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河西河东 > 第11章 暑假探友(2)

黄河西回到家的第一天,一直待在家里,同父母说了很多话,陪弟弟、 妹妹玩了一阵,好像他与他们几年没见面似的,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玩起来特别开心。

第二天,黄河西随父母到他家的自留地里干起了农活,仅用一天时间, 就把自留地里的农活干完了。

第三天,黄河西吃过早饭,换上一身干净衣服,骑上自行车,直奔高考复习学校而去。

他去华凯高考复习学校有两件事,一是看望恩师查德功,二是看望好友丁彦青。这两件事在他心里都很重要。

华凯高考复习学校在方圆大队,方圆大队在县城北边,距县城有五里之遥。县文教局为了让更多的中学生考上大学,便从全县挑选了三十余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方圆大队办起了高考复习学校,凡想继续考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都可以来复习学校学习。

凡是来复习学校学习的青年,都想通过复习多学点高、初中的文化知 识,到下次高考时考上大学。他们不在乎饭食好孬,也不在乎住宿条件好坏, 而是一心扑在学习上,每天早上六点钟开始学习,到晚上十点钟才离开教 室,有的学生回到寝室还偷偷地开夜车,甚至个别学生钻到被窝里还用手电筒照着看书,来此学习的莘莘学子开足了马力,铆足了劲,简直是在拼命学习。

丁彦青在第一次高考时,参加了体检,但最后没被录取,这一度使她痛苦不堪,情绪十分低落。不过,经过痛苦地挣扎和反思之后,她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她想到,自己没被录取,说明考分不到录取分数线; 参加了体检,说明自己的考分离录取分数线已不远了,说明比没参加体检的考生得分多,这证明她的基础还可以,要知道,她虽然教了几年学,但 毕竟只是个技校毕业生,从能参加体检这一点看,如果再下劲复习半年或一年的话,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很大。想到这里,她看到了希望,便不再痛苦, 并在心里说,我决不能泄气,失败一次算什么!只要兴考大学,我就豁出去, 就是参加三次五次高考,也不怕别人笑话,我非考上大学不可。

她拿定主意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父母得知她的想法后,不太同意。母亲劝她:“一个女孩家,上个班就行了,还考什么大学? 干啥不吃饭? 你考了一次,没有考上,也不是没参加过高考!你爸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让你当上了教师,你不安心教学, 非要再考大学不可,这样风险不小,如果再考不上怎么办? 如果校长不让你回去教学了该怎么办?”

她父亲也说:“你还想考学,这种精神和勇气可嘉,但长期请假,脱 离教学岗位在家学习,风险太大了,万一再考不上,就不好办了,不如边教学边看书,到时候,能考上大学更好,若考不上也有个退路。”

丁彦青听过父母的话,理解父母的心情,明白父母是为她好,可是, 她不想按父母的意见办。她想,高考制度不会变,今年甚至今后每年,都会兴高考,自己的年龄还不算大,社会上不少人说,近几年往届毕业生还允许参加高考,这政策多好啊!自己的总体条件还不差,有这么好的机会放弃了多可惜呀!人这一生,只要有机会,就不能轻易放弃,能拼就要拼,不拼就没有成功和胜利!黄河西考上了名牌大学,他也是靠学习和拼搏改变命运的呀!她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她暗下决心,要坚定不移地请假复习,为参加第二次高考打好基础。

丁彦青到北关小学,把自己的打算说给了校长。校长是个明白人,虽 然心里有点不高兴,但嘴里什么也没说,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正准备在家里下劲复习的时候,有人告诉她,县文教局在方圆大队办起了高考复习学校,那里的学习氛围很好,那里的老师都是教学的名角, 在那里学习提高得快,能学到很多知识,对高考大有好处。她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二话没说,就决定到方圆复习学校去学习。

丁彦青到方圆复习学校后,才知道老校长查德功被调到该校,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丁彦青在复习学校收到黄河西的信时,一看来信地址和熟悉的笔迹, 骤然眼睛一亮,明白是黄河西寄来的。她拿着信,如获珍宝,凝视着信件上熟悉而遒劲的字体,心里暖乎乎的,乐开了花。

高兴之余,她在心里暗暗说道:你呀,河西,还知道给我来信呀? 你还算够朋友。

实际上,黄河西的录取通知书一下来,丁彦青就知道了。当时,她真想去找他,与他分享成功的喜悦,再叙同事友情。可是,她仔细一想,又 觉得马上去找他有些不妥,还不知道自己能否被录取哩,人家考上大学已成事实,找人家去说什么呢? 他已不再是以前的他,他的地位陡然发生了变化,身价升高了,而她仍是原来的她,若去找他,某些人包含他会对自己怎样看呢? 自己以前爱慕他,甚至偷偷地想过是否嫁给他,现在还能那样想吗? 原来的关系格局已被打破,就算自己现在愿意嫁给他,人家愿意与否还得另说哩,可不能剃头担子一头热啊!如果自己也考上了大学,去找他还差不多!恋爱乃至婚姻都是有条件的!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多数人都有一个标准,首先要看对方与自己般配与否;其次,才是看关系和感情, 况且,关系和感情会随着一方的地位变化而变化,全靠关系和感情走入婚姻殿堂的少之又少。现在自己仍是一个工人身份的教师,怎能鲁莽地去找他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不去找他。直到三月底,她也没被录取。 于是,她索性连信也没给他回。

