丫头,气得头上都要冒烟了。
看他养的这群不孝子!
“我不让!”
有大娘点头:“别的不说,老于家这几个孩子还挺团结的,是个好样的,还知道保护他大姐呢。”
也有人不赞同:“说是这么说,但是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护着她姐,那孩子还怎么教?当爹娘的生气,他们不帮爹娘帮姐姐,这不就是不孝吗?”
“也是,又不是外人欺负她姐,当爹的打孩子还得看几个娃的意见?没这个道理!”
统一意见之后,为了方便于二教训孩子,热心的大叔把石头拽开了:“别挡着了等会你爹再生气了,打着你就算了,你两个妹妹还这么小呢,可受不住。”
挣扎不出来的于石头,只能对他姐投去一个无能为力的小表情。
另一边二丫整个人都缠在了于娘的胳膊上,很是限制了对方的发挥,兰澜死命挣扎,终于脱离了她娘的铁爪。
在她爹的棍子挥过来的前一秒,一个闪身,躲开了。
兰澜看着木棍打在青石板上的木棍,那浑厚的动静,飞溅的木渣。
这是下了死力气呀!
大队长和支书怎么还没来啊,再不来她可要负伤了!
本来兰澜可以在外面等着,不和她爹来这一遭,但是想着以身涉险,把事情闹大一点,等支书和大队长来的时候,自己这个被压迫的小可怜模样做足了。
顽固古板的暴力爹,充满反抗精神的只想读书的可怜女孩。
那效果不是更好?
只是没想到两个大人的腿脚这么慢!
徐文津也看到了那一棍。
多结实的一棍啊,要是打在于喜儿身上,骨头不都得打断了?
再也看不下去了,徐文津穿过人群直接挡在了兰澜的面前。
一米七的身高把兰澜遮了个严严实实,皱着眉头喝住于二:“住手,你是想打死于喜儿吗?你为什么这么打她,她犯了什么错!”
队员们有些人不知道徐文津是哪家的孩子:“这是谁呀,是我们大队的吗?”
也有消息灵通的:“是支书战友的孩子,来看支书的。”
“说是家里是军官呢。”
“哎呦,那不就是丢人丢到领导面前去了吗?”
“于二真是的!打孩子不知道回家打,就知道给咱大队丢人!”
“怪于二做什么,当爹的教育孩子天经地义,领导就不教育孩子了?我才不信呢!”
好人啊,好人!
有人撑腰了,兰澜拽着徐文津的衣摆,探出脑袋。
“就是!我杀人放火了?你们这么打我!那么粗的棍子都打裂了!我是你们亲生的吗?该不是山沟沟里捡的吧?!”
听到这话,于娘气得一把撕开二丫,呈一个茶壶状,破口大骂:“你不是老娘亲生的我能养你这么大?你满大队打听,谁家稀罕闺女,不往外扔就不错了,还往家捡!”
也有老迈的大娘佐证:“喜儿就是她娘亲生的,当初要生的时候于二家的还在水田里干活呢,也来不及回家了,在村里最大的那棵黄角树下面生的,好多人都知道。”
于二在听见别人说这个陌生小子家里是当官的,理智就回笼了。
扯住还要骂什么的婆娘,自己上:“行,你问我为什么打你,我就和你好好掰扯,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是疯子呢!”
徐文津向前伸手,示意请讲。
他今天也做一做判官,判判谁对谁错。
“你从小长到大,我没少你吃喝,好好养大了,你之前不想嫁人我也同意了是吧?更别说我还让你一个丫头去读完了初小,你去你娘她娘家看看,有几个姑娘像你这么好命。
一辈子连自己名字都认不出的多了去了。
你之前生病,我也找了阎婆婆给你看,没说让你自生自灭。
你生病之后,借口不好好干活就算了,现在更是直接提出要去上学!
你那是想去上学吗?你那不就是想逃避劳动吗?
你都多大了,能嫁人的年龄不想着帮家里减轻负担,好好干活带弟弟妹妹,你想读书?
我看你就是自私!
我不同意你还敢对我动手,简直不孝!
我要教训你,有问题吗?!”
于二的控诉直接震翻了队员们的耳朵。
“啥?家里有两三个离不得人的弟妹没人管,喜儿还想去读书?”
“于二对喜儿算不错的了,她还敢和她爹动手?!”
“太不孝了,太不是东西了!”
“一点都不安分,偷奸耍滑,就该被打!”
队员们义愤填膺,让于二的肩膀都挺得更直了。
她爹还真是会春秋手法呢,兰澜知道自己现在一定是大队里小闺女的反面教材了。
跳出徐文津的身后,她要战斗!
“大叔大婶们,我爹说完就判我有罪吗?解放前的衙门还得听双方供词呢!更别说咱现在都解放了,听我说一句!”
恨不得帮于二收拾孩子的队员们,一想,确实有这个流程。
捏着鼻子:“行,我们就听听你要说什么!”
兰澜清了清喉咙:“咱大队之前是穷但是风气很好,还想追一个先进大队,所以我们大队没有生出闺女就掐死的事,都养大了的。”之前穷得都娶不到媳妇了,只能在村里或者更穷的地方找,那还能掐死家里的闺女?
掐死一个,未来村里就多一个光棍,大队长能同意?
“我爹说供我读完了初小,五零年后,全国扫盲。
到我读书的年龄,乡里要求每家每户必须脱盲,当时村里没时间搞这个,说是让适龄的孩子去学校读书,晚上回来教家里人。
学费都是乡里给的。
我读书的时候才六岁,就算不去读书又能干多少活?回家之后也没闲着,能干啥就干啥。
不算拖累了家里。”其实兰澜想说的是她爹说供她读书,纯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让她去读书是政治任务,学费乡里出,换得原生感恩戴德放学回家了死命干活。
所以在读书这事上,他们到底付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