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游戏竞技 > 天涯神贴系列 > 续篇 人性33

真正的强者,都是“无依无靠”

人心极为现实,他人与你携手合作,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并非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你。他人对你表示喜爱,或许只是钟情于你的容貌和钱财,而非爱你的“内在本质”。有人拉你一把,可能只是出于对你的怜悯,是其良心上过不去罢了……

在人生这条长河之中,有的人会陪你走过一段路程,有的人仅仅是路过而已,有的人能陪伴你较长时间,但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与你“永不分离”。即便是彼此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也总会有一个人先离去,留下来的那个人,依旧会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无依无靠的,倘若没有可以依靠的大山,那就把自己变成一座山!

那么,究竟该如何让自己强大起来呢?

低级欲望,可通过放纵得以实现。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瞧瞧如今的生活,诸如短视频、游戏、娱乐八卦等等,满足了我们各种各样的欲望,使大家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然而,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个根本逻辑:当下让你感到畅快的事物,在未来必定会给你带来痛苦。倘若一个人的低级欲望被无限制地满足,那么他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高级欲望,需凭借自律来达成。

人的高级欲望,涵盖了金钱、名声、权力、自由等等,这些都必须通过自律才能够实现。所有优秀的背后,都有着自虐式的执着坚持!人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先吃苦而后享受甘甜(苦上一阵子),要么先享受甘甜而后承受痛苦(苦一辈子)。所谓的自律,不过是用当下一阵子的苦,去换取未来一辈子的甜。

顶级欲望,要经由煎熬方可获得。

一个人若想要挑战人生的巅峰,就需要经历煎熬。你必须独自穿越一段黑暗森林,就如同种子在土壤中独自扎根一样。在这段黑暗的时光里,你要忍受各种委屈、艰辛、隐忍,忍受不被认可、不被理解,忍受真心不被接纳,忍受付出却没有结果。

凡是成功穿越这片黑暗沼泽地的人,才能够看穿人性,才能够看透人间的冷暖,才能够真正百炼成钢。“熬”,是生命升华的过程。“熬”,并非是逆来顺受,而是在默默地积蓄能量。所有的卓越出众都是被逼出来的,所有的功成名就都是熬出来的,在逆境中走向成熟,在绝境中获得醒悟。真正的坚强,属于那些夜晚在被窝里暗自哭泣,而白天却又能若无其事的人。

人的能量同样分为三种,分别是初级的、高级的和顶级的。那么,这三种能量该如何获取呢?

初级的能量,从食物中获取。

人类的初级能量,依靠吃饭喝水来解决,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过去缺衣少食的阶段,人们活着就是为了获取这些基本的能量。当然,我们早已度过了那个阶段,现在很少有人还处于三餐不饱、食不果腹的状态了。

如今,很多人热衷于寻觅各种美食,这实际上是一种低级欲望的满足,追求的是一种口腹之欲,正所谓“食色性也”。然而,无论多么美味可口的食物,给予我们补充的都只是一种初级能量,它无法让一个人的思想得到升华。

高级的能量,在与高人的交流中获得。

人类的高级能量,需要与高人进行对话。你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必定有100本书早已为你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穷人往往阅读量太少,玩乐的时间太多,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你脑袋里的那点小聪明,就如同茶杯里的几片茶叶,而很多高人的才华,就像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林。很多大师,他们的思想精华都凝聚在书籍和文章之中,不阅读真的是太可惜、太浪费了。

未来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认知的竞争。不同认知水平的人,将生活在不同维度的世界里。高认知的人看待低认知的人,就如同人类看待蚂蚁一般。提升认知的唯一途径,就是要依靠与高人对话,学习和阅读就是与高人对话的最佳方式。

顶级的能量,从自我反思中获取。

列宁曾说:当一个人开始反思自己时,他将迈入伟大的起点!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衡量一个人的成长速度,就在于他花费多长时间发现自己之前的愚蠢。如果50岁才察觉到自己前半辈子的愚蠢,那就意味着50年才实现了一次成长迭代。如果这个月就发现了自己上个月的愚蠢,恭喜你,这代表着你一个月就取得了一次进步。愚蠢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愚蠢!

反思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把别人当作一面镜子,以此映照出自己的问题。

普通人喜欢听顺耳的话,就如同小孩喜欢吃糖,虽甜蜜却无益处。高手喜欢听刺耳的话,就如同大人喜欢喝茶,虽苦涩却能排毒。不要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自我”是自我成功的最大阻碍。

遇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坚定自己的想法;遇到与自己差不多的人,要对自己的想法持怀疑态度;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要否定自己的想法。

4、观念突破

观念带有阶级属性,你所认可的一切观念,皆是两千年来不断被灌输的结果。而我们若想迈向成功,就一定要突破观念的桎梏。

为什么你懂得诸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呢?

原因在于,那些看似有道理的东西,基本上没什么实际用处!

前段时间,我误进了一个博士群,看到群里有人在探讨:一滴水从极高的地方自由落体落下,砸到人会不会造成砸伤?或者砸死?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以及对阻力、重力、加速度等的计算纷纷出现,足足讨论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时,我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淋过雨吗?(哈哈)

群里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随后我就被踢出群了!

有文化真让人觉得有些无奈!

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人所学的都是有道理却没什么实际效用的内容,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道理学了一大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那些看似有道理的事物,基本没什么作用。而百分之一的高手,只学习有用的东西,不管其是否符合常规道理,最终他们成功了。说白了,道理是普通人学习的知识范畴,而高手基本不会按照常规道理行事。

那么,什么是有道理?什么又是有用呢?

例如:努力就会成功!

倘若努力就能成功,那农民伯伯应该是最成功的,要是努力就能成功,扫大街的阿姨也该是最成功的,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努力。我们的父母努力了一辈子,他们成功了吗?很明显,努力并非关键核心,把自己置于何处去努力才是重点!

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和一个开飞机的人,他们努力的程度或许并无太大差异,但一个小时之后,骑自行车的人累得够呛,仅仅从家里到达了上班的地点,而开飞机的人却已经从广州抵达了海南。他们的结果差距如此之大,你能说骑自行车的那个人不够努力吗?他或许已经努力到大汗淋漓,拼尽了全力。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一个错误的选择上拼命努力!

再比如:知识改变命运!

这句话我们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听起来很有道理吧?然而很少有人思考过这句话是否真的有用。考考大家一个问题,小学五年级的第一篇课文叫什么?你还记得吗?我相信没几个人能记得。

知识改变命运,可知识都快忘光了,还怎么去改变命运呢?只要是学过的知识,两到三年不看肯定会全部忘掉。那还怎么依靠它来改变命运?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从古至今,所有的成功者并非都是知识极其渊博或者学历非常高的人。很明显不是这样的。刘邦原本只是个混混,刘备只是个卖草鞋的,朱元璋只是个乞丐,显然他们的成功与知识并没有太大关联。

所以说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那究竟什么能改变命运呢?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三年不骑自行车,你会不会忘记怎么骑?如果让你十年不骑,你会不会忘记?很显然,对于会骑自行车的人来说,这辈子都忘不了骑自行车的方法,因为那是一种能力。

至此就明白了一件事,知识无法改变命运,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自身具备的能力,才能改变命运。因为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长在身上的能力一辈子都不会消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