当时,她虽然没去找他,但心里一直没有忘记他。她没有看错,在良 玉公社南片联办中学教学的时候,就发现他不是等闲之辈,他有骨气,才华出众,心地善良,只是当时的形势不利于他而已,一旦有了机会,他定能脱颖而出。正因为这一点,她曾考虑过是否嫁给他的问题。第一次高考, 他一举成名,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验证了她当时的看法。在她知道自己不能被录取的时候,她想到了他。在她决定请长假潜心复习的时候,她也想起了他。有几次,她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心里想着他, 不断地问自己,如果在良玉公社教学时,提出与他订婚该是什么结果? 若是当时与他订婚该有多好!她曾经做过好几个梦,每次做梦,都会梦见他。

过了一周,丁彦青又收到了黄河西寄来的第二封信和几本高考复习资料。

她看过信后,拿着复习资料,回味着他在信中说的每一句话,知道他仍挂念着她,而且对她非常思念,这让她心里热乎乎的,差一点没掉下泪珠; 特别是他在信中说,待他放暑假后,一定来复习学校看望她,这使她无比激动,力量倍增。

她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他放假的大体时间,渴望着早日见到他。

在丁彦青看来,这一沓复习资料,对她考学有很大帮助!他在信中对她说的话,给了她无穷的力量。他是她学习考学的动力,他在激励着她去拼命学习,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她一定能考上大学。

她听复习学校的老师讲过,本年的高考在七月份进行,如果是这样, 离第二次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她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力争在第二次高考时被录取。

黄河西十点左右路过华凯县城。他对县城虽说不上十分熟悉,但也不算陌生。他离开华凯县才短短半年时间,但他这次进县城,与以往任何一次进县城的感觉都不一样,县城的楼房没有变,道路没有变,树木也没有变, 但他的身份变了,他变成了一名响当当的大学生,这里成了他的故乡。

黄河西一路打听,不多时便来到了方圆大队,并很快找到了复习学校。 黄河西走到学校门口,恨不得马上进去找到丁彦青。当他抬脚要往里走时,却被门卫叫停了。

“欸,同志,你有什么事儿? 来找谁?” 门卫看了他一眼,问道。

“老师,我是查德功校长的学生,我是来找查校长的。”黄河西觉得这样回答比较合适。

“不巧啊,查校长今天到县文教局开会去了。”门卫解释道。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黄河西问。

“会期一天,有可能傍黑回来吧。”门卫回答道。

“那我先找丁彦青。”黄河西马上改口说。

“丁彦青?”

“对,我与她是同事,现在她在这里上学,我找她有点事儿。”黄河西看着门卫说。

门卫又瞅了他一眼,说:“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一般白天不准学生会客,你若有事儿,可写张纸条留下,我转给她,学校有严格的规定,必须遵守,你现在不能进去!要不,你叫校长写张纸条,我见到校长的纸条也可以放你进去。”

“老师,我见她是真有事儿,恐怕留个纸条说不清楚,我大老远跑来了, 得见她一面!若在这儿等着她,什么时候能见到她呢?” 黄河西看着门卫的脸问。

“离高考时间不长了,学生们都在拼命地学习,这时候可不敢让他们分心!”门卫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话,而是这样说道。

黄河西沉吟片刻,然后自语道:“学校管得严,对学生学习有好处; 我虽然急于见丁彦青,但也不能违犯学校的规定;我很多天都想见她了, 好不容易才等到放假回来,今天骑自行车走了十多里路赶来,如果见不到她就返回去,那太扫兴了,她知道后也会不高兴,怎么办?”

“喂,同志,你不能一直在学校门口站着,要不你就写张纸条,我保证交到她手里。”门卫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

“好吧,我写张纸条吧,烦劳老师您一定今天交到她手里。”

“放心吧,这一点儿我肯定能办到。”

黄河西向门卫要了一张信纸,并向他借用一支笔,在学校门口摆放的一张木桌上,沙沙地写开了。转眼间,黄河西就写了几行字。写完后,他简单地折叠一下,就交给了门卫,并说:“老师,请您费心,今天一定交给她。”

“没事儿,你放心吧,今天晚上十点之前,她肯定能见到它。”门卫接过纸条,也不看上面写的是什么,便把它夹在一本书里,然后对着黄河西说。

黄河西离开学校门口,无事可做,便在村边徜徉。他想,今天好不顺利呀,查校长开会去了未能见到;又不能马上见到丁彦青,等了半天,仅给她写了一张纸条,而且到晚上她才能看到;如果现在返回家去,今天就白跑二三十里路,若晚几天再来见她,他实在等不及,那太折磨人了!他不能就这样返回去,今天必须见到她和查老师!怎样才能既不违犯学校的规定,不影响她的学习,又能见到她呢?

他突然想起,门卫刚才说过,今晚十点钟前她肯定能见到他写的纸条。 他认为,她见到纸条肯定会出来找他。

他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欢喜,并横下决心,坚决在这里等她,不管等多久,今天一定要见到她。

他抬头看看天空,见太阳即将转到正南方向,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

他骑自行车又回到县城,找到一家小食堂,买了两个馒头,没配任何汤和菜,便干吃了下去。

在吃饭的时候,他想起许多往事:高中毕业那天晚上,与宫殿柱、秦 志帅、任朝阳、史向前等同学在大众食堂喝酒;他一连跑几个门店为奶奶找鱼,结果空手而归;他给县水利局送砖时,与局办公室主任吵架;高中毕业时与唐荷花约会,他们互赠纪念品;高考体检时,与丁彦青相遇。他还想到了杨汉杰等老师和宫殿柱、秦志帅、任朝阳等同学,当然也想到了 黄河东、王为国、魏国忠、祝光明等人。今昔不同,他成了响当当的名牌大学生,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大约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他又返回了方圆大队。

