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玉烟顾 > 第67章 水光浮日色

第67章 水光浮日色

易原县在京都以南,如今春日正盛,阳春三月,芳草萋萋,山鸟多情。

福盛大街,原本的柳家药铺这几日热闹的很。

据说前些日子,此处被一对外地来的年轻小夫妻重金买走,其中那个小夫郎还是京中太医之子,身姿十年如一日的挺拔若松竹,周身冷玉一般的气度,虽然面色冷峻,可是心地善良,近几日来为易原县的穷苦百姓看病,都是不收一分钱。

这一时间,福盛大街的姑娘们听说了这位小公子,纵然是没有什么要紧的病,也要称病,求家里人去看看这样公子,只是不曾想他年纪不大,却已经聘有贤妻,那姑娘也是可爱温婉的模样,一时间,街坊四邻都好生羡慕这一对鸳鸯佳配。

药铺藤椅旁红泥火炉上架着粗陶茶壶,壶中烹着热茶,冒吐出依然水汽,冬儿坐在火炉旁催扇着炭火,虽然时近正午,萧瑜依旧在一旁为人看诊,手边还放着一幅未写完的字。

为没钱医治的百姓看病自然是好事,只是萧瑜这几日一直不得闲,甚至连县府都不曾去过一次。

冬儿为他倒上茶,叮嘱萧瑜不要累坏了自己,就帮他去整理柜前的杂物,偶然间看到了一个男子在门前似乎等着什么人,对上视线,又把头埋下去,一会儿就离开了。

“肺病本就不好治愈,如今街上杨树柳树花飞絮满天,更要在家关好门窗,以免再伤身体,这服药就先拿去吃吧。”

萧瑜送走了最后一个看病的人,两人暂关了店门,萧瑜接过冬儿的茶仔细品过,夸奖冬儿烹茶的技艺又长进了不少。

冬儿告诉他自己方才看见的怪人,萧瑜放下茶盏,询问道:“可是细长眼睛,身量不高,鼻子有些回钩的男子,大约有四十岁年纪?”

冬儿答是,萧瑜告诉她,这人已经来了好几次,这又是一条来监视人的大黄狗。

当日郗恒被萧瑜几人合起夥来狠狠磋磨了一番,却只能是是认了自己哑巴吃黄连,还要装出一副和气的模样,宋济民整顿吏治,近日来惩处查办大小狱情,倒也真的压住了郗恒手底下的歹人们。

虽然如此,萧瑜却一连几日没有再去拜见县府,他知道郗恒不会善罢甘休,轻易放过几人。

萧瑜提眉笑道:“下次他再来,你就把那药炉渣滓往他身上倒,只说声没注意,对不住就是了。”

“这不好吧……冬儿才不要做泼妇呢。”

“怎么不好?你还没听见旁边卖脂粉的铺子里那家店的大娘是如何夸奖你的吧,冬儿如今可是街坊四邻口中最贤惠娇俏的娘子夫人呢。”

听他这样说,冬儿望了一眼店门口桌上摆放的看病百姓们送来的谢礼,心中略有不快。

这头一日还好,不过是一些青菜,两个鸡蛋,一碗蒸好的芋头,近日来送的东西就不对劲了,怎么都是女孩子才做出来的绣品,虽然看起来没有冬儿做的东西耐用,可是却看着很好看。

冬儿想起来自己给萧瑜做的那个香囊,心中的醋意就一阵又一阵翻。

“贤惠又怎么样,有好多贤惠的妻子都叫狠心的丈夫抛弃了……”

萧瑜骤然一楞,看到桌上堆摆着的东西,很快眉心一松,藏着眼中的笑意说道:“哦,那我看看这妻子有多贤惠,又有多狠心?”

他手上一用力,就把冬儿抱起稳稳放在柜台上,两手向后一撑,就将她圈禁在自己怀里,动弹不得。

这分明是个欲言又止的气氛,冬儿却埋头说了一句:“……冬儿饿了,殿下。”

“可我也并没有不要让你吃饭啊?”

“哦,我还以为是……”

萧瑜便问:“以为是什么?”

“没什么,还能是什么呢。”冬儿不肯说了。

她指了指手下压着的未写完的字,慌张说道:“殿下,要不还是赶紧把医馆的招牌订下来吧,下午送去让人刻字,明早就能挂上了。”

“好。”

萧瑜放下这只狡猾的小狐狸,用右臂撑着柜台边缘,附身和冬儿一起趴在柜台前,唇瓣在她的颈后细心磋磨,沿着微微突出的背脊,隔着薄纱质地的春衫亲吻。

春光旖旎,郎情妾意,就是不像在好好商议医馆名字那样。

“冬儿在我心里比什么都要紧,在我心里,冬儿就是这世上的无价之宝,谁也比不过的,只是我虽然被人说冷眼对人,可是不想真的惹人不快,我也听到过有姑娘家打探的事。”

他侧身靠在冬儿身边,轻声说:“我已经都告诉他们了,我早就许给了你,如今他们还以为……我是你的‘童养夫’呢。”

冬儿好不吃惊,脸蛋儿一下子红个透。

“殿下真是的,不怕人笑话你是吃白饭的吗,再者说,哪有,哪有女孩子家给自己养夫婿的呢。”

