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朱元璋直视李景隆,笑道:“咱倒要瞧瞧是什么话,竟然连你表叔都听不得!?”
“杀胡惟庸,肃清朝堂,巩固皇权....废除宰相制!”李景隆顾不上和他打趣,直接开口将心中计划全盘托出。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沉凝起来,眼底更是闪烁锐芒。
这件事早在他心中打谱,就连朱标他都不曾说过。看似说是证据不足时机未到,其实全都是说辞罢了,为的就是这一刀。
满朝文武都看不出来端倪,眼前李景隆却看了出来。
他到底是猜到了自已的所思所想,亦或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李景隆看似神色淡然,实则心中同样忐忑。他也怕弄巧成拙,引起老朱的猜忌和忌惮。
之所以主动谈起这件事,他并非一时冲动。
而今老朱年富力强,主政尚有近二十年光阴。
朱标绝不能死,却也不是和他搭班子的良配。其性格执拗,虽其仁善也只是对比老朱而言,却终究差了几分火候。
他所谋之事,细究起来,无一不超朱标所能承受的极限,二人日后必将因政见相左而分道扬镳。
反倒是朱元璋和朱雄英更适合自已,可想要等到朱雄英登基,那还不知要何年何月。
时日过久,既欲变革大明,有些事自是不可等亦不可拖!
故此,他想借用此事,让老朱发现他的本事,搏得老朱信任与赏识,以助其日后大显身手。
他,这也是在赌。
成则,大展拳脚。
败则,自断前程。
不过,哪怕是最坏的结果,也要比日后朱棣登基要好,起码他不会丧失自由被圈禁至死,无非是做个无权的闲散国公。
殿内一片安静,老朱神色几经变幻,也不知在考量着些什么。
李景隆凝神屏息,静待朱元璋决断。
良久过后,朱元璋沉沉叹息一声,“小子,说说你为何要废除宰相制?”
李景隆暗道一声来了,知道老朱的第一波试探来了!
他理了理思绪,“陛下, 臣只有一句话!”
“何话,说!”
李景隆将头抬起,直视朱元璋,一字一句道:“皇权至上,岂能受制于相权?”
朱元璋眼神一变,心头犹如一道惊雷划过。
这话,真是说到他心坎子上了。
丞相乃是文官之首,对朝廷决策莫大,朱元璋早就觉着丞相权力过于大,容易势大掣肘架空皇权。
细数古今,这事屡见不鲜。
他不怕,儿子朱标不怕,难道子子孙孙都有他和标儿的能力与手腕,自信可以镇住相权。
自已血雨腥风之中驰骋,方才建立的大明江山,岂能让外人染指?
“小子,相权乃千古传承,可不是轻易就能废除的!”朱元璋既不反对也不同意,话里却满是深意。
“舅爷,我的好舅爷,咱爷俩就别打马虎眼了行不?”李景隆叹了口气,“您老功参造化,于至暗挽天顷,驱除鞑虏,复我汉家脊梁。”
“此等功绩,您就是想废掉官吏制度...都没人敢多说一句废话。”
朱元璋顿时气笑了,“你小子想要累死咱不成,还废除官吏制度,亏你说得出口?”
随着这一句笑话,殿内气氛骤然缓和不少。
“那不就得了!”李景隆撇撇嘴,悄么声站起身来,膝盖都麻了。“舅爷,您和我表叔筚路蓝缕,几乎揽下了全部政事,留着丞相位吃空饷?”
“要这么说....”李景隆嘿笑着说:“那倒不如让咱来做这丞相,起码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打住!”朱元璋板着脸训斥,“让你说正事,你小子三句话就没个正行!”
李景隆也知见好就收,立刻将陆仲亨等人私下招兵买马, 胡惟庸扩充后院,大量囤积军备等事讲了出来。
末了,他还将胡惟庸老家异象拿出来说事,“舅爷,您是不知道...当时拍马屁的人有多少,话有多么的大逆不道....”
朱元璋眼底杀机闪烁,心头终于动了杀念。
忽然,他反应了过来,抓住其中漏洞,“这些你小子为何知道,难不成....”
“舅爷误会了!”李景隆连忙解释,“这应天府就那么大,勋贵圈子来回也就那么几人,些许琐碎小事进不得您的耳朵,可却是并非密不透风。”
“我本就是随口胡诌,却没想真叫咱诈出来了。”
朱元璋了然,诚如李景隆所说,自打坐了皇位以后,这些昔日的老弟兄可避讳的很,压根不敢跟他向以前一般扯老婆舌,聊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小事。
“那你说说,你有何办法?”朱元璋露出轻笑,“你笃定,我也信,可毕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岂能仅靠诈话说事?”
稳了!
见朱元璋开始询问意见,李景隆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舅爷,我想求您一道圣谕。”李景隆眼神变得阴狠,“御史中丞涂节为人两面三刀,胆小如鼠,擅长溜须拍马。”
“我想从他入手施压!”
手底下臣子的为人,朱元璋这个皇帝最是清楚,听他提起涂节,心里就生出了三分信任。
“你可有把握?”老朱话音一顿,继而变得十分严肃,“要是事情不成,可别指望我为你出面,想好了在回答咱!”
李景隆深吸口气,点头郑重道:“但凡不成,绝不拖累舅爷,任凭惩罚,绝无怨言。”
胡惟庸本就与李文忠不和,又三番五次针对他,本想着不和这秋后蚂蚱一般见识,可今日之事触了他的底线。
底层士卒已经够苦了,若是放任不管,英魂岂不是死不瞑目?
“舅爷,今日来...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李景隆直接吐露心声。
“噢?”这倒是让朱元璋来了兴趣,反问道:“什么最坏的打算啊?”
“舅爷若是拦着不让,那我便...以其当街杀人为由,斩其首级!”
李景隆满脸正气,“岂能护国要人抛妻弃子,流血牺牲,还要其家人蒙冤惨死?”
“大明,不该是这样的大明!”
“终究是少年心性,做事不管不顾!”朱元璋听后暗笑,心中的猜忌顿消不少,笑道:“你小子还挺轴,对得起咱老朱家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