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重生红楼后过目不忘 > 第5章 过目不忘

“不过是环弟与那些旁支的吵几句罢了,都是自家子弟拌拌嘴罢了,听说那茗烟已经被宝玉教训过了,三弟弟也莫要放在心上才是。”二姐姐迎春一直就是个老好人,谁都不会得罪,便出言说说好话。

“二姐姐说的是,弟弟又怎么会放在心上。”贾环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一阵嘀咕,那茗烟不过是个下人,又不是自已的好哥哥贾宝玉。平日里仗着贾宝玉,在这府里下人里面可是威信很高,而又凭自已那宝二哥的性格又怎会教训自已的心腹下人,顶多说几句便罢了。

“依我看,三哥哥做的对,那几个不过是旁支子弟,怎么敢和三哥哥争吵。宝二哥也不是个仗义的,居然在一边都不帮着自家兄弟。”惜春如今还小,心思还甚是单纯,在一边仗义执言。

“四妹妹说的不对,你还小不懂事那,宝二哥是何等身份,又怎会去做拉架这种下人的事”探春听见惜春说贾宝玉便开口回怼惜春

“自家兄弟都快被打了,还在一边隔岸观火,和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就算宝二哥自已不去可以让他的小厮去啊”惜春知道自已说不过探春便在一边小声嘟囔。

“千错万错都是弟弟的不是,如今弟弟都已全然好了,再让姐姐妹妹为了自已争吵,不是让弟弟错上加错。”贾环眼看探春已经快要吵起来了,便赶紧出言制止。心里却想着:“四妹妹啊,如今你看事情还是如此单纯。再过些年,府里的这些破落事都让你知道,你便心如槁木,要青灯古佛了。”

在一边的林黛玉玲珑心思却一言不发,心里想着这个登徒子也不尽然府里所说,还挺机灵的。几句话说的是滴水不漏,虽然没有回怼探春,却是用的软招,让探春有劲使不出。和迎春还有惜春说话也是以礼相待,并不是之前传出来那样猥琐,狭隘。就是刚来的时候瞧自已的眼神,让自已有些不忿。想到这黛玉只在心里“哼”了一下。

“诶,怎么都来了,屋里面的座位都满了,连我的座位都没了,看来是我来的晚了。”贾宝玉也来了,他想着毕竟是自已的小厮造成的祸事,便想着来看看贾环,又在半路看到薛宝钗忙上前问问,得知林妹妹他们来看贾环了,步子都走的大些。

“宝二哥,怎么会没有你的位子,快,彩云给宝二哥拿个凳子来。”贾环这边起身给贾宝玉见礼后,便让彩云拿个凳子来。

彩云这小丫鬟把凳子放在贾环旁边后,便又去给贾宝玉看茶,谁知宝二哥自已又把凳子挪到了林黛玉旁边,看的贾环心里直呼一声国粹,果然是“面若中秋之月”,脸大就是牛。

“三弟弟的病看来是好些了,我是来赔罪的,给三弟弟带了好吃的,白玉羹。三弟弟快尝尝,我已经教训茗烟了,三弟弟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贾宝玉一边从带来的食盒里端出来白玉羹,一边说着安慰贾环的话。

“宝二哥,如此客气,岂不是不拿弟弟当自家兄弟,我怎么会怪罪兄长。”贾环嘴上如此说,心里又出来一句国粹,想着这王氏真是有啥好的都想着自已这亲儿子,我之前吃那一碗,该不会是给宝二哥做的剩下的。

接下来贾环除了与众姐妹唠了唠家常,便是长了一番见识。亲眼看见了什么叫“黛玉训狗”,贾宝玉也理会旁人,但林黛玉只一个眼神便让这贾宝玉如哈巴似的。看的贾环是目瞪口呆,直呼国粹。

过了能有一会,众人便提出让贾环好好养病,就先回去了。

贾环跟各位一一作揖告别之后便如释重负,与这些姐姐妹妹,哥哥说话,真是难受,地位低下就得一边接受三姐姐的炮火,一边照顾着四妹妹的情绪,还得一边和二姐姐搭腔。毕竟二姐姐是这府里面鲜有能和自已多说几句话的同辈人。

最重要的是这林黛玉和贾宝玉搁一块真让旁人难以接受,林妹妹林妹妹的没完。

就刚才与同辈人相处都极为小心,要是与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长辈相处该如何啊,尤其是那面慈心狠的王氏还有一心宠爱的贾母。贾环又开始忧思自已的未来,想了半天便只有一条路“科举”。

科举作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也能成为贾环提升地位的有效方法。

贾环想了又想还是确定走这条路,要是走进军营这方面自已这细胳膊细腿的身体不让敌军打死,也得让军营里面练废了,况且自已也没有进军营的路子。

科举的话也要小心王氏这狠毒的太太,估计要是让王氏知道自已读书读的好的话,更得想办法弄死自已了。

“彩云,把我房里那些书本都拿出来。”贾环决定说干就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才十岁,认真读书并不晚,尽管科举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是现在的贾环,正是雄心壮志。

贾环看着眼前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千家诗》等等儿童启蒙读物。原主这个不上进的,就这些基础读物还没学会。贾家家里有私塾,所以上学都比较早,到十岁了应该早就会了。

贾环无奈的举起书本慢慢学着,谁让他现在还够不上四书五经的程度。

慢慢的贾环好像发现自已好像可以“过目不忘”,看过一遍很快就可以记得,并且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哇,发达了”

贾环心里一阵欢呼!

贾环看着眼前的这些启蒙书籍,感受着这个穿越带来的金手指。要说自已前世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虽然说是名列前茅,但是那是自已平时努力的结果,并且绝对做不到过目不忘。

而这原主在那红楼里却有几处描写贾环有些才学的。那贾政也曾对贾环、贾兰说过:“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每逢达官贵族们举办诗文聚会时,贾政都领着三个儿孙去参加,而且每每都会受到人家的奖赏,可见贾环的文才贾政也是很信任的。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一回中,宝玉、贾环、贾兰三人各写了一首《中秋诗》,贾政有评价,贾政看了贾环的诗“亦觉罕异”。虽然贾政微讽宝玉、贾环,对二人写的诗不象贾兰那样“正统”而感到有些不满,但把二人的诗同唐代诗人温庭筠、曹唐的诗相比,可以看出贾环也是很有诗才的。贾赦也曾大力赞扬过贾环的诗,说“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又赏给贾环许多玩物。不管贾赦是何用意,但可以看出贾环的诗也是值得被肯定的。再如第78回,贾政命三个子孙作《词》。贾政评贾兰的诗是“稚子口角”;而当贾环写完后,众人道“更佳”,贾政也不无满意地说:“还不甚大错,终不恳切”。众人带些奉承地说:“这就罢了,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功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贾政则还是替自已的儿子谦虚说:“过奖了,只是不肯读书过失”。

可是就算这样原主也不能做到像现在贾环这样过目不忘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