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 > 七皇叔命不久矣,嫁他方便我守寡 > 第176章 只好委屈本王了

穆君珩?桑九黎转头便对上穆君珩温柔的目光。

他对桑九黎点了点头。

只一眼,便让桑九黎感到心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桑九黎潜意识里,好像只要他出现,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有这种想法的人,除了桑九黎,还有昭庆帝。

看到穆君珩的瞬间,感觉头都不疼了,“君珩来了啊,快,赐座。”

“臣弟,参见皇兄。”穆君珩欠身一礼,“坐就不必了,臣弟只是来接阿黎的。”

阿黎?

众人愣了许久,哦,是来接桑将军的。

昭庆帝也是小半会儿才回过神,心道,这个皇弟贯会作势。

估计是知道使者怀疑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才叫的这般亲昵。

席上,一直冷眼旁观的穆瑾昱,在听到这一声称呼时,顿时眯起了眼。

看来不止是桑九黎对七皇叔有意。

想到他未来可能要对桑九黎称呼一声皇婶,就觉得浑身不适。

现在倒真希望,金月使臣能成功将桑九黎带去和亲。

桑九黎已然起身,向穆君珩走去。

金月使者从见到珩王开始,就满眼警惕。

天启珩王的盛名,他可是没少听过。

如今见人来了,多少还是有点担心自己的计划会被他打乱。

再看这二人站在一起的画面……竟还挺般配。

可那又如何,“珩王何必在此演戏,你跟桑将军根本就没有感情,桑将军势必是要跟我回金月国。”

“她是本王的人,谁也带不走。”穆君珩侧眸望向使者,目光沉冷,似寒夜里的冰凌,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眼,令坐在使者身侧的大臣不由得一颤。

这样的珩王,仿佛像换了一个人。

往日哪怕是淡淡的一眼,都让他们害怕,不断自省是不是犯了什么事。

哪还受得了如此凌厉的眼神。

使者也没想到,一个病弱王爷,身上会有这样的气势。

丝毫不弱于他们的察尔王子。

但也是一瞬的发怵,便扬起头:“贵国公主方才都已经说了,赐婚是假,你们的感情也是假的,桑将军根本就不是你的人,她是我们察尔王子的女人。”

桑九黎双拳握得咯咯响:“什么茶不茶王子,本将军和就是珩王的人。”

一句话瞬间柔软了穆君珩冰冷的眸光。

穆瑾昱眸色一凛,心里暗骂,桑九黎还真是不要脸,一个女子什么无耻的话都敢说。

“你说是就是?”使者不愿承认。

“可是要本王,证明给你看?”穆君珩看着使者,忽然觉得顺眼了不少,

使者蹙了下眉,怎么证明?

桑九黎:???同问。

只觉腰间倏然一紧,温热的掌心微微用力,将她拉进怀里。

桑九黎身子猛的一僵:“……”

抬起头,便对上一双温柔的能溺死人眸光。

却见他,忽然低下头向自己贴来。

桑九黎:???你想做什么?

身子不自觉的向后仰了些。

腰间的手掌轻捏了捏,柔柔的气息扑面而来,穆君珩低声道:“为了不让你去金月和亲,只好委屈本王了。”

嗓音低沉充满魅惑。

委屈……他?

不待桑九黎多想,额间便传来一阵柔软温润的触感。

桑九黎瞪大了眼,盯着面前上下滚动的喉间。

不过一息间,便退开了。

她的视线,也随着那会动的喉结飘去。

同时,一股热气向周身扩散开来。

穆君珩扫了眼她发红的脸颊和耳廓,看向使者的目光越发顺眼。

恢复了往日的清风淡雅:“使者可还有疑虑?若是还有……”

穆君珩握着细腰的手一紧,又往怀里收了几分。

桑九黎只觉头皮阵阵发麻,脸也很烫,心里躁动狭促不安。

使者努了努嘴,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大庭广众之下,这两人都这么不要脸了,他还能说什么……

眼看着这珩王,还要继续做点什么。

使者冷着脸,咬牙道:“二位确实是情投意合,是我误会了。”

穆君珩眸光一沉,似乎透着不悦。

把使者看懵,牙都忘记磨了。

桑九黎拍了拍穆君珩的胸口,附耳低声:“你,可以放手了。”

她扫了眼自己腰间那只不安分的手,暗示某人。

心里也犯起了嘀咕,穆君珩看着病弱,还挺有迅捷有力。

桑九黎毕竟是习武之人,方才被他捞进怀里,那一下猝不及防,若没点臂力,根本做不到。

但想起穆君珩之前说过,自己学过一些强身的功夫,便也没在多想。

穆君珩对桑九黎微微一笑,手上却丝毫未松。

他望向神色复杂的昭庆帝:“臣弟身子不适,便先带阿黎出宫了,臣弟告退。”

稍一颔首,便揽着桑九黎的腰离开。

完全不顾愣在当场的一众大臣。

一个个心里都在感叹,珩王为了天启国泰民安,牺牲真的太大了。

果然,就没有珩王解决不了的难题。

而穆瑾昱手中的杯盏,早已被他捏碎。

一滴殷红自掌心滴落,双眸似淬了毒般,瞪视着那相拥而去的背影。

金月使臣最终只能接受,桑九黎和珩王早就情投意合的结果。

毕竟两人确实已有婚约,再强求,便是金月国不占理。

穆君珩在离开前,留了话让内侍传给皇帝。

“两国联姻事关社稷,刘御史教子无方,其女扰乱国宴,险些酿成大祸,刘御史乃刘氏族长,上行下效问题还是出在根源上,恐刘氏族下子弟品行亦有不端,皆应受监察。”

宴席过后,昭庆帝捂着发胀的脑门,心气不顺,正想找法子收拾刘正青,穆君珩的话便带到。

一声令下,整个监察院,忙得不可开交。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官场又有几个人是经得起察的。

何况是皇帝要收拾人,刘氏族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讽刺的是。

刘御史虽有过错,但昭庆帝念及和顺公主为天启远嫁金月,只将御史中丞刘正青,从台院调到检察院,任里行御史,协助监察御史同察刘氏子弟。

贬了官,还让他亲自操刀,对族中子弟下手。

刘正青自然不会甘愿,可若办不好,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短短数日,族中子弟被贬的贬,罢官的罢官,还有不少人下了大狱。

刘氏一族彻底败落。

不过,这些都是刘茹雪作为和亲公主,随使臣离京之后的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