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 第112章 曹军动刘备惊,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建安十三年,八月初。

荆州,新野。

一间静谧的茶室内,两人分位而坐。

一人面如冠玉、身高八尺,身上的气度与年纪极不相符,仿佛看透世事一般宠辱不惊。

脸上挂着轻笑,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中年男人。

一身粗布麻衣,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汗巾。

无论从长相还是气质,都跟刚耕种完自家田地的老农一般无二。

轻轻端起茶杯,没未入口便是幽幽一叹。

“唉,军师,近日来听闻景升兄的身体每况愈下。”

“我曾派人去求见,却皆被拒之门外,以你之见若景升兄意外病故,两位公子谁能接任荆州之位?”

中年男人开口发问,这一点对自己来说很重要。

重要到直接关乎,自己能否继续在荆州立足。

自己也曾经奢望过,徐州的一幕重新上演,但见过刘表三次之后,心中便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

荆州的不是,远比徐州要复杂十倍、百倍。

听到这个问题,丰神俊朗的青年并没有多少意外。

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望着坐在火炉上的茶壶,上面的热气袅袅。

仿佛出神一般,喃喃着道:“主公,上个月刘琦公子获封江夏太守,此事你可知晓?”

中年男人面色沉重的点头,端着茶杯问道:“你是说?”

青年轻轻点头,表情不算轻松,心里默默在盘算着什么。

过了片刻后,才重新开口:“此时刘荆州兵种,长子被排挤出核心,已经不言而喻了。”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刘表早就死了,就如同当初始皇东游驾崩,李斯、赵高所为。”

听到这个可能,中年男人目光突然变得冷冽起来。

“秘而不宣,偷天换日?”

青年微微颔首,淡然一笑:“还有第二种可能,刘表已经病入膏肓、不省人事,对荆州失去了掌控。”

“但无论哪种可能,对我们而言都绝非好事。”

端起茶杯,青年微微抿了一口。

随即突然皱眉:“今日的茶,略显有些苦涩了。”

“基于这两种可能,还有一个必然事件,其中若有人暗痛曹操。”

青年顿了顿,随即又改口说道:“不,曹操一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

“主公应当早做打算,此时曹军应当在前往荆州的路上了。”

中年男人面色哑然,脸上露出苦相。

脑海里升起的第一个词,竟然是逃跑。

可如今天下之大,自己又能逃到哪去?

能让自己走的路,越来越窄了。

中年男人抬头,目光看向面前的青年,眼里充满了希冀。

竟然不顾身份,起身对着青年重重一拜:“请军师救我。”

青年见状连忙起身,略显惶恐的扶起了自家主公。

“主公这说的是哪里话,亮与主公休戚与共,自当尽心竭力辅佐。”

“只是目前的时局如此,不宜轻动、还需隐忍保存实力,等待一个机会。”

诸葛亮的眼里,精光一闪而逝。

绕是以自己的智慧,一时间都想不出完全的退敌之策,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荆州的主人是刘备,自己能调动一州之力,自己有自信能让曹军铩羽而归。

可现在的刘备,经过数年的发展,也不过是寄人篱下,手底下不过两万兵马。

面对数以十万计的曹军,难如登天。

“静待机会,保存实力嘛。”

刘备喃呢了一声,有些失神。

虽然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可诸葛亮又在让自己等什么呢?

机会,真的还有吗?

“报。”

茶室外,传来一名亲卫急促的声音。

脚步沉重的跑了进来,对着二人便拜倒在地。

“主公,军师,不好了。”

“徐军师派人传回消息,宛城附近突然有大批曹军抵达,预计三日后便可抵达博望城。”

刘备的双眼瞪大,又迅速沉下心来。

回头望了一眼诸葛亮,说中了!

竟然真的让诸葛亮说中了,曹军果然来了,还来的如此之快。

“军师,博望乃襄汉隘道,若博望失守遭殃的将会是新野军民。”

“曹军速来残暴,我这便亲自率军前去博望。”

诸葛亮微微一愣,自己怀疑过刘备的仁慈是装的。

但现在危机之下,刘备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百姓,让自己不由得微微动容。

连忙开口:“主公,且慢。”

刘备刚要迈步的身子,微微一顿。

“军师还有何要指教?”

只见诸葛亮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刘备的处理还算是得当。

当还远远不够周全,颔首轻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主公,稍安勿躁。”

“半年前我便命封公子,驻扎在博望城内,招募民兵训练。”

“如今博望的守军,应当在八千左右,哪怕被攻也不是几日可破。”

“理应从长计议,做出万全之策。”

听到这话,刘备才松了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猛然想到,诸葛亮初投奔自己之时,给自己的这条建议。

现在看来,竟然在那时候诸葛亮就预料到现在的情况了?

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神情也愈发恭敬起来:“依军师看,可有办法击退曹军。”

在刘备失望的目光中,诸葛亮轻轻摇头。

“主公,你要明白一件事,曹军的兵力不是我们能抵抗的。”

“我们的目的是帮刘表守住门户,还是……其他什么?”

诸葛亮意有所指,刘备幡然醒悟。

恨不得拍拍自己的脑门,自己刚在情急之下,决策失误。

如果自己在博望和曹军死磕,那不成了为刘表死战了嘛。

这与自己的利益不符,自己要的是保存实力、静观其变。

“百姓,我自然为的是百姓安危。”

刘备眉头深皱,人就是兵、就是粮。

死守地盘有什么用,只会不断消耗自己的实力。

诸葛亮轻轻点头,收敛自己所有情绪,变得冷静沉稳起来。

此时也不再藏私,飞快的说出自己先前便想好的应对之策。

“主公此时,应当先派人回禀襄阳,言明利害、讨要粮草。”

“而后才是率领军队,火速驰援博望。”

诸葛亮的两条建议,让刘备有些看不懂了。

“军师,你先前不是说不要死守一城,保存实力吗。”

“若是博望乃至新野有失,要粮何用?”

诸葛亮自信的一笑,眼中透露出精光。

在自己的面前,仿佛有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代表各方势力的棋子不断挪动。

脑海里不断的推演,接下来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局面。

“主公,博望的百姓只有几万,可随时撤离。”

“但新野的百姓足有几十万,我们务必要在博望,搓一挫这股曹军先锋的兵威。”

“才能为接下来,撤离新野百姓争取时间。”

“至于粮草嘛,主公自会知晓其妙用,现在不可说。”

刘备有些哭笑不得,诸葛亮的策略自己现在有点看不懂了。

不过……

自己知道,要是不搏一把。

此生,自己都恐怕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

“传我军令,命关羽、张飞、赵云各率一步人马随我前往博望。”

“命简雍、糜竺、糜芳留守新野,鼓动百姓开始南迁。”

刘备吩咐完,这才转头看向诸葛亮问道:“军师,那你呢?”

只见诸葛亮气度从容,不疾不徐的从身上掏出三个锦囊。

“主公,当你赶到博望时打开第一个锦囊,自会知道该做什么。”

“若是曹军先锋没到,便打开第三个锦囊,若是到了,便打开第二个锦囊。”

“亮,在新野筹备给曹军的下一份大礼。”

喜欢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