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 第124章 我叫徐晃

我叫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

我很笨。

我的故事不长,却又有些不知从何说起。

我自幼便生长在河东杨县,因为家中还算是小有资财,因此及冠后做了河东郡的郡吏。

后来遇到了杨奉,因被其赏识提拔为了校尉。

这份履历对于我这种出身的人而言,可谓是平步青云。

所以我曾经一度以为,杨奉将军待我很好,是我的贵人。

可随着董卓入京祸乱朝政,长安也越来越乱,杨奉将军投靠了西凉大将李傕。

我也随着杨奉来到了洛阳,一路上我见到太多百姓饥寒交迫、易子而食的场景。

我的内心,有了一丝动摇。

时常会想,天下为何会大乱,我想追求的又是什么。

浑浑噩噩,三年又三年,我随着董卓从洛阳逃到了长安。

后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我本以为天下会重新安定,可万万没想到。

李傕、郭汜等人攻破了长安城,杀了王允,吕布也被迫败逃。

打跑了敌人之后,李傕郭汜又开始打来打去,杨奉作为李傕的部将,我同样被卷入其中。

随着年长几岁,也渐渐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天下为什么乱我想不通,正如我所说的一样,我确实很笨。

但我想通了一件事,诸侯夺利为了自己的目的,互相攻伐。

最后受苦遭殃的只有百姓,我的家乡杨县也被卷入其中,百姓苦不堪言。

我……有心无力,我只是杨奉麾下的部将,无力改变大势。

直到那一年,李傕兵败被郭汜所杀,天子趁机逃出了长安。

本来杨奉是想追回天子,当第二个李傕,但他能力不够,收服不了原本李傕麾下的旧部。

因此我顺势而为,劝说杨奉护送天子东入洛阳,投奔袁绍或者曹操。

但在追击的途中,我们遇到了抱有同样心思的两个人。

他们两个一个是白波军出身,手底下兵强马壮的韩暹。

一个则是一直保存实力,被封为卫将军的董承。

无论是谁,都没将我们这支仅有数千人马的军队放在眼中,因此杨奉一度十分气恼。

杨奉问计于我,我很为难。

众所周知,我一向都很笨,我考虑了好久。

最终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袁绍在冀州并未动身接驾,唯有曹操真心前来。

或许我们可以投靠曹操,能换取高官厚禄。

杨奉听了果然很开心,但这不是我的真实所想。

对于这个我曾经的恩人,我撒谎了。

我听闻过不少曹操的事迹,孤身刺董、起兵讨董包括盟军畏战曹操独自率军追击,最后导致损兵折将,差点被团灭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但我已经投靠了杨奉将军,并奉其为主,不能转投曹操。

因此让杨奉投靠曹操,那自己也顺理成章成了曹操的下属,这就是我的全部心思。

理想很美好,但我低估了杨奉的野心以及愚蠢。

我们在来到大梁镇的时候,遇到了曹操前来接驾的队伍,韩暹和董承的争斗停止了。

因为来了一个,比他们两个更加强大的人。

我远远的望了曹操一眼,是个长相很平凡、气场却很强的男人。

我们的军队,随着曹操迁向许都,我原本很开心。

可有一天晚上,杨奉找到了我。

我永远记得那一晚,在我的营帐中,杨奉的眼里闪着贪婪的神色。

抓着我的手对我说:曹操给的不够多,与其等到了许县任人鱼肉,不如现在反手劫走天子自立为王。

听到这个提议,我有些反应不过来。

“将军可是受了奸人的蛊惑?”

“如今曹操即到,我们劫驾与谋反无异,成与不成先暂且不提。”

“光是名义上,我们就会受人唾弃,还请将军三思。”

我脑子笨,嘴也笨,说不出来什么漂亮话。

我只是担心杨奉有危险,他是我的恩人,我想保护他。

可杨奉听了我的话后,看我的眼神变了,仿佛好像从来不认识我一样。

“此时不搏上一把,更待何时?”

“公明,我不想屈居人下,你可愿助我!”

我有些惊讶于杨奉的野心,他已经不是这样的。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让他能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件看上去很蠢的事。

这是我都能想明白的道理,为何他想不明白?

