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快穿路人就要随心所欲 > 将军夫人不干了18

婚礼的前天晚上,柳母来到长安的院子里,说着心里话,突然她从怀中掏出一只玉镯,戴在了柳婵儿的手腕上。

那只玉镯晶莹剔透,温润光滑,一看就是上等的翡翠。柳婵儿惊讶地看着母亲。

“这只玉镯是娘当年出嫁时,你外祖母给我的陪嫁。如今,娘把它传给你,希望你能一直幸福下去。”柳母温柔地说道。

柳婵儿感动地点点头,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她知道,这只玉镯不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母亲对她深深的爱和祝福。

柳母看着女儿,心中充满了不舍,小小的人儿,明日就要离家,不能日日相见了。

“娘,若您想我了,派人送封信来,我便即刻回家。”长安轻声安慰着柳母。

柳母听到这话,抹了抹眼角的泪花。“哪能日日相见呢,终究是不同了。你与文钊好好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倚靠在一起,长安听着柳母的嘱咐,哪怕这些话最近这段日子都说过不止一次,可是柳母还是恨不得把自己的经验都传给女儿。

眼看天色不早了,打住了话,说道:“这东西你拿着,随意看看,纵使有什么不懂得,看文钊怎么做就好。今天早点歇息。”

柳母说着将一个木匣子递给长安,然后转身离去。

长安满心好奇地打开匣子,发现里面装着两本画册,还是彩色的,上面画着的动作十分详细且大胆。

谁说古人保守的,这可太开放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让桃儿把这个匣子收起来放到箱子里。

天色未亮,长安早早被叫起来,由着请来的喜娘上好妆容。

特意请来六亲皆全、儿女满堂,子孙孝顺的舅奶奶来梳头。

边梳头边念着:“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

四梳相逢遇贵人,五梳翁娌和顺,

六梳夫妻相敬,七梳七姐下凡,

八梳穿莲道外游,九梳九子样样有,十梳夫妻到白头。”

长安身着金丝绣成的喜服,戴着金丝嵌宝珠的发冠坐在床榻上,身边是嫂子与姐妹们陪着,长安倒是不紧张,还有兴致和几个姐妹说笑。

柳父和柳母也是天不亮便开始忙会,总怕哪里做不到出了岔子,这会儿有儿媳帮着招待女眷,便来长安屋子里面看看。

进来望着长安那轻松愉悦的模样,心中不禁感慨:“这孩子,终究还是个孩子啊!”

不多时,门外传来喇叭声、鞭炮声。早早在前面等着的李儿进来小声说道:“姑娘,迎亲的队伍来了。”

几个月前就已成亲的月媛,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窗户缝隙,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热闹场景,并时不时地向长安转述所见所闻。

终于,当谢文钊历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踏入房门后,长安早已被柳母轻轻盖上了那绣着鸳鸯戏水的红盖头,坐的端正。此时,周围的姐妹们纷纷发出惊叹声,赞叹着新郎官的英俊潇洒。

由喜娘扶着长安,与谢文钊一同庄重地拜别柳父和柳母之后,长安被哥哥小心翼翼地背起,耳边是大哥低声的嘱咐,弟弟和侄子则在一旁紧紧跟随。

身后的嫂子扶着泪流满面的柳母,劝慰着。柳父也是红了眼眶,左右看着没人看自己,悄悄拿着衣袖擦了擦眼泪。

长安坐上花轿,整个迎亲队伍向前,从另外的路回承恩公府。只听到身后鞭爆齐鸣,跟着的丫头小厮看着队伍走上前大街,开始撒糖果和铜板。

路上的行人纷纷捡起喜糖和铜板,脸上洋溢着祝福的笑容。连连说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是哪家娶亲,这般阔气?”有人好奇地问道。

“这不是探花郎嘛!承恩公府公子娶柳侍郎独女。”另一个人回答道。

“那我可得跟着看看,这探花郎真好看。”

“捡到的铜板我要回去给小子穿起来,沾沾文气。”有人笑着说。

“娘,这探花郎真好看。”小女孩扯着坐在大人头上兴奋地说道。

“可不是,这般出众长相,也就是以前不在京城走动,要不然得封个京城第一美男。”

“听说这次的进士跨马游街时候,这谢公子身上都满了香囊和花。”有人回忆起过去的场景。

谢文钊身着鲜艳的红色喜服,骑在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上,走在花轿的前方。他那原本仙气飘飘的面容,如今也沾染了尘世的气息,多了几分人间烟火味。他时不时地回头望向花轿,眼神中透露出对长安的期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