他知道离晚上十点钟还有好几个小时,时间虽然不短,但他不舍得离开这里。为了打发时间,他便骑着自行车在方圆大队转了两圈。

方圆大队是全县有名的红旗大队之一,其农业生产搞得很好,也是下乡知青的一个驻点。该大队西侧有一条南北通衢大道,北侧是一条东西河流,河堤上柳树成荫,灌木丛生。夏秋之际,河堤外的庄稼一望无际,碧 波荡漾,秀色可餐;堤内的河水时涨时落,时清时浊。人若在大堤上行走, 一派如画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使人感到空气清新,馨香浓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陶醉其中。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县文教局之所以把复习学校选定在这里,也可能是因为这里风光旖旎、安静无哗吧。

黄河西骑着自行车走走停停,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想着丁彦青,考虑着见到她说些什么。

红红的太阳坠入西边的丛林中,社员们陆续收工,农家小院里冒出袅袅炊烟,黄河西看天色已晚,便回到复习学校附近。

他不想让学校的门卫再看见他,便在校门对面不远的一个地方坐了下 来。他坐在那里,盯着学校的大门口,盼望丁彦青早点出现。他坚信丁彦青见了他写的纸条,一定知道他没走,一定会出来找他。

黄河西听说,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校内有十几个教室,有五百多名学生,校园内有食堂和宿舍,可解决学生的学习和食宿问题。

黄河西坐着,可以看到校门,也可以看到校内的部分教室。他看着不 远处的校门和教室,感到这所学校犹如一座神秘的宫殿,他知道,这座宫殿的某一片房顶下面,有他的朋友丁彦青。现在,丁彦青见到他留的纸条了吗? 她可能已见到了纸条,但无法走出校门,不能马上来找他;也可能还没有见到纸条,根本不知道他已经来多半天了,不知道他在门外望眼欲 穿地等着她,她还正埋头学习哩。

门卫一直站在校门旁,恪尽职责,严格盘查欲进学校的人员。

校内静悄悄的,看不见一个人,若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学校里没有人哩。

黄河西看到这些,顿生感慨。他暗自说道:上大学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多少人为了考上大学,在这里自我约束,拼命学习,这是好现象,值得赞赏!

祝愿这些学子,早圆大学梦。

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黄河西在校门外时而徘徊,时而驻足,但他一 直盯着校门口,盼望丁彦青早出现。

黄河西没吃晚饭,感到肚子有点饿,是去找个地方吃饭呢? 还是一直在这里等她? 他若离开,她出来找不到他该怎么办? 几个问号浮现在他的脑海。

黄河西抬头看看天色,天上没有月亮,但天空如洗,深邃而湛蓝,无 数颗星星像发光的宝石一样,镶嵌在天幕上,一闪一闪地发着光,犹如神童在调皮地眨巴眼睛,窥视着人间。黄河西发现,方圆村街上的人影已经稀疏,空气渐渐变凉,村庄安静下来了。

“天已不早了,估计她快下课了,我不能离开,一定要等到她下课。” 黄河西自言自语道,“我相信,只要她见到纸条,肯定知道我没走开,一 定会出来找我的。”

黄河西饥肠辘辘,肚里咕噜作响,但四周却静悄悄的,学校门口没有人影,整座学校没有一点声音。

突然,学校里传来一阵清脆的钟声,钟声打破了四周的宁静,既而, 学校里传出乱哄哄的声音。他一惊,接着马上明白过来,意识到她下课了, 便向前走了几步,睁大眼睛,盯着学校门口。

蓦地,学校门口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只见她手里拿着一本书,在门口站住,东瞅瞅西望望,像是在找人。

她是谁? 是不是丁彦青? 校门口悬挂的电灯散发着疲惫而昏黄的光, 光线照着她,显出了她身体的轮廓。

黄河西从那人身体的轮廓辨认出,此人正是他苦苦等待的丁彦青。他 眼睛一亮,喜上眉梢,精神倍增,恨不得一下子扑上去把她紧紧地抱住。 他在心里说,我就知道她会出来找我!

“彦青,彦青!”黄河西一边大步流星地向她奔去,一边低声喊着她。

丁彦青看见了他,眼睛一亮,面带微笑,一溜小跑地来到他面前。她伸出一只手,想拉他,但又马上把手缩回去了。

她看着他,微笑着说:“刚见到你写的纸条,我就知道你不会走!”

“刚下课? 累不累?” 他看着她的脸庞,关切地问。

“主要是作业太多,学习时间太长,心理压力大,不过,我现在太高兴了! 一见到你,一点也不觉得累了!”丁彦青说罢,脸上飘过一抹红霞,欲说还休。

黄河西看了看她,见她消瘦了许多,显得身段更加苗条,便在心里说, 看来她下了很大功夫,她不是来休闲的,而是来拼搏的;她有上进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觉得,她是一个有志气的姑娘,与他有着相同的性格特征,因而, 她更加可爱,更加漂亮。

丁彦青喜笑颜开,心花怒放,但有点紧张,言谈举止不太自然。她有很多话要对他说,可见了他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看看他,发现他正盯着自己,她和他四目相对,好像要把目光插入对方的肌体,又好像要把对方摄入自己的眼底,存到体内。片刻之后,丁彦青的目光从他身上挪开。她知道,他和自己的关系很微妙,除了同事之间的友谊之外,还有点别的意思, 他来这里不单是见她一面,也不是专程来看望查校长,顺便见见她。