我点了点头,没有拒绝杨奉。

当天夜里,便随着杨奉起兵劫驾,我也知道了蛊惑他的人到底是谁。

白波军的韩暹,同样在今夜劫驾。

两方人马加起来,足有一万余人,这并不比曹操带来的人马少。

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打着打着我渐渐察觉到不对了。

等我杀入营中,我才反应过来,这是一座只有少许兵马驻守的空营。

天子不在这里,曹操同样也不在。

紧跟着四面传来喊杀声,我们的人瞬间被包围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奉在我身旁,我看的清楚,他眼里有些懊悔,但更多的是气急败坏。

经过了长达两个时辰的厮杀,我们的人马所剩不多。

但好歹我终于护着杨奉,杀出了重围。

面对追击而来的曹军,我本想让杨奉先走,我死命拦住他们。

可我万万没想到,还没等我开口,杨奉便已经这么做了。

甚至……从头到尾,都没问过我一句。

我看着杨奉给我留下的五百人马,又看了一眼追杀而来足有几千的敌军。

我突然笑了,这他娘的算什么命令。

送死吗?

我对杨奉有些失望,虽然我很笨,但我明白我被抛弃了。

但抛弃我是他的事,我还是无法背叛杨奉。

于是我率领残兵死战,挡住了曹军足足半个时辰。

直至杀到身边最后的亲卫,都死于敌军的刀下。

场上孤零零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想,我欠杨奉的终于能还清了吧。

少年得志、平步青云,这与我的才干并不匹配,都是杨奉的青睐提拔。

我也跟着杨奉做过许多错事,加入与郭汜的争斗,造成了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我觉得,这应该是我的报应。

今晚报君死节,是我最好的归宿了。

我杀了很多人,杀到鲜血挡住了眼睛,杀到筋疲力尽,再也抬不起我的兵器。

我杵着长枪勉强站立,喘着粗气的看着面前的敌军。

他们突然不动了,只是静静的看着我,眼里有钦佩也有杀意。

过了不多时,一个长相平凡的男人走出人群。

就坐在马背上,缓缓的向我走来。

我见过他,他就是曹操。

“素闻将军忠义,也是将军提议让杨奉降我,只是……”

他话音一顿,语气里有些讥讽的味道。

“杨奉自私愚蠢,将军何故陪葬?”

“可愿降我,共襄大业。”

"大业?"我实在是有些累了。

只是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表示疑惑。

我从来没有在杨奉的嘴里,听到过这两个字。

那一夜,曹操与我说了很多。

我大多都忘了,但有一句话却记得刻骨铭心。

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太平重现盛世。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笑了一下。

曹操以为是我在嘲讽他,表现的有些生气,但其实当时我只是想到了。

我年幼时,天下还算太平,虽然百姓的日子也苦。

但每日匆忙着为生计奔波,城里也是一片和睦的气象,那时真好啊。

杨县的百姓都很淳朴,看见人遭了难,总是忍不住施以援手。

可最后……

我的家乡,没能在乱世中保住。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总是遭到反贼、乱军的洗劫。

我曾回去过一次,百姓十不存一,他们都以为我是个大人物,请求我保护好杨县、保护他们。

可那一次……

我是奉了李傕的军令,去洗劫杨县百姓充做军饷的。

我想哭,但我已经没有了力气。

曹操似乎是看出了我的悲伤,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公明,乱世之中不幸之人何止是你我。”

“若不想在见到有人无辜蒙难,便同我一起吧,我会尽量做到。”

我有点恨我自己不够聪明,为了愚忠害了杨县的百姓。

我脑子里,总能想起那天百姓的恸哭。

我还记得那年冬天,雪下的格外的大。

被劫掠了口粮,可能……杨县的百姓也活不过那个冬天了。

那天过后,我追随了曹公。

在曹营中,其他人看我的眼神都不太友善。

我也知道,降将的地位很尴尬,但我不在意,这些都是我应得的。

从那天起,我不好功名、不好财帛,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追随曹公、平定天下,哪怕是为了这份事业身死,我亦无悔。

曹公是个很开明的明主,他总是给我很多机会。

我跟随曹公攻打徐州,因功获封裨将军。

追随曹公于官渡,击败了刘备率领的偏师,被封为都亭侯。

又随曹公和张辽将军,平定了蹋顿,被拜为横野将军。

我亲眼看着,曹公境内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我坚信能平定乱世,带给百姓安定的人唯有曹公,我对此深信不疑。

但我很笨,我只能更加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我不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坏了曹公的大业,这都是无数人用尸山血海拼来的。

哪怕一城一兵一卒,我都浪费不起。

这一次随曹仁将军,进攻新野,我又遇到了我的老对手刘备。

虽然我很笨,但曹公说过勤能补拙。

只要不出错,总能一步一步将刘备逼到绝路。

这次我想保护更多的百姓,免受刀兵之苦。

我救不了我的家乡,但我现在所做的事业,却能挽救更多的人。

我叫徐晃,世人言我一生不败。

但我只是个有罪之人,我只是一次次的来赎罪而已。

喜欢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