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同贾环刚到前头的宴席,贾政便挥手叫贾宝玉过去,果然贾政又是要教训贾宝玉。
“书读到哪了。”贾政见贾宝玉走近了便询问起来。
“回父亲,读到《大学》了。”贾宝玉紧张回答道。
“那就随便背一篇,我听听。”贾政继续问道。
贾宝玉则是吭吭唧唧只念了几个字还不连贯。
“逆子,我前些日子如何教训你的,你又忘了?”贾政横眉竖眼的愤怒道。
贾宝玉则是被吓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贾政前面站着一动不动。
旁边贾赦劝道:“二弟,孩子还小,现在还没到读书的年纪,不要把孩子逼的太紧了。”
“是啊,二叔,今天是高兴的日子,来我们喝酒。”贾珍在一旁也附和道。
“今天要不是你大伯和你珍大哥在,我定要打你的,下次若在不好好读书,看我不揭了你的皮。”贾政见旁边贾赦和贾珍相劝道,便接下了台阶。
“又不是一次两次了,父亲想打我,打就是了。”贾宝玉见旁边有人撑腰在一旁委屈的小声嘟囔着。
“你说什么。”贾政听到贾宝玉在一旁小声嘟囔着,虽没听清,但也明白大概意思,顿时怒不可遏,抄起门旁边的棒子,指着贾宝玉骂道:“你个逆子,我今天就打死你,也得了个清净。”
一旁的众人也惊的呆住了,竟忘了劝架,只有贾环上前刚要劝劝贾政,但此时贾宝玉想到贾母和王氏还在里屋,便向里屋跑去。贾政更气了提着棒子便又追了上去,贾环只得从后面追上去。
此时场面乱成一套,贾宝玉在前面跑边跑边喊道:“祖母,母亲,快救我。”
后面贾政追着贾宝玉骂道:“逆子,我打死你。”
贾环则是在最后面向贾政喊道:“父亲不可啊。”
就在贾环追着贾宝玉和贾政跑向里屋时,贾宝玉已经抱着贾母哭了起来,贾政提着个大棒子还没放下。
“怎么,如今我还没死那,你倒是想做起我的主了。”贾母气吼吼的抱着贾宝玉向贾政上气不接下气的骂道:“现在这是嫌弃我们老的老,小的小,想要我们给你腾地方了吧,那好,明日我就领着宝玉出去过。”
贾政平时最为注重孝道,哪里经得起贾母这样的嘲讽,霎时放下了棒子朝着贾母跪了下来,说道:“母亲这样说,岂是儿子不孝,母亲千万不要气着,儿子这就退下。”
于是贾政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向外走去。
“哎呀,我的宝玉,祖母刚才不该让你去啊。”贾母此时也搂着贾宝玉哭了起来。
“都怪你,是不是你又挑唆你父亲打我的宝玉?”王氏收起哭丧脸模样,指着贾环的鼻子大声质问起来。
这一质问使得满屋子的人都看向贾环,竟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太太,冤枉啊,我哪有那么大的脸面,能使得动父亲啊。”贾环心里暗骂王氏,有事你就往我身上扯是吧。
“怎么不是你,前些日子也是你挑唆老爷的,要不然我的宝玉怎么能挨打。”王氏继续污蔑贾环。
贾环刚要再喊冤枉,贾母却也瞪起眼睛看向贾环,冷冽的目光让人看了心慌,说道:“环儿,可是挑唆你父亲的?”此时的贾母早已没了慈爱的模样,严肃的面庞让人望而生畏。
“祖母,孙儿绝非这样的人,也绝不会做如此卑劣之事。”贾环挺起胸膛,面对贾母的质问也没有退缩。贾环看向贾母怀里的贾宝玉,又道:“祖母,您可以问问宝二哥。”
贾宝玉此时也缓过来了,抬头见他父亲已经出去了,于是又好了一大截了,不再哭哭啼啼的说道:“祖母,刚才环弟并没挑唆父亲,见父亲动怒,还劝说父亲来的。”
王熙凤见这场面风向一会变这一会边那的现如今随着贾宝玉的证明可算稳定了,她便出来打起圆场:“今个这酒可是真烈,大家都喝醉了,老祖宗,你看既然都醉了,便把席面先撤了吧。”
贾母此时也是波澜不惊的,但也不似刚才那般笑声爽朗了,只道:“那便都撤了吧。”
“是,老祖宗。”王熙凤见贾母说撤席,又对着下人吩咐道:“来人,快把这席面都撤了吧。”
“老祖宗,您先小歇一会,一会我可还要陪着您守岁那。”王熙凤见贾母还是没有笑脸,又向贾母谄媚道。
“今年就算了吧,都回了吧,想守岁的都回自已院子里吧,我年纪大了,经不得折腾了。”贾母沉闷的遣散屋里的众人。
王熙凤见贾母没了兴致,也不再多说,拉着外面的贾琏回自已院子里了。
贾环此时也回自已院了,心中暗道,这叫什么事啊,本来自已就不愿参加这种席面,今天这脏水算是泼到自已头上了,即使贾宝玉解释了,但是这三人成虎,岂是自已能阻止的。
第二天初一本该高高兴兴的拜年的,因着前一天晚上的不愉快,府里众人也都是走走流程就完事了。贾环也不例外,就是去给贾政拜年的时候又被王氏讥讽了一番,其余的倒是没什么插曲。
贾环也是趁着这几天没人打扰,专心练武,一招一式早已比初学的时候更有威力了。直到过了初八,贾政打发人来叫贾环。
贾环见贾政打发人来叫自已,便想起贾政与自已说的拜师的事,心想估计就是是这件事了。
等贾环到了贾政的书房,果然贾政说起的就是拜师这事。
贾政面色凝重的向贾环说道:“现如今咱们贾家威势大不如以前了,咱们家也就你一个出息的,宝玉到现在还是个孩子模样。”贾政说了这么多见贾环有些迷惑又说道:“前几天我托人给你找了一个老师,不过此人十分年轻却是做过吏部侍郎,因得罪了一个大人物被罢了官,性情也变得十分古怪。”
贾环站在一旁说道:“难道这人没同意?”
“也不是,我所托之人传来话说,给你找的这老师说他要是收学生只叫人到他面前看上一番,若是有缘便收下做徒弟,没缘分便不收。”贾政叹息着说道,对自已没完全办成这事十分自责。又想起到这人的能耐又说道:“这位前吏部侍郎,只收过两位弟子,当年都考上了进士,现在大弟子在浙江台州为台州知府,二弟子在翰林院。”
“父亲只管带我去见见这位大人,成的话便是万事大吉,若是不成,我也算是见了世面了。”贾环虽然成竹在胸,但是也说的两面兼顾。
“也好,那为父明日便带着你去拜师。”贾政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