“你什么时候来的? 吃晚饭了没有?” 她关切地问他。

“吃过早饭从家里出发,临近中午来到这里,门卫不准我进去见你, 只让我给你留了张纸条。”他停顿片刻又说,“我晚上没有吃饭,一直在门口等你了,现在还真有点饿。”

“哎呀!你咋恁傻呀? 到现在还没吃晚饭,饿坏了吧?” 她既惊讶又心疼,嗔怪道。

“不要紧,一会儿再吃吧,见到你,一高兴就忘饥了。”他深情地望着她那消瘦而俊俏的脸庞,半开玩笑地说。

“你在这里等着,我回去给你买点吃的,有些男生下了晚自习爱吃夜宵,学校食堂现在还有值班的人,学校里人太多,你去不方便。”她一边说, 一边转过身,向学校里走去,但刚迈出两步,便又停下来,回过头嫣然一笑, “我一会儿就回来。”

“嗳,嗳,你还没走呀? 是啥当紧事让你等到现在? 刚才你不是见到她了嘛!天可是不早了呀!”让黄河西写纸条的门卫看见他,没好气地说。

“有点当紧事儿,很快就办完,我一会儿就走。”黄河西回答。

仅有五六分钟时间,丁彦青便用手绢包着一兜东西回来了。她气喘吁吁地说:“给,三个馍,两个鸡蛋,你快把它们吃下去!”

“好家伙,你想撑死我呀?” 他戏谑道,“不能在这儿吃吧,刚才门卫 还叫我走哩。”

“谁让你在这儿吃了?” 丁彦青停顿片刻,嗫嚅着说,“学校里边不能去,学校有规定;寝室里人多,说话不方便。”

“欸,我白天转了两圈,见河边的大堤上挺好哩,要不,我们到那里 坐会儿去?” 黄河西说。

丁彦青瞟了他一眼,心说,他把晚上坐的地方都看好了,看来,他是有备而来,有话要说,如果不跟着他去,他肯定不高兴;他这样,正合吾意, 我也很想跟他好好说说话。于是,她诡秘一笑,说:“恭敬不如从命,听你的, 我的大学生先生。”

“我是先生吗? 我是谁的先生呀? 农村里称医生、大夫为先生,可我不会治病呀!我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也不是某位女士的先生,你怎么称我先生呢?” 黄河西高兴,见了她言笑嘻怡,谈笑风生,不觉对她贫起了嘴。

“你呀,刚见面,还没说几句话哩,就想占人家的便宜。”她娇嗔地说。

黄河西在前,丁彦青随后,他们向河边大堤的方向走去。

刚走出几步,丁彦青好像想起了什么,便停住脚步,招呼前边的黄河西:“欸,河西,你见查老师了吗?”

“上午我问了,查校长不在学校,门卫说他到文教局开会去了,时间 一天,今晚不一定能回来。”黄河西答道。

“咦,你不知道,我刚才去买馒头的时候,看见查校长的办公室里亮着灯哩,估计是他开完会又回来了。”丁彦青说完,停顿片刻问道,“查校 长十一点之前没有休息过,现在才十点多一点,你今天见不见查校长?”

“查校长在学校? 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黄河西有点惊讶,想了想, “也可能是我在河边大堤上溜达的时候,查校长回来了;既然查老师在办公室,现在天还不算太晚,趁他还没休息,我得看看查老师,查老师对我有恩,若不去看他,我心里过意不去!彦青,我现在先去看望查老师,你领着我去吧,见过查老师后,咱们再出去说话。”

“好吧,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合适!走,我领着你去。”丁彦青说完,就 转过身,向回走。

因为不是上课时间,再加上丁彦青向那个门卫解释了几句,他们顺利通过了校门,径直向查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他们走到查校长办公室的门口,丁彦青轻轻敲了两下门,然后,甜甜地喊了一声:“查老师。”

“谁呀?” 室内的查德功问道。

“查老师,我是彦青,你看谁来了。”丁彦青答说。

“彦青呀? 来了,我给你开门。”查德功在室内说道。

“河西什么时候来了? 快进来!快进来!”查德功打开门后,看见黄河西,既高兴又惊讶,笑容满面地说。

双管日光灯把室内照得如同白昼,室内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查德功面带倦容,但见了黄河西和丁彦青,精神了许多。他给丁彦青、 黄河西每人倒上一杯茶,然后,坐下来与他们说话。

查德功先后问了黄河西、丁彦青一些情况,他们分别做了回答。

“河西,你的脸变白变光了,有大学生模样了,江南水土好,空气湿润呀!”查德功看着黄河西说。他稍微一停,又笑着说:“一年土,二年洋, 三年过来不认爹和娘,河西呀,你才上了半年大学,三年以后你可不能不认你的爹娘啊!”

