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贾环一声令下,立刻就有两名彪形大汉如猛虎般扑上前去,死死按住了黄启的双臂。然而,黄启并未就此屈服,他奋力挣扎着,同时大声呵斥道:“贾环,你这狗贼究竟意欲何为?未经圣谕,私自扣押朝廷命官,此乃弥天大罪!你莫非真以为可以一手遮天不成?”
贾环实在是忍受不了黄启在自已耳畔喋喋不休地念叨个没完没了,心中烦闷不已。他眉头微皱,从怀中迅速掏出一块金光闪闪、雕刻精美的令牌,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如朕亲临!
然后将其递到黄启眼前,同时面沉似水地开口道:“黄大人,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瞧瞧这块令牌!关于你暗中参与买卖朝廷命官之事,当今圣上已然尽数知晓。故而特地任命本官为钦差大臣,负责彻查此桩案件。识相的话,黄大人就乖乖束手就擒,老实交代所有罪行吧!”
黄启见到那令牌之后,瞬间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整个人都蔫儿了下来。然而,稍作沉默之后,他却又用极低的声音嘟囔了一句:“呵呵,贾大人想要严查此案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啊,想必您还不清楚这案子背后真正的大人物究竟是谁吧。”说完这话,黄启竟然肆无忌惮地仰头哈哈大笑起来,仿佛根本不把贾环放在眼里。
贾环见此情形,脸色愈发阴沉得可怕。他目光冷冽地盯着黄启,再次厉声喝道:“黄大人,不管你背后站着何方神圣,本官只晓得我的身后乃是当今圣上!休要在此胡言乱语,妄图扰乱本官办案之心!来人呐,先将这黄大人押解下去好生看管!”随着他一声令下,两旁立即有侍卫上前,动作利落地将黄启带走了。
没过多久,只见一名手下匆匆赶来,向贾环躬身行礼后禀报道:“大人,属下在罪犯黄启的书房里仔细搜查时,意外发现其中竟藏有一间隐蔽的暗室。不知大人是否要亲自前往查看一番呢?”
贾环听闻此事后,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兴奋,他连忙开口说道:“走!快去瞧瞧,这黄大人竟然还设有密室,真不知道里面藏着些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竟敢私自弄出这么一个密室来。”说完,他迫不及待地迈开步子,朝着黄启的书房疾步走去。
不一会儿,贾环就来到了黄启的书房门口。他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然后转头向带路之人询问道:“那密室究竟在何处?快快带我前去。”
只见那人微微躬身,应声道:“大人,请跟小的来。”说着,他快步走向书桌,伸手握住笔筒轻轻一转。刹那间,只听得一阵轻微的响动传来,原本严丝合缝的书柜缓缓移动开来,露出一道可供一人通过的窄门。
贾环见状,心中暗自惊叹这设计之精巧,随即毫不犹豫地迈步走进了密室。刚一进入,眼前的景象就让他瞠目结舌——密室内到处都堆满了金银珠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在一旁,则摆放着许多珍贵的古玩字画,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贾环回过神来,立刻对着身后跟随而来的众人高声吩咐道:“快!把这些赃款统统搬出去,动作要轻,莫要损坏了东西。另外,这密室之中必定隐藏着黄启犯罪的重要证据,大家都给我仔仔细细地找,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众人齐声应诺,纷纷动手开始搬运那些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贾环则没有闲着,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整个密室,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在里侧的墙壁上似乎有着一处异样。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可以活动的凸起。
贾环小心翼翼地按下那个机关,只听一阵轻微的响动传来,下方地面缓缓凹陷下去,露出一个被精心藏匿起来的小石洞。他好奇地探头望去,只见洞内赫然放置着一本泛黄的书籍。贾环心中一喜,赶忙伸手取出那本书籍,并轻轻翻开封面。
书中的字迹清晰可见,详细记录着各个部门官员们的名字和他们在此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如此,连那些用于买卖官职的银两数目也都被一一标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内容,贾环瞬间瞪大了眼睛,他立刻意识到,自已发现的可不是一件普通的案子,而是一桩惊天动地的大要案!
想到此处,贾环不敢有丝毫耽搁,他迅速转身对着在场的众人高声下令道:“所有人听令!即刻将黄启家中所有人员严密看管起来,不得让任何人逃脱!另外,对从他家搜出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财物,务必逐一清点并登记造册,绝不能有任何遗漏!”
待安排妥当后,贾环又匆匆忙忙地带领着几名身强力壮的将士登上一辆早已备好的马车,马鞭一挥,马蹄声响彻街道,向着皇宫疾驰而去。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恨不得能立刻飞到皇帝面前,将这个重大发现禀报上去。
终于抵达皇宫,贾环顾不上歇息,一路小跑直奔御书房。见到皇帝后,他双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那本至关重要的明目册,恭恭敬敬地呈递给皇帝。
皇帝接过明目册,面色凝重地开始翻阅起来。才看了没几页,他突然猛地一拍桌子,愤怒地吼道:“这帮无法无天的畜生!朕万万没有料到,此案竟然牵涉如此之广!瞧瞧这本明目册,恐怕朝中十分之一的官员或多或少都与此事有所关联!”
贾环见状,急忙叩头劝慰道:“陛下请息怒,切莫气坏了身子,保重龙体要紧呐!”
皇帝眉头紧皱,满脸怒容地吼道:“有这帮如蛆附骨般的蛀虫存在,朕如何能够安心调养身体、保重这龙体啊!”话刚说完,他就气得剧烈咳嗽起来,整个身子都因为愤怒而颤抖着。一旁的贾环见此情形,心中一惊,连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然后毕恭毕敬地用双手呈给皇帝。
皇帝接过茶杯,仰头一饮而尽,仿佛想要借这杯茶水浇灭心头的怒火。片刻之后,他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但依旧面色阴沉地问道:“文珏啊,依你之见,此事应当如何处置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