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卢象升与二十余亲兵驰骋于官道。
两个时辰前离开南阳,先已跑出八十余里,心中满是兴奋,于一小山岗处小歇片刻。
“小铁锤!”
“属下在!”
“你带几个人一路向西,向邓州方向迂回打探,我部连夜就要渡唐白河,一有消息随时回报!”
“是!”
同路人一分为二,枣阳西北方向的军营还有近百里路途,卢象升得尽快回到军中。
......
邓州西门。
城墙上忙碌一片,麻袋装土堆垒近五尺,比墙垛还高。
西门乃邓州防御重点,北门靠着河道,东南门依着小山丘而建,唯独西门前地势平坦,再往西数十里,就进入丘陵地带。
城墙上堆着十余筐万人敌,一些火药、铁弹、两门神机箭,还有大量砖石、农具,甚至还有菜刀。
仅有的六门中型佛朗机分散架在墙垛之上,旁边放满了数个子铳。
若从城外看,每隔十余丈便有一门炮,整个西城墙高达近30门。
实则那些所谓炮口,都是从百姓家收集的木料,将中间掏空,再刷上黑漆,用作伪装震慑。
一些百姓架起铁锅,把装满金汁(大粪)的木桶放在旁边,找来柴块生火。
邓州城城小墙矮,仅高两丈,还是土城墙,城中百姓仅万余。
知州左懋第双眼凝重地望着城外,心中有些不安。
“知州大人,城外流民甚多,究竟会不会攻城啊?”
一个百户拱手,满脸忧郁。
左懋第没有吭声,只是点了点头,之后又摇头。
问了等于没问,百户官心里七上八下。
左懋第神色未改,表情变得更加凝重。
原本自己在韩城干了快四年,多次击败流贼,韩城始终未被攻破。
不知道是进了谁的法眼,年后吏部一纸调令,将其调到邓州出任知州。
其实他不是进了某位上官视线,而是某个人在穿越前夕,或许就有了少许蝴蝶效应,让某些人某些事,出现轻微改变。
左懋第虽官升两级,却没有半点升官喜悦,这不,才到任半个多月就遇上流贼围城,跟他崇祯四年到韩城赴任时一个模样。
“报...知州大人,刘员外及数位乡绅,带来酒肉劳军,还组织七百余青壮,欲拜见大人!”
左懋第双眼一亮:“快快有请!”
“遵命!”
“草民刘耀祖,拜见知州大人!”
一众人登上城墙。
左懋第扫视眼前,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青年,仅双手作揖没有下跪,估计此人有功名。
“刘员外请起,大家都起来吧!”
“多谢大人!”
“禀大人,我等带来吃食酒水劳军,望大人笑纳!”
“本官代邓州军民感谢各位商贾!”
“岂敢岂敢,流贼围城快一日,草民与各家组织青壮,共计七百六十二人,全凭大人调遣!”
“刘员外慷慨,如此守城军民便达到两千余,此等功德,本官谢过!”
说完双手抱拳。
刘员外指着身旁青年。
“左大人,此乃草民表侄婿堵胤锡,草民将青壮交予他带领,请大人随时吩咐!”
“学生堵胤锡,见过大人!”
左懋第微愣,问道:
“听你口音并非河南人士,你如何前来此地?”
“回大人,学生字仲缄,常州府宜兴人士,年前与家妻来河南看望表叔,不想流贼聚首河南,学生无法回乡,便滞留于此。”
“原来如此!见你年岁与我相当,敢问庚年几何?是何功名?”
“回大人,学生万历二十九年冬月生人,我朝六年乡试中举。”
“哈哈哈,没曾想你与本官同岁,本官稍长数月,缘分也!”
“学生荣幸之至!”
“贤弟客气!”
官民客套一阵,左懋第命人将酒水分发,对一些事务进行交涉。
又将那七百多人留下五百,余者分往其它城门,让堵胤锡跟随左右,随时听遣。
......
闯塌天刘国能远远望向邓州城,眉间微皱,侧过脸说道:
“看这邓州防守严密,额攻与不攻?”
“闯王他们在南直隶吃香喝辣,额等在河南被洪贼追得四处奔波,邓州就在眼前,城中兵卒终究不多,城墙低矮,可以一试!”
“嗯!”
“城外吴家庄情况如何?”
“禀首领,银钱只得万余,已将吴家鸡犬不留,下人已挟入军中。”
“奶奶的,乡绅年前大多都搬进了城,城里金银想必不少。”
“大统领,当下已到申时,不到两个时辰就要天黑,干与不干?”
闯塌天沉默些许,高声问道:
“洪贼在哪里?”
“尚不知晓,探马未时回报,六十里内无官军!”
“有没有去南阳城附近探查?”
“没有,是否前去?”
“不用了,冲进去抢钱抢粮抢女人,明早往新野一路走一路抢,隔额李大哥他们近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得令!”
“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千余流民背着土袋,被老营兵驱赶奔向城门。
西城门没有护城河,壕沟也仅有丈余宽,要不了几下就会被填平。
“大人,流贼开始攻城了!”百户官有些慌乱。
“别慌,流贼只能攻西门,其余诸门乃虚张声势,告诉将士们,流贼填壕沟时再开炮,瞄准再打,切莫慌张!”
“遵命!”
“大人,流贼人多势众,为何仅派千余攻城?”
“此乃开路,待填满壕沟流贼就会进攻,若本官预料不差,流贼先期也仅会派两三千轮番进攻,以消耗我军火器,一旦我军显现疲态暴露弱点,流贼就会大势攻城!”
“敢问大人,青壮是否待流贼攻入城下才予以还击?”
“你等主要事务,乃将金汁、石块往下砸,百姓无作战经验须轮番上阵,切莫空耗体力!”
“学生受教了!”
堵胤锡作揖,忙将军令悉数传达。
堵胤锡确实受教了,这个左懋第在韩城已有三次守城经验,去年四月,左大人绝地反攻,追杀流寇至百里以外,战果颇丰。
这次流贼近4万,据他观察,虽可战之兵不过万余,其余都是裹挟的百姓,可对城小兵寡的邓州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但愿南阳能及时派来援军,他有信心坚守到天黑。
喜欢重生大明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