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山顶泉眼冒出的水,顺新修斗渠流淌而下,注入新田。
这是满载希望的播种季节,曾手持刀斧,肆意掠杀的乱民,也在此时回归了农户本质。
祁六攀上一株生长于山腰的大树。
他昨日听闻山中雀儿叫的清脆,便在此树枝头设了陷笼。
陷笼是村中一位篾匠,用竹坯帮他做的,小巧精妙,一旦有鸟雀被谷粒吸引,飞落其上,便会被翻转反扣,困于笼内,无从脱身。
祁六双腿盘住树身,两手抓着树枝,偏头避过树叶,见上方挂着的陷笼被触发,心头顿喜。
他深吸口气,往上又爬了几尺,将陷笼摘下。
没等下树落地,祁六就迫不及待拿近观瞧,想看看自己究竟抓了只什么鸟雀。
入眼是一团黑白交织的绒毛。
绒毛上点缀些许已干涸的血。
那雀儿一动不动,竟是在笼中死去多时了。
祁六难以置信,晃晃笼子,只当对方诈死,等确认这笼中雀委实气绝,不免意兴阑珊。
扫兴的同时,他也很生气,从树上慢慢下来,便拎着陷笼,马不停蹄赶往村中。
此地名为夹沟坡,位于应南以西,归虎塘城治下。
其三面环山,西邻瘴地,极为偏僻。
祁六拎着陷笼一溜小跑,从山中回到村内。
他去了篾匠家里,打算向其问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弄死了自己的笼中雀。
篾匠家的院子里,摆满了编好的竹篮、竹筛,靠墙位置另放一排木架。
架上搁置六七个大软筐,里面放着不少嫩叶嫩草,草叶中,蛄蛹着各种小虫。
由于临靠瘴地,夹沟坡虫子极多,五花八门的,根本认不全。
所以当地自古以来,就有以虫为食的风俗,家家户户自然而然产生了养虫习惯。
这也是祁六打算养雀的其中一个原因。
因为在他看来,有这么多虫子在,雀儿绝对饿不着。
篾匠没名没姓,生活在这村子的人,都是如此。
以前,此地以部落之名自称,应国覆灭前,曾派兵前来,将各大‘伯主’,也就是部落头领,全部抓起来砍了脑袋。
只可惜没等应国派来儒家学者,在此地传文教化,它自己倒因诸侯乱战,而分崩离析了。
基于此,这些化外之民脱离部落后,未能进入王朝,也不晓得礼智仁义信为何物。
不过随着道路的便达,应国的风俗,还是影响到了这里,至少,他们不再迷恋过去的部落生活。
篾匠三十来岁,喜欢抽烟袋。
他身背后黑漆漆的墙体,还依稀能看出上一次走水的痕迹。
拿起陷笼一看,几乎没费什么力,便找到雀儿丧命的原因。
“这鸟哇,性子太烈,一心想飞出去,可不碰破了头皮。”
祁六对这个说法却不接受,拧眉说道:“头皮擦破点算个啥,岂能要了性命?”
篾匠摆手,指着自己脑袋:“那要是连天灵盖也破了呐?”
祁六还是不信,索性将陷笼打开,将鸟尸倒出来。
鸟尸头部血迹斑斑,双翅骨骼与皮肉脱离,断痕清晰可辨。
祁六暗暗咋舌,禁不住问:“它为何对自己这么狠?得多大力气,才能将自己撞成这样?”
篾匠摇头道:“不是一次撞滴,是好多次撞滴!”
“它不疼吗?还是说太笨了?”
“你不懂,鸟儿有翅膀,你困住了它,但翅膀还是要飞滴。”
怎么说呢,篾匠不是一位好老师。
祁六听的云里雾里,搞不懂翅膀为啥比脑袋说的还算。
不过见到雀儿的惨状,他却是再没了设陷圈养的念头。
心情不佳的祁六,从篾匠家离开,准备去找主公,问问翅膀左右脑袋的缘由。
村间土路上,迎面驶来辆马车。
赶车人见到祁六,眼前一亮,连连招手:“子陆贤弟!快,上车!”
“羡兄?你这是要去哪?”祁六认出对方,出言询问。
“去城里!总之快上来,咱们早去早回!”
在这儿说‘城’,指的肯定是虎塘城。
尽管虎塘城比不了大康城,但对祁六而言,还是十分震撼的。
还记得上次入城,面对满街好几层的楼阁,他惊讶极了,禁不住询问卢秀,这种高楼是怎么建的。
卢秀当然也不清楚,但身为主公,必须需要为属下解惑,于是想了想告诉他:“除了最底下那层,上面都是纸糊的,这样即便倒了,也压不死人。”
祁六暗暗点头,心道敢情是这样。
但同时又生出一个疑问,那就是万一刮来大风,纸糊的房子岂不是要上天?
当他再度询问,卢秀却是笑了:“你没看上面有人吗?有人在上面坐着,什么风能刮走?”
原来如此!
祁六觉得自己确实太笨,连这点都没想到。
殊不知当二人对话,被城中百姓听到,却是差点没笑破肚皮。
能再去虎塘城开眼界,祁六自然兴奋,当下便把鸟雀死亡的事儿丢去九霄云外,一屁股坐上马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赶车的羡兄,是卢秀年幼时的朋友,两人曾在一家铁匠铺当过学徒。
南郡事发之后,被冠以‘人畜’之名的卢秀,想起这位朋友的老家,是个僻静所在,便带着一群乱民投奔而来。
夹沟坡消息闭塞,人畜的事儿还没传来,所以当地都不知道卢秀是谁,只当这是一位有钱的大员外,因此十分欢迎。
羡兄就叫羡,有名无姓,其人相当热情。
他告诉祁六,这次进城,是要采买些木料,因为卢秀要在夹沟坡,盖一间大房子。
之所以产生盖房念头,实际也是情势所迫。
毕竟卢秀现在住的地方,门口便是村中主街,三天一次集会,门旁左右总坐满了卖菜的,让他心里膈应。
因为一想到自己身为起义头目,贵为主公,每每召集属下商议夺取天下的大事,门口却莴苣、苤列的吆喝不断,便深感无力。
由此,他突然明白过来,想通了为啥应国皇帝,要单独为自己打造宫廷皇苑。
没别的,若皇帝天子一出门,却碰见买菜卖菜的争吵不休,为了半两秤讨价还价,唾沫星子满天飞,任谁也受不了。
“主公要盖房子?!”祁六立即来了兴趣:“准备盖多大?要几层?”
羡道:“他说纸糊的高楼不适用,准备弄一座三进两出的大庭院。”
一听不是高楼,祁六不免失望,心道那有什么稀奇?
“听说你昨天设了陷笼,准备抓鸟雀来耍,怎样,有收获吗?”羡问。
“哎,别提了。”
祁六有气无力的,把鸟雀之死的事儿说出。
羡笑道:“瞧你这窝囊样,不过一只雀儿罢了,也值当放心上?不过这山中的雀儿确实烈,比不得家中所养,这样,回头入了城,我帮你买一只。听说他们训的可好了,乖巧听话还聪明,甚至能学狗叫。”
祁六不敢想象,鸟雀学狗叫得是什么样,不仅不觉得高兴,反打心里膈应。
“不养了不养了,真如此,我还不如养条狗。”他闷闷不乐回道。
喜欢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