“查老师,我不会不认我爹我娘,退一万步说,我就算不认爹和娘喽, 也不敢不认查老师您呐!”黄河西清楚查老师是在与他开玩笑,便笑着说。

“这还差不多,算你不忘本,还算有点良心!”丁彦青笑着插言道。

“彦青学习很投入,基础也不错,现在离高考时间不长了,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彦青要劳逸结合,到时候不要怯场,我估计今年你能考上。” 丁彦青一说话,查德功便把话题转到了她身上。

“多亏查老师关照!”丁彦青看了查德功一眼,说。

“我帮你什么忙了? 无非是让你进了重点班,让你坐了个好位置,这 算个事儿嘛?” 查德功看了看丁彦青,说。

“这就领情不过了!”丁彦青接话道。

“欸,河西,你来之前是不是与彦青约好了?” 查德功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看看黄河西,又看看丁彦青,问道。

“我是来看你们俩的。”黄河西没有正面回答查德功的问话,而是低声慢语地说道。

丁彦青诡秘一笑,把脸转向门口。

“彦青河西呀,我们仨曾经是同事,河西念初中的时候,是我的学生, 彦青现在算是我的学生吧;在良玉公社南片联中的时候,有人说你俩偷着谈恋爱,当时我没过问,不知道有没有那回事儿? 现在河西是名牌大学生了,你要多帮助彦青!彦青考上学问题不大,你俩要多联系、多沟通,我 盼着喝你俩的喜酒哩!”查德功说罢,自己笑了。

“谢谢查老师!”黄河西笑了笑说。

丁彦青脸上飘过一抹淡淡的红霞,头向下低了低,没有说话。

“现在十点多了,又是晚上,河西今天不要回去了,明天再回去!有几个教师今晚没课,不在学校住,河西今晚就在他们的住室里休息吧,过 一会儿我给那里的老师打一声招呼,到时候河西直接过去睡就行了。”查德功对着黄河西说。

“好吧,查老师,又给你添麻烦了。”黄河西也没打算今晚离开方圆村, 心里一直盘算着晚上的住宿问题,听查德功这么安排,他心中一阵欢喜, 心说:“知我者,查老师也。”

“河西,你不用客气,咱俩谁跟谁呀!我们是最亲密的师生啊!”过 了片刻,查德功看了看黄河西,又看了看丁彦青,好像一位心理学大师一样, 一下子看透了他俩的心思,便说道,“现在天还不算太晚,我还有点事儿,你俩出去走走吧。”

黄河西听后,在心里说,查老师像看过《奇门遁甲》一样,如果走来 一个人,什么也不用问,只看他一眼,就知道他是做什么的,来此有何目的, 这不,我和彦青正想出去转转哩,还没等我说出口,查老师就替我说出来了, 查老师看透了我俩的心思。

黄河西、丁彦青从查德功的办公室出来,又向村北河堤的方向走去。 他俩很快就来到了村北边的河堤上。

河堤上的垂柳变得一片模糊,但可以看到眼前的柳丝在微风中飘荡; 大堤外侧的庄稼悉窣作响;空气湿润清凉;藏匿在地下的蚯蚓不时发出几声动听的鸣叫;大堤内侧的河水静静地流淌;西边一里之外的公路上,不时有南北走向的汽车的灯光在缓缓移动;四处飘来瓜果的香味;这里像仙境一样,美极了!

黄河西和丁彦青一边走一边说话。他们走走停停,最后在河堤内侧的半坡,找到一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了。

他们背后是河堤顶部的道路,左边有一棵碗口粗的柳树,河套内全是黑乎乎的灌木丛,前方二十米远,就是半槽缓缓向东流动的河水。

他们选定的位置很好!这里离方圆村仅有半里地远,是既安全又安静的地方;他们距堤顶仅有两三米远,若有人从大堤上走,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而看不到他们的正面;左边的那棵柳树,正好可以倚靠;前边有静静流动的河水,显得更有诗情画意!如果是白天,他们肯定到河边漫步, 这是晚上十点多钟,他们不打算到河边去。

丁彦青把手中的书本放在柳树旁,让黄河西坐在上面,而她自己却坐在柳树旁的地上。

黄河西有点过意不去,忙说:“不中,你坐,你坐书上,我坐地上, 我不要紧。”

“你坐吧,你是大学生,我才不怕哩!你坐在我的书上,我心里高兴!” 她低声对他说。

“我不忍心呀,你是女的,我是男子汉,男子汉大学生更应该绅士一点嘛,女士优先,有好事了先让给女士。”

“我已经坐在地上了,你快坐下来吃点东西吧!”她说着,拽了他一下。

黄河西只好坐在书本上。他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感激? 是激动? 是朋友间的友谊,还是恋人间的情爱? 他一时不好确定,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便顺口说道:“谢谢,谢谢!”

“哎呀,你跟以前不一样了,有点像城市里的人了,跟我说话这么客气? 这用谢我吗?!你别说话了,赶紧吃吧!”她说着话,把一个水煮鸡蛋塞到他手里。

他把鸡蛋握在手里,感觉它还有点温热,不但暖在手上,而且暖在心里,一股温流在他心中流淌。

“我吃,你也得再吃点,来,咱俩一人一个。”黄河西说着,拿起另一个鸡蛋放在她手里。

“我晚上吃过饭了,还不饿哩,你赶快吃吧!饿坏了没有?”

“不行,你不吃,我也不吃,就算你陪我吃吧。”

“好,好,我也吃一个。”

他们一人吃下一个鸡蛋。在她的催促下,他拿起一个馒头,大口吃了起来。

“学习很紧张吧?” 他一边吃,一边问她。

“当然了!每天六点钟开始学习,到晚上十点钟才下自习,中间只有吃饭的时间,时间安排得太紧了。不过,来复习的学生都不怕紧张,都是拼命地学习,一心想考上大学,有的学生天不亮就起来学习,学到晚上 十一二点才休息。”

“这样好!考大学不是靠碰运气,而是凭实力,凭真本事!不下苦功夫学习,根本考不上!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如愿考上学。这里的学生如此刻苦用功,到高考的时候,考上的人不会少喽。”黄河西说道。

