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议事大帐,议事开始,众人欲下跪行礼。
一道厉光从主座袭来,还是方正化机灵,高呼一声:
“敬礼!”
脚下咯噔一响,众将纷纷举起右手。
崇祯很满意,示意赐座,这不,不到半分钟的事儿,多么方便。
今日他要将新军制、新的治军理念作一番演讲,往后再让大家摸索细节,予以进一步完善。
当然,在议事之前,肯定得知道属下姓谁名啥,同时也让黄周二人认识认识,便让方正化一一介绍。
四个卫正副指挥使中,一半都是太监。
其中一个叫卢九德的人,乃武骧左卫主官,引起崇祯注意。
此人高大魁梧,与方棕熊体型有点类似,两人站在一起,像是在看熊出没。
这家伙在历史上有点名气,是太监中难得一见的战将。
于崇祯六年开始任京营监军,随王朴率领万余京营兵入中原剿贼。
两人都很猛,然而京营就是群花架子,不到半年所带兵卒几乎消耗殆尽,卢九德后来调到御马监,充任武骧左卫指挥使。
按照轨迹,两年后黄得功将率领四卫营出征中原及南方,卢九德屡立战功,明亡后还拥立弘光帝。
崇祯没去计较他从龙朱由崧,皇帝都吊秋千去了,太监还能做什么。
昨日还寻思未来三个师尚缺一位领军者,这下不用担心了。
“方正化!”
“奴婢在!”
“当下军中还剩多少儿郎?”
“禀皇爷,自愿归乡者一千一百五十三人。
具体姓名尚在统计当中,营中尚存一万四千六百七十三人。”
“新兵招纳是否顺利?流民中可供兵源几何?”
“回禀皇爷,一切正常,可招6000上下,预计后日起便可陆续带至营中。”
“很好,流民不够,就从百姓中募兵,切记要宣传朕所述之新规。
新兵月饷暂定八钱,入营三个月提升至一两,半年后享受老兵待遇。
声势搞得大一些,朕给你一个月时间,将禁军扩充至5万人!”
“奴婢遵旨!”
敢一口气扩充几万人,崇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会花耗很多银钱,但他并不担心,老子有能力搞银搞粮养军队。
众人一惊,皇上几日前要求裁撤老弱,今日又让兵卒自愿去留,搞半天早都有后手,看来是他们孟浪了。
以当下情况看,一个月再招3万人问题不大。
接下来,崇祯将新编制一一道出,还对其优点进行阐述,陛下思路很清晰,武将们听得一愣一愣。
四卫营各卫番号不存在了,统一称作“大明禁卫军第一军”。
未来要大力发展火器,多个兵种混编,不再像以往那样各自为战。
设立的部门很全面,细分出相应职责,比之前完善不少。
尤其那个训导司,设置到百户一级,实在新颖另类。
听起来似乎又很有必要,只不过模式太特别,还得慢慢消化。
就军制革新,讲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茶水冲过几次,武将们理解了个七七八八。
将昨晚写的那几页纸递给黄得功,随即化作几道命令:
“方正化、黄得功、周遇吉!”
“臣(奴婢)在!”
“着你三人,会同军中武将,五日内将现有兵卒予以整编。
每个师分配约5000人,先将机构框架撑起,后续人员由新兵充入。
未来须确保每个小旗都有老兵,整顿后立即展开训练!
第一师、第二师主将,暂由黄得功周遇吉兼任,待曹变蛟、虎大威到位后,由此二人接替!
军中总赞画,暂由周遇吉领衔,待杨廷麟来京交予此人担当,前述三人预计半个月可悉数到岗,尔等尽可放心!
原军中御马监内臣凡读过书者,原则上从事训导及后勤事务,其余职位武将由尔等会商,游击以上官衔必须报朕御批!
另外军饷标准重新制定,老兵月饷最低一两二钱!”
“臣(奴婢)遵旨!”
武将们很欣慰,框架有了,最低军饷标准也有了,以往军饷确实太低,比边军少出差不多一半。
皇上之前说至少提高三成,如今提升近一倍,实在大善。
“卢九德!”
“内臣在!”
“朕授你参将官衔,担任第三师主将!”
“臣遵旨!”
卢九德行了个标准军礼。
大方向就这样,崇祯也不想事无巨细,毕竟专业事需专业人去干,自己干涉太多并非益事。
让大家伙都去忙,他还得写点东西,把军规大纲制定出来。
关于这一点,其实昨晚就曾想过。
20世纪华夏伟人那“几大纪律、几大注意”,就是不错蓝本。
通俗易懂,对绝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将士来说,用起来无比贴切。
本着前世对伟人的景仰,这个时空也就再次借鉴了。
至于具体规定,比如违法违纪如何处理,立功标准如何区分等等,自己一律只给原则,细节由武将们敲定。
待杨廷麟来了之后,还得酝酿出一部新军法,引领大明军队走向正规化,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自己祖宗那些规矩并不适合长远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最合理条款。
崇祯的打算,是军队各类革新都从禁军做起,继而向整个大明军队推广。
洋洋洒洒写了几大篇,准备明日聚将,给军中大佬们洗洗脑。
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不多时护卫来报,锦衣卫李若链求见。
崇祯一惊,显然有什么大事,忙命快传。
李若链进帐,禀报了两个事务。
孙阁老已到京师,被安排于内城秘密联络点,外人不得而知。
崇祯很高兴,最大那尊佛终于来了。
昨日离宫前,就叫王承恩去找李若链,务必将孙承宗、钱龙锡两人于城外截住,然后秘密带入京城。
另外一件也是大事,唐世济的嘴已经撬开。
骆养性试图打探审讯消息,没有得逞,北镇抚司滴水不漏。
很好,非常好!
苟日的骆养性,真不是好东西,届时一并收拾。
随即吩咐明日一早将孙阁老带来,一切小心行事,待钱龙锡一到,无需禀报,直接领过来便可。
李若链领命而去。
崇祯兴奋得摩拳擦掌,一切都在按计划行进,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喜欢重生大明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