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重生大明1635 > 第134章 装病

“陛下,各边军饷已经补齐,军心正盛,建奴虽纠集六万之众,禁军加上宣大战兵,足足十二万儿郎。

禁军装备精良士气极佳,京营虽刚完成扩军,然骨干尚存,又有关宁军操练骑兵。

故可派出数千京营兵配合作战,一则得到锤炼,其二对固守京师也无大碍。

建奴虽强,然只要一战而就,满朝畏惧建奴之心便戛然而止!”

王业浩语气掷地有声。

话音刚落,范景文出班。

“陛下,王侍郎所言极是,如此两全其美也,此战涉及禁军、京营与宣大之兵,臣以为非派出大员统一督导不可。”

“臣附议!”

孙承宗朗声道。

“臣附议...”

内阁五臣全部表态。

不多时,六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跟着附和。

天子假装沉思,问道:

“诸军所属不一,卿等言之有理,不知由何人领衔最为恰当?”

皇帝如此说叨,算是全盘默许,顺着杆子往上爬。

殿中陷入沉寂,崇祯扫视一圈,除少数人外,大部分垂着脑袋瓜子,躲避皇帝目光。

别看一个个耍嘴皮挺厉害,当面对上战场博生死时,没几个想当冤大头。

天子问向梁廷栋。

“梁爱卿!”

“臣...臣在。”

梁廷栋一惊,皇帝点他的名,心头暗叫不好。

“梁爱卿博学多才,完全可担当此任,不知梁爱卿意下如何?”

梁廷栋背心发凉,建奴可以说是朋友,但更是魔鬼啊。

他想过摆脱,可哪有那么容易,自认识范文程那天起,就已注定一路走到黑。

“陛...陛下,臣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臣...”

皇帝心中发笑。

苟日的方才大放厥词,鸭子死了嘴巴硬,知道你不敢,也从来没指望过你。

不过洗刷一下你还是可以的,继续道:

“朕虽有佯犯困,但还能分辨一二,朕咋感觉爱卿有怕死的意味呢?”

诸臣闻言,与梁廷栋一伙的倍感颜面扫地,反感他的人则心中爽哉。

梁廷栋额间闪现汗珠,战场上刀剑无眼,任谁都不敢轻易尝试。

梁某绝非害怕,是大热天温度太高了。

“陛下,与建奴开战绝非小事,臣...臣唯恐辜负圣恩,陛下...”

崇祯没有接话。

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炼,若是一坨狗屎,那么只能被烧成渣渣,还会散发出一股骚臭味。

见差不多了,一个声音响彻四方。

“陛下,臣愿领军出征!”

王业浩主动请缨。

梁廷栋闻言如释重负,这厮平时与自己不对付,到也一解他的难堪。

自己屁股上的屎,皇帝应该并不知晓,心头舒服了不少。

有人向王业浩投去赞赏的目光,有的也在暗自窃喜。

这家伙一天到晚吹嘘王阳明心学,与东林人程朱理学格格不入。

要不是为人精明能力突出,加上处事圆滑,早都被他们给整了。

不过他去也好,万一死在战场上,那就少掉一个另类。

“陛下,王侍郎统领三军自然稳妥,然兹事体大,臣以为还需由一阁臣前去总理全局,王侍郎专理兵事,如此更为妥善!”

孙承宗高呼。

“臣附议!”

“臣附议!”

内阁诸公通通赞成,六部尚书不知其中缘由,在那儿不便表态。

片刻后崇祯问道:

“爱卿说得对,那五位阁老谁去最佳?”

“陛下,首辅大人德高望重,又有对阵建奴之经验,孙阁老前去最为合适。”

不待别人发言,陈演冒了个泡。

“陛下,陈翰林言之有理,臣附议!”

杨士聪跟着附和,这小丑很久没来事儿了,一副字正腔圆。

“臣附议...”

一群歪脑筋败类,让渐有起色还七十好几的首辅去领军,亏这些人想得出来。

孙承宗不在朝的话,搞事情更方便,他们倒巴望不得。

一时间众说纷纭,赞同首辅去的人居多。

崇祯觉得早朝可以收尾了,目的即将达到,装出强打精神的样子。

“朕乏了,既然要一个阁臣去,朕看就由次辅去吧,孙爱卿毕竟年事已高,朝中诸事还要他领衔,钱爱卿愿往否?”

“陛下,臣万死不辞!”

钱龙锡坚定地回答。

“好,既然如此,内阁即刻下旨,就这么定了。”

皇帝作出要退朝的意思。

“陛下,战事瞬息万变,臣以为应立即出兵,切不可拖延时日!”

王业浩拱手。

“爱卿以为何日恰当?”

“明日便可!”

“不选黄道吉日吗?不太过仓促吗?”

天子懵懵的,一脸小白神情。

很多人心中打哈哈。

还是那句话,皇帝太嫩了,啥扩军练兵推新政,一遇到建奴就不知所措。

“陛下,事不宜迟,王侍郎所言非虚,臣赞同!”

“臣等附议...”

内阁几个老家伙再次表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征岂能说走就走,王侍郎太孟浪了吧...”

“......”

很多人出言反驳,在那儿争论不休。

禁卫军时刻备战,这事儿半个月前就已作出安排,他们并不知晓。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开口。

“不管了,朕乏了,此事已定,散朝!”

说完站起身,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王承恩连忙搀扶。

“陛下保重龙体,臣等恭送陛下...”

大多数朝臣暗自发笑。

皇帝太随意了,就算你禁军再牛逼,没个十天半月战备咋成,赶鸭子上架吗?

就凭皇帝当下表现,胜率严重堪忧,如此这般,对关心国事之人来说,难免忧心忡忡。

当然,心怀鬼胎者是真的很高兴,尤其梁廷栋一干人,万一战事出现差池,那就有好戏看了。

内阁、六部说不定都将推到重来,我们可有的是手段。

背后东林同僚强力支撑,牧斋先生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厉害,那啥复社张缚也绝非善类。

反正正往着想要的方向发展,届时混个尚书甚至入阁也不无可能,未来值得期待也...

五位阁臣与王业浩同样暗笑不已,皇帝真是个表演天才,病装得可真像。

而崇祯这边呢,为了御驾亲征弄这么多弯弯绕,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

给老子一些时间,居心叵测之人早迟都会完蛋,老子可不是吃素的!

正如北方人说的那样,特么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喜欢重生大明1635。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