“谁知道呢,也可能吧;恢复高考制度后,才考过一次,这里也是第一年办复习班,效果究竟咋样? 能考上多少? 现在都是未知数,只有考过之后才能知道。”丁彦青说。

“你觉得咋样? 提高不少吧?” 黄河西暂停咀嚼,把脸转向她,问道。

“我在这里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有较大提高,但要说提高多少,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现在,光觉得自己的知识少,对考大学有决心,但没有把握;我要是像你一样就好了,一肚子才华,考啥都不怕,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上了名牌大学。”她说道。

“你挖苦我哩不是? 我有什么了不起!天下好汉多得很!高手如林呀,第一次高考就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与人家比我算个啥呀?” 黄河西不完全同意她的说法,便谦虚地说。

“你不能与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比,而我也不能跟你比呀!我要是能考上像你上的大学,就算烧高香了。”

“你去年就参加了体检,说明考分已到体检分数线了,有了一定的基础, 今年你又来这里复习,刚才查老师说过,‘根据你现在的情况,考上学应该没有问题’,我也这么认为,今年你能考上!”

“但愿吧!不过,我有点底气不足,心里没有谱,要知道,我可是技校毕业呀,没有读过高中,如果不到这里来复习,高中的知识我懂得真不多。”

“你要有信心,虽然你有劣势,但也有优势。你有第一次高考的基础, 今年又在这里复习几个月,你还教了几年学,这些优势,别人不一定都有。”他停了一下,“你不要自卑呀!技校毕业怎么啦? 前几年,技校是随便上的吗? 一般人还上不了技校哩!只有父母吃商品粮的学生才有资格上技校,当时,我就没有这个资格,如果当时我能上技校,那还不一蹦三尺高啊!依我看呐,考学不是看高中毕业还是初中毕业还是技校毕业,关键是考生掌握多少知识,功底怎样? 考上考不上,在于知识面的宽窄,水平的高低,答卷能力的强弱。去年,良玉公社有一个初中毕业的临时工,一 下子考上了研究生;苏联作家高尔基,根本没读过大学,却成了着名作家、 世界大文豪。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心,下到功夫,肯定能成功!你也不要怯场,说不定还能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哩。”

“算了吧,我哪有恁好的运气!”她不以为然,没有顺着他说。

“彦青,如果我是你,非考上好大学不可,不考上好大学决不罢休! 现在兴考试多好啊!有本事尽管使,谁也不用求,‘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靠自己的本事上大学,心里多气势啊!”

“你说得真好!我举双手赞成!”丁彦青顿了顿,又说,“可是,我不是你呀,我哪有你那气魄和本事? ”

“我才稀松哩,全靠功夫和毅力;只要你下到功夫,有毅力,弄好喽可能比我还强哩!”

丁彦青未置可否。

黄河西一边与丁彦青说话,一边吃馍,不知不觉中已把三个馒头吃进了肚里。

丁彦青见他把馍吃完了,便问:“你吃饱了没有? ”

他笑着回答:“这馍又香又甜,快把我撑死啦。”

丁彦青笑道:“你太夸张了吧!撑着你倒不至于,不过,你吃饱了就好。”

她说完这句话,他俩都笑了。

过一会儿,黄河西对着丁彦青问:“彦青,今年多大了?”

“我们不是同岁嘛?” 丁彦青反问。

“哟嗨,你知道?” 黄河西又问。

“那年,在你村东头的大堤上,我俩论过呀!”

“好记性啊!”

“才多少天? 谁还能忘喽? ”

“你姐干啥?” 黄河西又问。

“我姐姐还在商店当营业员。”丁彦青答道。

“她订婚了吗?” 他又问。

“你什么意思? 管我姐订婚不订婚干啥?” 丁彦青没好气地说。

“不让问问? 问问都不行吗?” 黄河西低声笑笑,说。

“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可她一个都看不上,她相中了一个小车司机, 俩人谈得火热,说非那个司机不嫁,我爸妈都不同意,因为这事儿,家里闹得别别扭扭。”

“你爸妈的意思是啥?”

“我爸妈想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可那个司机死活不愿意到我家当上门女婿。”丁彦青声音低沉地说。

“彦青,刚才查老师说的话,你听明白了没有?” 他问。

“咋没听明白。”她答。

“查老师打算喝咱俩的喜酒哩!”他说。

她没吭声。

“你谈对象了吗?” 他又问。

“你上了名牌大学,追你的人肯定不会少喽,你的女朋友在哪? 是做什么的? 也是大学生吧?” 她不但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反而又问起他来。

“我有女朋友了!”

“真的? 她在哪? 叫什么?” 丁彦青慌了,马上追问,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真的,她是未来的大学生,长得很漂亮,现在还在学习,准备参加今年的高考。”黄河西不紧不慢地说。

“她是哪村的? 在哪上学? 叫啥? 多大啦?” 她又一连几问。

“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叫丁小姐,今年二十三岁。”黄河西说罢, 自己先笑了。

丁彦青一下子反应过来了,一颗吊起的心放了下来。她用手轻轻打了他一下,笑道:“你就会耍弄人!”

