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现代言情 >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 > 第65章 可爱又烦人

8月15日,艾书匆匆赶到莺咀区委,参加区委召开的招生工作紧急会议。区委宗书记说:“我和闵校长参加县招生紧急会议,昨天一散会就急忙回来。县委决定发展高中教育,农村有条件的三所中学,办4个高中班,其中莺咀中学条件较好,前年县里把华东师范大学六年制毕业的数学、英语、物理的三人分到莺中,去年又把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两个人分到莺中,城里中学都没有得这样全的教师配备。两个班高中班招100人,四个区一个区25人,我们区9个初中班,我们觉得不好分配,县里从另两个区、一个区减一人加给我们,27个名额,一个初中班3人。所以,这次招生,各学校一定要推优秀的。方法:仍然是由学校负责人推荐、附一篇作文,作文必须是学生自己亲笔。而后体检合格即录取。一个星期完成。

“另外,临川中师面向全地区招生,我们区分得8个名额,100个区,如果按平均一个区才五人,我区得8个,是争取了又争取,算是多的。”

艾书心里盘算:“如按比例,我校只得个把师范生,一二个高中生,我的优秀学生太多了,安排不过来。”便说:“这个名额太少了,可不可以再增加些。莺中这样好的师资条件,自己再加办一个班,专收本区的。”

宗书记回答说:“小伙子,你说得轻巧,这是国家计划,涉及经费、粮油供应等一系列问题。你说的我们早已想到,但不能犯无政府主义、不能犯自由主义!”

艾书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被领导批评,面红耳赤,羞愧无言。

散会后,艾书还是厚着脸皮去找闵校长。宗书记也在场,二人在喝酒,用生辣椒当菜下酒。宗书记说:“艾书,你精神可嘉,你也太自私。不过你的自私不是为个人。你不要找这个找那个了,我和闵校长会尽量照顾你们。”

艾书回到峰沟,把时有23个初中毕业生召集起来,传达了招生工作会精神,每个人都备了一篇作文,以后听候面试、体检和录取通知。他把推荐表拿到公社,都请盖了一个“同意推荐上学”的公章。然后在街上亲戚家住下来:拼名额!他最希望的是多得点中师生名额,毕业了就得工作,回到家乡来,学生也稳定些。他心里盘算,最应该解决的三个人;一个学习拔尖、家庭困难;一个女生,好为女生读书示范;一个是家长对学校关心,学生在班里也是优秀的。

艾书不知道领导烦不烦他,总是天天守,天天见领导,最后得中师录取2人,高中从3人追加到5人。他还在去拼。他要求在增加一名师范生,宗书记说,读师范出来虽马上有工作,但以后要改行很难。读高中发展潜力要大些。宗书记说:“你的两项录取均远远高于其他学校。”艾书说:“我们未被录取的预备生都比某学校正式录取的强。”宗书记说:“不可能叫有些学校抹光头!”

艾书还在纠缠,也是很遗憾的,还有另一优秀生宁发。领导解释说,因为他父亲是“投机倒把犯。”

宁发的父亲原是省城白乌汽车站的站长,1961年响应号召下放回乡支农。回来时,他将退职工资和安置费合起来,买了一些农村紧缺的火纸带回家。家乡不通公路,宁氏家族20多人到白岩公社给他背运回峰沟。有人举报,经区工商分局去人把他这些物资没收了,还把他定为投机倒把分子。所以,十年了,此事还在影响他儿子。

艾书深感不平,但又无可奈何。

宗书记与闵校长聊天:“艾书这小伙子很可爱,尽烦人,但他又不是为个人,前段财贸招工,我想把他女的解决了。我问他你妻子有个高小文化没有,他说才有初小。其实有些进来的明填初中,实际连初小文化都没有。为他人他却争得很凶。”

闵校长:“这就是他的可爱之处。”

艾书决定再续办初中班。

学期未结束,不断接到通知,叫他赶到区里,有事找他。他想:“是不是祸事来了?”心里忐忑不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