萧瑜为她讲了自己说的故事,他是一个从小与双亲走散的孤苦的孩子,被冬儿捡到,做了冬儿的童养夫,认真读书,学习医术,后来找到了宫中的太医父亲,还是决意要和他幼时定下的夫人在一起,夫人让他做什么他都做,什么开设医馆,为人诊治,都是冬儿的善心。

“我只听娘子的话。”

他枕着手臂,还是那样摄人心魄的笑容,冬儿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蛮横的女子,肯定会被人笑话,却也舍不得说他。

“殿下到底想做什么呀,冬儿真是越来越不明白你了……”

萧瑜清冷的声音响起,却烘灼着冬儿的心弦。

“没什么,只是想做你的人。”

萧瑜将毛笔蘸好墨汁,放到了冬儿手中,温声道:“娘子的字的字已经写的很好了,招牌的事,还要让娘子来定夺才好,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杏济堂’吧。”

“好啦,不要再说娘子了,冬儿喜欢殿下叫冬儿的名字。”

“这是为何?”

她也学着萧瑜那样说情话,只不过不似他那样娴熟撩拨,笑盈盈靠着他说:“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冬儿,娘子却有很多。”

不过,对于萧瑜来说,已经十分撩人了。

冬儿拿起笔,有些紧张地在宣纸上写好“杏济堂”三个大字,有着萧瑜写字时的凌厉潇洒,也有她自己笔下的宽和温厚。

“今后来这里的人可就幸运了,这可是孟小冬的第一份墨宝,也是今后的皇后娘娘第一次为民间提笔赐字。”

萧瑜夸奖地说,冬儿惊觉自己的字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思想片刻,扭扭捏捏在他面颊上亲了一口。

午后,冬儿和萧瑜为做牌匾的铺子里送去了杏济堂那副字,便前往县府中探望,果然上午行迹可疑的那人又跟了上来,一直到宋蕙亲自出来迎接。

宋家的亲眷都已经到场了,宋济民还有一个女儿,名叫宋蓉,比冬儿小了一岁,与冬儿一见如故,还要请冬儿一起去道观和佛寺中烧香,要一起学点茶和香道。

冬儿不好拒绝,只告诉她,自己帮萧瑜忙完了,就陪她一起玩。

宋蓉还不知冬儿已经成亲嫁人,感叹冬儿嫁的真好,卫兰公子对她这么好,如今全易原县的人都要羡慕坏她了。

冬儿不知道事情竟然会变得如此夸张,问宋蓉为什么,不想这丫头也是人来疯的性子,来了易原县不过几天的时间,就已经成了完事通。

“你还不知道呢?”宋蓉塞了一块糕饼进口中,神采奕奕地说道:“有些姑娘不知道你和卫兰公子成亲了,还以为你是他的红颜知己,或是亲眷什么的,好多姑娘家都模仿着你穿衣服打扮。”

冬儿这才注意到宋蓉梳了和自己一样的头发,特意松了后面的发坠,遮住后颈。

她心里一阵惊慌,那是为了遮住萧瑜亲她留下的红痕才梳成那样的,这可学不得啊。

见冬儿脸红,宋蓉安慰道:“冬儿姐姐,幽州的女子都很好的,这种就是爱慕之情,人皆有之嘛,我觉得这里很好,要比江南好很多,那里的姑娘家都木头人一样,不是绣花就是琴棋书画,一点趣味都没有。”

她又问了好多宫里的事,冬儿也不知道讲什么好,宫里的事并不好,她不大懂为何宋蓉会喜欢这样的事。

“其实,哪里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是羡慕别人……”

她用萧瑜的话回答宋蓉:“不留遗憾就好。”

这下子,冬儿可是彻底把宋蓉的心收走了。

“冬儿姐姐真是太厉害了,”宋蕙和萧瑜一出门,宋蓉就扑到哥哥怀里撒娇,说一定要冬儿常来,宋蕙也告诉宋蓉要好好读书识字,才能像孟姑娘那样温婉贤淑,大方得体。

萧瑜深深沈沈的目光穿过庭井的日光落在冬儿身上,满是欣慰和爱意。

“宋兄,宋蓉小妹也是要读书识字的吗?”

宋蕙回答:“是的,父亲打算请一些好先生办一间新的书院,既是与郗恒的势力相抗衡,也是宣扬教化,励俗以诗书传家。”

“那可否让冬儿也一同前去,她们既然交好,冬儿也有心多读书,就让她一同前去,可以吗?”

宋蕙怎会不应允,宋蓉听后兴高采烈,拉着冬儿的手不放,冬儿却有些忧虑。

他这是,打算让自己离开吗,和宋蓉一样受县府的保护,怎么可以?

萧瑜又问:“那位春琴娘子如何了,可曾开口说过什么,或者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没有,还是那套说辞,日日以泪洗面罢了。”

两人正商议着春琴之事,忽然县衙中来了衙役让萧瑜和宋蕙去见宋济民,称有要事相告。

宋蕙让宋蓉去找自己的妻子,安抚道:“不急,你慢慢说,是什么要事?”

“郗员外,郗员外死了,在城中的通宝客栈里,被人杀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