“彦青,好几次我都想对你说,我很喜欢你!答应我,我们订婚吧!刚才,查老师不是给我们牵线了嘛!”黄河西说出了想说的话。

“我不愿意,你是大学生,我是一个小工人,不般配呀。”丁彦青笑着说。

“你不愿意? 那我可是有法子叫你愿意呀!”他小声笑着说,“要不, 我来个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

“去你的!谁让你先斩呀? 谁让你煮熟呀?” 丁彦青低声笑道。

“彦青,我不是开玩笑哩,我是认真的,你什么态度? 说个囫囵话,干脆点!”黄河西让她表态。

“河西,在联中教学时,就有人说咱俩的闲话,可能是咱俩在大堤上说话的事被人知道了;咱俩认识也有几年了,彼此也算了解,你说出了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你这样做,是看得起我,我烧高香了,我真有福!我感谢你!”丁彦青动情地说。

“感情这东西很微妙,不是对随便一个人都能产生的,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我早有这个意思了,只是以前条件不成熟,没法开口;今天就算我向你求婚吧,你愿意,是我的福气,是我应该感谢你!”黄河西激动地说。

“来,拉钩吧!就是像小孩在一起玩时,说定一件事情,就把食指弯成钩子状,然后,两个人的食指互相勾住,再把两个拇指对住用劲按一下, 最后再拉一下钩那样,意思是事情就这么定了,都不要反悔呀!一百年都不变!”丁彦青心花怒放,高兴地说。

“拉钩? 好啊!我不但愿意拉钩,我还想拉手哩!我还想……”黄河西亦庄亦谐地说。

“欻,河西,咱俩到底谁大?” 她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问道。

“你忘了? 在我村的大堤上,咱俩就论过大小,我大!你以前一直喊我哥嘛,我也一直称你为妹,咋了? 后悔了? 想耍赖!”黄河西低声笑道。

“谁忘了? 那是我高姿态让着你哩!现在咱正儿八经地论一论,咱俩 是同年同月生,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丁彦青不依不饶,想弄清他俩究竟谁大。

“我是八月十七日出生,你呢? 是八月几日出生?” 黄河西先说出了自己的生日,也想知道她的生日,便问道。

“你还真比我大几天哩,我是八月二十八日出生,我这是实话实说, 你可不能为了当哥哥故意说谎呀!”丁彦青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你看看,我比你大十一天哩!叫哥吧,这一辈子,我当哥当定了!” 黄河西停顿片刻,“我就算再想当哥,也不会故意说大呀!这是我的真实生日,不信,到时候你问问俺娘!”

“以前,我喊过你‘哥’,以后,就是你再大,我也不喊你‘哥’了!” 丁彦青顺口说道。

“那你该喊我啥? 难道喊老公?” 黄河西低声笑笑。他没忘记刚才说的拉钩的事儿,“你不是要拉钩嘛?来,拉钩,以后喊老公!”

“慢!”丁彦青轻轻拍他一下,说。

“怎么? 不拉了? 想变卦?” 黄河西问。

“河西,我问你,假设,我说的是假设,让你到我家当上门女婿,你 干不?” 丁彦青问道。

“真正的爱情是不讲任何条件的,彦青,如果你爸妈让我去你家当上门女婿,那我就当!”黄河西毫不犹豫地说。过了片刻,他又说:“当上门 女婿有啥不好? 有人管吃,有人管住,还有美女陪着睡觉,多美的差事呀!我会不愿干?” 他说完,自己哧哧笑了。

丁彦青又轻轻拍了他一下,问:“那你的家人会同意?”

“我的父母都很开明,我还有一个弟弟哩,我估计,他们不会反对, 会支持我!”

“还有,我要是考不上大学哩? 要是什么也考不上哩?” 她又问。

黄河西答道:“我觉得你能考上,退一步讲,你考上大专中专,甚至连中专也考不上,你就是一直当小学教师,我也照样娶你!”

丁彦青没有接话,却慢慢地把头放在他的肩膀上。

黄河西没再提拉钩的事儿,而是往怀里拉了她一下,接着,抱住了她。 她不但没有挣扎,而且还顺势倒在他的怀里,并紧紧地贴住他。

他们不吭也不动,静静地享受着对方给自己带来的爱和温暖,心里甜如蜜糖。

就这样,过了好几分钟。

突然,黄河西在丁彦青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丁彦青什么也没说,下意识地摸了摸被他亲过的地方。

黄河西得寸进尺,又拉又拽,让丁彦青与他对着脸,骑坐在他的双腿上,然后,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

她被他抱得紧紧的。过了一会儿,他的一只手在她背上抚摸。

他们穿的是单衣,她和他都感到了对方的体温,彼此可以听到对方的呼吸和心跳。

他的嘴在她脸上移动着,亲了她的额,亲了她的眉,亲了她的腮,亲 了她的鼻。

丁彦青没有躲闪,不声不响,静静地享受着这些。

他的嘴移动到她的嘴边,正要亲吻她;她也清楚他要干什么,也做好了准备,眯上双眼,等待甘霖的降临,享受他的亲吻。

这时候,堤面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有人!”丁彦青听到脚步声,忙睁开双眼,转过脸,隐约看到一对青年男女由东向西走来,便轻轻挣了一下说。

黄河西松开了抱着她的手臂。

丁彦青赶紧从黄河西的腿上下来,与他并排坐下。

那对青年男女走到他俩背后的堤面上时,一个劲地朝这边看,显然, 他们发现了他俩,并想看清他俩在干什么。

那对青年男女拉着手走过去了,但丁彦青仍一动不动,沉默不语, 显然,受到惊扰后,她有了顾虑。

黄河西大概是看透了她的心思,便问:“刚才过去的那对男女,是不是复习班里的学生?”

