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芷晴微微一笑,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如果你需要帮助,记得来找我。”
我点了点头,心中很感激:“谢谢你,芷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离开腾大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出租屋,开始整理父母留下的《林家摸金秘术》。
这是一本古老的书籍,上面记录了许多关于摸金校尉的技巧和知识,我打开书,一页一页地翻阅,心中满是期待。
“子程,你在做什么?”韩芷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我抬起头,看到韩芷晴站在门口,手中提着一个袋子,她走进来,将袋子放在桌上,说道:“这是我父亲留下的研究资料,里面有一些关于古老力量的记载,也许对你有帮助。”
我点了点头,心中很感激:“谢谢你,芷晴,这些资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韩芷晴微微一笑,坐在我身边,说道:“我们一起研究吧,也许,我们还能发现更多关于古老力量的秘密。”
我点了点头,虽然韩教授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深吸一口气,翻开《林家摸金秘术》,开始认真地研究起来。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韩芷晴也出国去了。
而我也在《林家摸金秘术》的研究中逐渐找到了方向。
虽然这本书晦涩难懂,但我凭借自己的考古经验和黄泉眼的能力,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奥秘,探讨古老的符文和图案,互相鼓励。
之后我带上林家摸金符,怀揣几百块钱就去了京城找兄弟赵大宝,一路上心里盘算着准备下墓倒斗,好好做一笔大买卖。
赵大宝住在三环附近的老四合院里,那院子很有年头,他却懒得收拾,东西到处都是。
尽管他平时呼朋唤友,看似是个二世祖,但他很少向家里要钱,自己打拼着过日子,而且他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信奉“走自己的路,不死总会出头”。
见到我来投奔,赵大宝立马请我去东来顺吃涮羊肉,听到我有倒斗的想法,他非常赞同,只是问我有没有选好目标。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北安山札水岭的大墓,听祖上讲那里曾有过惊人的发现,但我们家族的前辈也只是带出了七宝琉璃盒,没敢动棺材里的宝贝,这次想着碰碰运气。
赵大宝马上答应帮忙准备装备,让我在他家休息,三天内就能出发。
他在京城有很多朋友,第二天就把购物清单拿给我看,让我一起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虽然我只是个新手摸金校尉,但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古墓风水的知识,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清单上列出了全套登山装备、背包、便携式头灯、橡胶手套、登山绳、军用匕首等物品,每样都是双份或多份。
特别的是,他还找到了两把锈迹斑斑的洛邑铲,花了些功夫打磨光亮,最让我惊喜的是他还贡献了自己的无人机,对于探查地形来说简直是神器。
最让我头疼的是缺少防毒面具,赵大宝也表示无能为力,这种东西在城里很难弄到,他也不打算向家里的长辈求助。
我们只好找了两包口罩凑合,如果真遇到有毒气体,浸湿后或许能应急。
别小看了这两包口罩,赵大宝为此花费了五六千块,我经济上帮不上忙,只能开玩笑说自己是技术入股,找到宝物后再分他一份。
还有就是没能搞到枪支,但这不能怪赵大宝,连防毒面具都这么难找,更不用说这些被严格管制的武器了。
即使真的弄到了,带着上路也是个大麻烦,万一在路上被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探险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赵大宝也没带其他人,要是找不到或拿不到宝物,我们就得原样返回,用他的话说,“丢不起这个人”。
依靠导航,我们很快再次进入了洛邑的地界,途中聊起了上次在洛邑楼的经历,互相打趣一番,这次我们没有进入市区,而是直接前往北安山。
远远望去,北安山自西向东延绵不断,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座山,虽然没有想象中那样雄伟,但风景优美,横跨东西极为广阔。
北安山由平隆山、宜苏山、凤凰山、翠云峰和首阳山等33座山峰组成,这些山峰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它位于昆仑山、秦岭和崤山的延伸部分,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名山,也被道家视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赵大宝问我既然如此自信能找到宝藏,是否能讲讲北安山的风水,他知道我家懂这个,想看看我的学习成果。
我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解释,在传统风水学里,山象征稳重智慧,水则代表灵动变化,山水和谐搭配便构成了绝佳风水之地,意味着墓主人死后能枕山临河,俯瞰万物。
看北安山的风水格局,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山脉,虽然它不以气势取胜,但其独特的起伏如同翱翔天际的游龙,再加上背靠黄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
看着赵大宝对我竖起的大拇指,我也更加兴奋,这些日子的学习总算派上了用场,于是继续给他讲解我国龙脉的知识。
华夏有许多龙脉,但大致可分为三大龙脉,它们均发源于昆仑山,因此在风水学上,昆仑山被视为众山之祖。
在华夏的古老传说中,存在着三条神秘的龙脉,龙脉唯有抵达海洋,方能显其真龙之姿,华夏境内有长江与黄河这两条巨龙般的河流相伴左右,共同孕育了无数风水宝地。
有些人误以为石质山体下可能藏有古墓,其实不然。
因为岩石质地即便历经地质变动,也不一定形成所谓的“穴”,即风水上的理想之地,这便是“十不葬”中提到“石山不葬”的原因。
真正理想的埋葬地点应选在土山上,特别是像北安山这样绵延数十公里的山脉,才是结穴之所,因此有了“三年寻龙,十年点穴”的说法。
赵大宝对我赞不绝口:“兄弟,你这在家没少下功夫啊,看来这次我们找到大墓的机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