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明:我李景隆,大明最强战神 > 第28章 雄英, 你要做那搏击长空的鹰!

后宫一处僻静凉亭下,暖阳穿过疏影斑驳,洒在青石地上。

朱雄英双手托腮,一双明亮的眼睛专注地盯着李景隆,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西番征战的见闻。那稚嫩的脸上满是向往与崇拜。

“雄英。”李景隆忽然话锋一转,目光深邃地看向这个尚显稚嫩的未来储君,“若你为帝王,该如何对待番邦蛮子?”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让朱雄英一时语塞,小脸上写满了困惑。

李景隆谨慎地环视四周,见无人在旁,这才压低声音,语重心长地说道:“日后大明的基业必然落在你肩上,万万不要被那些腐儒文人给带偏了方向。”

“洮州十八番族反叛,就是最好的例子。”

见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继续解释道:“当初你爷爷大加善待番蛮,可换来的却是背叛。”

李景隆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经书史籍中记载了多少恩将仇报的教训,无不是用血与泪在告诫后人一个真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雄英皱着眉头,“可是表哥,父王常说,为君者‘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李景隆轻笑一声,“那是对待大明子民。对于外邦蛮夷,唯有以力服人!”

见朱雄英似懂非懂,李景隆继续道:“你可知雄鹰为何能君临天际?”

“为何?”

“因为它有着锐利的爪牙和勇猛的心性。”李景隆目光炯炯,“帝王之道也是如此,仁德之下亦有雷霆手段。”

“就如今日那吕本,只知书圣贤,总是妄想以礼相待、以德服人,就能让天下免受战乱之苦?”

话到此处,李景隆丝毫不掩杀机,“腐儒误国,若被这等人拿了权,在遇上个没主见的君王,天下还能有好,当诛!”

朱雄英眼前一亮:“就像爷爷说的‘王者之师,戢而不用’,我可以和你讲仁义,也有兴兵灭你之能?!”

“不错!”李景隆赞许地点点头,“兵者,凶器也!凶器不是用来束之高阁,而是于关键时刻护佑家国黎民!”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越发严肃:“雄英,你要记住,帝王并非是那空喊口号的圣人,为帝者当以护江山、保社稷、安黎民为已任,关键时刻可行非常手段。”

“那... 那该如何取舍?”朱雄英有些困惑。

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为帝王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已的判断。就像今天,你觉得我做得对吗?”

朱雄英毫不犹豫地点头:“对!那老头实在太可恶了!”

“其实不然。”李景隆摇摇头,“我今日做得有些过了,若非你爷爷圆场,这事只怕要闹得更大。”

“为何?”

“因为我借题发挥,动摇了朝廷根基。”李景隆叹息道,“以后你就明白了,有些事可为而不可说,有些话可说而不可为。这其中的分寸,才是最难把握的。”

朱雄英虽然年幼,却也从话语中感受到一丝丝深意。

“雄英,你要做那搏击长空的鹰。”李景隆目光灼灼,“既要有勇猛的心性,也要有清醒的头脑!既要仁德,也要手腕,如此才能做好大明的一家之主。”

“舅爷为你取名雄英,未尝没有此深意!”

“我明白了!”朱雄英突然双眼放光,小脸上绽放出恍然大悟的神采,“父王常说皇爷爷太过狠辣,而皇爷爷又总嫌父王太过仁善!”

他小手一拍,兴奋地说道:“若能取两者之长,岂不正好?”

“倒真被你说着了!”李景隆望着这个聪慧的小人儿,不禁莞尔。

果真是龙生龙,凤生凤,生在皇室的孩子就是与民家子弟不同,这思维何等敏锐。

“你想啊!”李景隆轻声解释道,“陛下生于乱世,亲眼目睹过太多惨绝人寰的景象,自然是变得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说着,他顿了顿,“而你父王年幼虽也跟着舅爷南征北战,但终归是有人替他遮风挡雨,所见所闻自然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朱雄英若有所思,似乎在努力理解他话语中的深意。

李景隆伸手轻轻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说到底,两人都没错。他们之所以常有争执,不过是因为身处的年代和经历不同,这才造就了政见上的分歧。”

他俯下身,与朱雄英平视,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将来面对的时代,必然与舅爷和父王都不相同。时代在变迁,治国的手段和思路,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啊。”

“小子,说得好!”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

两人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朱元璋正背着手站在不远处,身后还跟着朱标,两人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景隆心中一惊,而方才这番话要是落在有心人的耳中,必将扣上一顶“教唆储君”的帽子。

好在听见的是老朱和小朱......他言语也并未有半点不敬。

“九江,这些年书没白读,通透!”老朱大步走上前来,颇为惊奇地打量着他,“咱还真是小看你了,继续留在大本堂也确实屈才了。”

“舅爷,表叔!”李景隆见二人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松口气的同时吐槽起来,“您不是日理万机吗?怎得神出鬼没,就喜欢趴墙根呢?”

“呀哈?”老朱眉头一挑,丝毫没有偷听的尴尬,倒是反咬一口,“这是咱家,咱去哪里还得跟你小子报备不成?”

李景隆被顶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翻了个白眼表示抗议。

“要你整理的计划可做成了?”朱元璋收起笑容,拉着李景隆和朱雄英坐到石墩上。

“喏,这可是皇命,我哪敢拖着?”李景隆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递给老朱,“昨晚整理好了,本想等下了课去寻您,谁知.....”

老朱伸手接过,“行了,咱先看看你小子肚里有几滴墨水。”

见状,朱标也赶忙凑了上来,对李景隆的计划也极为好奇,倒想瞧瞧这小子几斤几两,还分析起他和老爹来了?

“倒是写了手好字!”

老朱打开折子,入目字迹工整,如行云流水,笔锋飘逸不失刚劲,不由得夸赞一声。

“那可不!”李景隆面露傲然,这可是将近十年的苦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