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一听又要付什么网钱,便问道:“你又要开始折腾了?”
我嘿嘿一笑,说道:“什么叫又要开始折腾了,这是为了发展。”
“可是咱爸生日那天,签字分家的时候你不是答应今年年底前,要给你弟弟把钱结清吗?你能不能先别折腾啦,咱手上这钱结清你弟弟天生的钱还能有些余头。”
“嘿!你在担心这个啊。”
“我可怜的老婆,你操心这个干嘛,我发现你可真是个操心命啊。”
“哼,你说得真轻巧,就你这花钱速度我能不操心嘛。”李晓燕不服气得说。
“行了,这事啊,你就不用再操心了,年底前我指定给他结清这钱,我有大规划,你乖乖听指挥就行了。”
“ok?”
“那你跟我说说!”
“哎,电话里一时半会哪说得清楚。”
“宝贝!卫星电话费很贵的,回家再跟你说吧。”
李晓燕听到我说卫星电话费很贵,便不再缠我了,问道:“那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估计最多三天吧,怎么想我啦?”我揶揄道。
“嗯,真的有些想你啦!”她在电话里说道。
她这话倒是说得我一愣,真没想到她会这样说。
看来我在她心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了。
“老公,要不咱就雇人出海得了,你回家指挥不就行了吗?何必非要亲自跟船出海呢?你在船上我老是睡不安稳呢。”李晓燕娓娓道来。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顿时感觉一阵温暖。
但还是劝慰她说:“目前有些事还需要我亲力而为,等到理顺后再说吧,电话费贵就不多说了,回家咱再唠好不?咱家船在码头已是最大最安全的船了,哪怕遇到风浪安全系数也是最高的,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问题。”
李晓燕听我如此说,也只能嗯了一声,说她知道了,并让我一切小心,注意脚下安全啥的......
唉,女人就是啰嗦......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想了想,我又给老爸打了个电话。
“喂?”
“老爸,在家吃饭吗?”
“没在家吃,我和你妈都在你姨父家,今天你二姨过生日!”
“哦!”
我有三个姨,从小都很疼我,尤其是我二姨,带我玩的时间最长。因为我是这边的老大,也就是第一个孩子,小时候长得可带劲了,胖嘟嘟得招人喜爱。
娘的!后来不知怎么就长歪了。
所以我才据此总结出一条定律:小时候长得丑有极大几率越长越俊,长得漂亮得恰恰相反,极有可能越长越残。
当然,先天就残的排除在外。
李明亮边抽烟边开船,还不时转头看一眼电视。
今天海上没有啥风浪,三四级风对我们来说算微风可以忽略不计,船稳得一塌糊涂,就和在陆地上没啥区别。
“海生!快看,前面有两艘钢壳船正在作业。”
不多时,李明亮忽然朝我喊道。
王叔刚吃完饭,正推门进来,也听到了李明亮的喊声。
他朝着李明亮所指的方向看去,见两艘驾驶室涂着白漆的大型钢壳作业船正在向前行驶,不时有笼子从海里被拉到船上去。
他们的船速还挺快,我估计得有五六节速度。
王叔瞅了一眼,点头说道:“没错,这就是钓蟹船,他们正在起笼,我们过去看看。”
他边说边从李明亮手中接过船舵,驾船朝他们驶了过去。
不多时就追上了他们,并排在他们右侧不远处航行,这时我也看清了对方的船号,原来是浙江那边的渔船。
这船确实不小,至少有三十六七米了,看起来比我们的船要稍短一些。
对面船上作业的小工并不太多,甲板上只有两人,其他人都在后尾处,有从笼里掏蟹子的,有装蟹食的,然后笼子又接着下回到海里。
这一套操作看得我心旷神怡,一直以来就听闻南方渔业发达,看来果然是有道理的。
也难怪船上人不多,机器操作设计这块果然比较先进。
既节省了不少人工,又提高了作业效率。
王叔探出身子,朝对面指了指驾驶室上面的天线,对方立马明白 ,随后又手指比划了一番。
对方的船呼号是在船号前面挂一个0,搞明白后,王叔立马给对方打去船呼。
这一联系得知对方船长姓陈,浙江岱山人,下海十几年了,一直从事海上捕蟹作业。
王叔问他的船主要捕捞什么货。
陈船长告诉我们,现在这季节主要就是梭子蟹和虾爬,以及一些活鱼。
问他产量和价格,他说产量还可以,一天有个千八百斤梭子蟹,百十斤虾爬,另外各种活鱼也能有个百八十斤。
王叔问他这周边有没有我们北方的收鲜船在此收货。
陈船长摇摇头说:“今年没听说过,不过去年倒是有小木壳船来这边收过货,听说没挣到钱,之后再也没见过了。”
“现在是我们自己家的收鲜船在这里跟着,一般三两天来一趟。”
,!
我听他刚才说的价格还真不高,如果成活率高的话,回去利润还是挺大的。
其实我也明白,他这个报价肯定是有水分的,指定是比他们自家收鲜船的收货价高。
即便是这样,这价格依然有诱惑力。
究其原因就是这里是梭子蟹的产地,量大所以价低。
于是我便让王叔问他这边有多少艘蟹笼船。
陈船长告诉我们,他们一起出来的有十六艘船。
王叔问他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后天下午我们回港时过来收他们的货。
陈船长说这个现在还不好说,如果他们自家船回港的话,倒是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当天上午最好打个船呼提前确认一下。
见有戏,王叔便答应下来,约定后天早上再联系他。
我记得老爸跟我说过,这周边还有江苏那边捕虾爬的船在这边作业,具体哪个海区我忘记了。
我问王叔知不知道在哪个海区。
王叔说他知道,但是不在这个海区,在西北边,离这里有近四十海里。回家时可以过去碰碰运气,如果能找到那批船的话,倒是可以顺道收一下货。
“那边虾爬的产量如何?”我问道。
“听说很不错,一艘船一天能捕捞七八百斤。”
“这么多吗?”我不由惊讶道。
要知道虾爬一斤可以称十几只,想搞到七八百斤应该很不容易。
“他们也是放笼吗?”
王叔摇头道:“不是,他们放底网来捕虾爬。”
“哦!原来是放底网啊。”
我总算是明白了,看来术有专攻说得真不错。
喜欢赶海:赚钱娶美女,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