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心中冷笑,谁叫你不听老子的话。
侧过头望向另外几位大员:
“黄爱卿!”
“臣在!”
督察院右都御史黄道周应声。
“着你就衙门服役一事彻底清查,今日后凡有违令者,无论何人,一律撤职查办!”
“臣遵旨!”
听到这儿,钟炌心里好过多了。
自己中了个头彩,相对撤职查办而言,已经算是从轻处罚。
看来往后得严格执行旨令,知耻而后勇,不能再有半点闪失。
崇祯清了清喉咙,看向街中百姓:
“朕的子民啊,朕并非碌碌无为之君,取消衙门徭役与永不加赋,乃同步推行。
但当下仅一个服役,下面就如此懈怠,朕愧对万民!”
说完露出一丝愧色。
继而高呼:
“朕在此承诺,新政令必须坚决执行!
如若数月后夏税还遇到贪官污吏加赋,尔等尽管不从,进皇城告御状都可以!”
百姓们越听越兴奋。
很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如今天子就在街上,还给百姓排忧解难,自家祖上不知积了多少阴德。
缓了缓,崇祯接着道:
“届时谁敢摊派,谁敢继续加赋,就不是撤职查办这般简单。
朕要拿贪官污吏的项上人头,告慰天下子民!
请给朕三年光景,朕会逐步免除天下所有徭役!
给朕五年光阴,朕要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耕者有其田,渐渐有饭吃有衣穿!
给朕十年二十年,誓要还大明朗朗乾坤!
如若空口白话,朕愿遭上苍天谴!”
话音刚落,街上一阵狂风吹过。
“轰隆隆...”
天空猛地电闪雷鸣。
今年第一场春雷打响,片刻后瓢泼大雨袭来。
“天子所言感动上天!”
“太好了,都两个多月没下了...”
“天降祥瑞啊...”
“当今天子明君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刚在百姓面前说出豪言壮语,接着就天降大雨。
京师大地久旱逢甘霖,不是祥瑞是什么?
一众官员连同百姓山呼万岁,全部齐刷刷下跪。
“都平身,快到檐下躲雨,切莫拥挤,快!”
崇祯大声吼道。
“莫要推攘...”
李若链招呼锦衣卫维持秩序。
方正化及其余护卫,护着皇帝阁臣,来到街边檐下。
“陛下,请到草民酒肆中躲雨!”
一商贾模样的人在人群中高呼。
“好,甚好!”
崇祯快步走进旁边酒肆,街上百姓也听打招呼,全部退到街边屋檐。
见酒肆很普通,好比三百多年后的大排档,却也十分宽敞。
忙吩咐道:
“方正化,去将需发工钱的百姓叫来,让他们在檐下排队领取,其他人都散了吧。”
“遵旨!”
不多时,看热闹的百姓慢慢散去。
有的仍站在檐下,有些还进入临街各个铺面,让铺子人气多出不少。
王承恩摸出十几锭银子,领工钱的百姓喜笑颜开,按番子要求在外面排队。
“你二人在此发工钱,散银不足就去其他商铺兑换,切莫短斤缺两!”
“遵旨!”
方正化李若链领命。
崇祯站起身,朝里面隔得远的桌子走去。
掌柜快步上前,将座凳擦拭干净,又招呼小二把另外几桌再抹抹。
天子一屁股坐下。
见大员们都站着,钟炌颤颤巍巍不敢过来,皇帝说道:
“都过来坐吧。”
大员们早都习以为常,挨着邻桌落座,钟炌则低着头不敢挪步。
崇祯心里暗笑。
这个钟炌,东林党余孽,为人却非常刚正,历史上后来还官至督察院左都御史。
由于不善于趋炎附势,以致三次提请入阁而不得。
要不是鉴于他是忠臣,今日不可能轻松待他。
还是那句话,忠臣同样可以误国,这种人需要惩罚与引导。
即使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内阁及六部尚书,当中有没有此类人均不敢保证。
不重视底层百姓的思维很可怕,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改观。
借着今天的事儿,外面又在下雨,就在这酒肆论论天下吧。
擦了下额间雨水,崇祯开口道:
“钟炌!”
“臣在!”
钟府尹上前几步作揖。
“你对朕今日惩罚,可有异议?”
“臣...臣不敢。”
望了众人一圈,崇祯接着道:
“对今日之举,朕知道你们当中,有极不理解者。
几千年来历代王朝都要服徭役,为何朕偏偏背道而驰?
还当着贱民惩治官员,实乃小题大做,是吗?”
“臣不敢...”
有的人微垂双眸应答,只有阁臣及部分尚书未开口。
“尔等恐怕都认为,平民乃低贱角色,无关痛痒!
但朕要告诉尔等,此种意识极其错误,乃王朝灭绝之根源!”
众人一愣。
这个观点很多人还第一次听说,好像有点危言耸听吧?
,!
“唐太宗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话被读书人奉为经典,历代帝王也铭记于心。
然太宗所指民,实为关陇世族与地主豪绅,后世却视为座右铭,实在可笑之极!”
“朕问诸位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朕自始皇帝起,哪三个朝代享国最长?”
“禀陛下,前汉享国405年居首,前宋320年次之,前唐290年。”
文震孟作揖回复。
“文爱卿所言不差,然诸位有没有想过,汉高祖实则立国仅210年,中间有个十五年之王莽新朝。
光武帝刘秀起兵,方延续汉家余脉,再度立国195载,方凑足405年。”
顿了顿又道:
“前宋二君连同文武被金兵所俘,一度亡国,宋高宗逃亡江南偏安,方凑齐前宋国祚。
至于前唐,初期乃盛世之巅,然安史之乱差点灭国。
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不足300年灰飞烟灭。
也就是说,华夏历代从未连续超过300年国运。
是何原因造就,诸公可曾细细思量?”
“这...”
文震孟支支吾吾。
他可是满朝史书读得最精通的,但这个问题还真没探索过。
崇祯看向钟炌:
“钟府尹,你来说。”
钟炌错愕,没想到皇帝会点他的名。
忍着身上疼痛,思虑片刻,鼓足勇气答道:
“陛下,臣以为王朝兴衰与气数相关,均为上天怜悯与惩处所致。
君王仁政则感动天地,上天赋予人间生机勃勃;君王懈怠则惹怒上苍,此乃气数也。”
天子浅笑,没有回复,望向其余人。
喜欢重生大明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