“我看着像,很可能是。”丁彦青顿了顿,“复习学校的人很杂,有民办教师,有回乡知青,也有年轻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的年龄也参差不齐。”

”刚才那对男女到哪里去了? 是不是钻进树林里了?” 黄河西问道。

“看你操多少心!管人家干啥?” 丁彦青轻声斥责道。

“现在有几点?” 黄河西问。

“十一点左右吧。”丁彦青答道。

黄河西看看四周没人,上身动了动,说:“我方便一下去。”

丁彦青明白他的意思,没吭也没动。

他走出八九米远,在一片树丛前站住,然后,褪下裤子,对着下方黑乎乎的树丛撒起了尿。他已憋了一大泡尿,刚才不顾解手,到实在憋不住了, 才来解手。现在,他居高临下,尿流如瀑,像水枪一样地射向下边的树丛。

蓦地,树枝一晃,从树丛下爬出两个人来,一个人嘴里发出噗噗的声音,另一个人则用衣袖擦着脸。

“谁,干什么的?” 黄河西被吓了一跳,便大声喝问。

那两个人什么也没说,而是不顾一切地钻入小树林。

“怎么了? 你怎么了?” 丁彦青听到他粗声粗气地喝问,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边向他走来,一边问道。

“我不知道下边有人,可能尿了他们一身,甚至尿到了他们头上,我听见一个人噗噗地直吐。”黄河西说道。

丁彦青感到很可笑,但不好意思笑出来。她走到黄河西身边说:“天不早了,要不咱回去吧,过了十二点,学校的门就不好进了。”

黄河西不舍得回去,便说:“慌啥哩? 你没看见有的人才来嘛!再坐 一会儿吧,好不容易才有这样的机会,这里的环境多好!”

丁彦青没有吭,算是同意了。

黄河西把丁彦青拉到刚才坐过的地方,不由分说,一下子抱住她,并急不可待地亲吻了她。

丁彦青积极配合,也搂住了黄河西,不躲不闪,让他尽情地亲吻。

天上的星星在眨眼,地下的蚯蚓在欢唱,他们的嘴巴发出啧啧的吮吸声。

黄河西忙活了一阵,抬起头,换了一个姿势。他的左胳膊圈住她的脖颈,右手放在她的胸前。

丁彦青半倚半躺,没有阻止他的手。

不大一会儿,丁彦青像失去了筋骨一样,瘫软在他怀里,并发出低微的呻吟声。

黄河西得陇望蜀,有点冲动,他的右手从上向下移动,企图钻过她的腰带继续下行。

丁彦青理智的堤坝还没有溃塌,她赶紧用一只手抓住他那只向下移动的手,上身离开他的怀抱,坚定地说:“不!”

黄河西晃了晃她,说:“你刚才不是说同意嫁给我吗? 我们订婚了。”

“我们只是口头订婚,就算正式订婚,也不能寅吃卯粮。”丁彦青的态度很坚决,没留半点余地。

黄河西把右手拉出来,向她两腿的交会处伸去,但手还未到达,就被她用力推开了。她声音虽低,但口气坚定地说:“这也不行!”

黄河西没有再坚持,而是笑着说:“好,好,听你的!”

丁彦青整整衣衫,捋捋头发,说:“咱走吧,有点凉了,天不早了, 再不回去,就进不去学校的门了。”

黄河西意犹未尽,不情愿地说:“那走吧。”

他们走上堤顶,见前后无人,黄河西再次抱住丁彦青,又深吻了一阵, 然后,向学校的方向走去。

“累不累? 我这一来,给你添麻烦了,耽误你学习和休息了。”恢复平静的黄河西说。

她轻轻摇了摇头,说:“你这次来,不但没耽误我的学习和休息,而且对我有很大帮助,你来得好!来得及时!很有价值!”

“真的吗?” 黄河西笑着问。

“你不仅看望了查老师,还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力量和勇气,对我的学习和考试都会有好处,我们还……”丁彦青没好意思把话说完整。

“我们还订了婚,还亲热了半天。”黄河西补充道。

“看你,非得说出口来。”丁彦青娇嗔道。走了几步,她又问道:“你今天收获不小吧? 高兴了吧? 你该满意了吧!以后可不能没良心呀!”

“我高兴!我满意!只是……”黄河西说了半截,没往下说。

“只是什么?” 丁彦青忙问。

“只是没能冲过你那道封锁线,下次吧。”黄河西说完,低声笑了。

丁彦青当然明白他话中的意思,马上说:“去你的!绝对不允许寅吃卯粮!”

“欸,我今天吃的是寅粮,没有吃上卯粮,不叫吃卯粮就不吃,那看看卯粮也不行? 摸摸卯粮也不中?” 黄河西戏谑道。走了两步,他侧过脸, 对着她低声说:“不让吃卯粮,这不是一边堆着粮食,另一边饿着人嘛? ”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度字,把握不准,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概括起来可以说成‘万事一度’,就是做什么事都得适度,都得等条件成熟了再做。”丁彦青轻声细语地说。

“今天多好的机会!”黄河西说。

“你不能过分,我思想够解放了!今天是占地利与人和,不占天时, 机会还不成熟!”丁彦青说着自己的观点。

“总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的时候,总有条件成熟的时候,早晚会冲过封锁线,向纵深处发展,最后取得彻底胜利。”黄河西戏谑道。

丁彦青轻轻打了他一下,说:“叫你胡说八道!”

他们边说边走,不大一会儿,便来到了学校门口。

正好有人回学校,门卫正在开门。他们赶紧通过校门,门卫看了看他们,什么也没说。

他们进到学校,便分头行动了。

丁彦青躺在床上,回想着今晚的事情,心潮久久难平,一时难以入睡, 直到两个小时后,才渐渐睡去。

黄河西按照丁彦青指向的地方,进入男教师宿舍,在一张空床上睡下, 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