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悬疑灵异 > 悬疑推理破案北平暗影 > 第6章 第一起死亡

第一起死亡

当天夜里,北平郊外的一个宅院里传出噩耗。死者是宅院的主人,北平有名的古董商梁庆祥。他的尸体被发现时,面色青黑,口鼻流血,全身僵硬,手中还紧握着一枚古老的铜钱,形状与常见的制式略有不同。

王东来接到消息时,已经是凌晨。他匆匆赶往现场,宅院内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气味,让人感到不适。

梁庆祥的尸体被摆放在堂屋中央,周围的摆设毫无混乱的迹象,门窗也没有被撬开的痕迹。王东来蹲下仔细检查尸体,发现铜钱的表面刻满了难以辨认的符号,而死者的嘴角残留着微量的黑色液体。

他示意随行的仵作对尸体进行解剖,同时开始在宅院中搜寻线索。在梁庆祥的书房里,他找到了一本泛黄的笔记,里面记录着古董商的生意往来和一些私密的日记。

令人不安的是,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

“此物非凡,我或招祸。”

青铜铜钱的秘密

回到警署后,王东来拿着那枚铜钱仔细研究。他让老友、研究古文字的学者谢知白前来协助。谢知白是北平大学的教授,博学多识,却性格古怪,平时极少与人交往。

谢知白一见到铜钱,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东来,这不是普通的铜钱,这是传说中的‘断命钱’。”

“断命钱?”王东来追问道,“它有什么来历?”

谢知白小心翼翼地拿起铜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传说这是某种秘教的器物,用于诅咒和献祭。它的符号可能记录了一种古老的咒文,被施咒者一旦接触,便会在特定时间内死于非命。”

王东来闻言,眉头皱得更紧:“如果真是这样,这钱是怎么到梁庆祥手里的?”

谢知白摇了摇头:“恐怕得从他的日记入手。他的记录里是否提到近期购入了什么特殊的古物?”

王东来将梁庆祥的日记递给谢知白,两人一同翻阅。果然,在前几天的记录中,梁庆祥提到了一件“奇特铜钱”,是从一位神秘的流浪者手中购得。日记中详细描述了铜钱的外观,并提到对方拿钱后匆匆离去,仿佛惧怕被人发现。

第二起死亡

就在王东来和谢知白调查铜钱时,北平的另一端传来噩耗。一个年轻的戏班子老板同样离奇死亡,死因与梁庆祥如出一辙:青黑的面色、口鼻流血,以及手中握着一枚相同的铜钱。

连续两起死亡让整个北平笼罩在恐惧中,而那个牛皮纸信封上的威胁语句“百日之内,十命偿还”愈发让人不寒而栗。

王东来意识到,这并非单纯的凶杀案,而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连环诅咒。他必须尽快找到铜钱的真正来历,以及背后施咒者的目的,否则北平将陷入更深的恐慌与混乱之中。

线索的交错

谢知白研究日记的同时,王东来也通过警署调取了梁庆祥和戏班老板的过往记录。两人看似毫无交集,但却在某一处意外重叠——两人都曾与一位自称“汪南”的商人接触,而这位商人,正是梁庆祥日记中提到的流浪者。

汪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曾在北平的黑市中活跃,以兜售来路不明的古物为生,但几个月前突然销声匿迹。

王东来决定以汪南为突破口,他拜托警署的线人去打探这人的下落,同时继续分析铜钱上的符号,希望能找到破解诅咒的线索。

黑暗的真相初现

不久后,线人传回消息,汪南的尸体在北平城外的一条小溪中被发现。他的死状与梁庆祥和戏班老板如出一辙——青黑的面色,口鼻流血,手中紧握着一枚铜钱。

这似乎意味着,汪南不仅是铜钱的传递者,也同样是诅咒的受害者。

就在王东来审视着汪南的尸体时,他突然意识到一个细节——所有死者的手指关节处都有极细微的黑色痕迹,像是长期接触某种毒物留下的残余。

他低声自语道:“这不仅仅是咒术,这可能是利用毒物制造出的‘诅咒’,从而掩盖真正的作案手法。”

命运的诅咒正在逐步解开,但幕后操控这一切的黑手仍隐藏在阴影之中……

命运的诅咒·调查加深

汪南的死将整个案件推向了更深的谜团。王东来推测,这场“诅咒”或许是精心策划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利用某种罕见的毒物结合神秘的“断命钱”,营造出不可抗拒的命运感,从而操控受害者的心理。

但这只是表象。他需要更多线索来解开背后的动机以及谁在推动这一切。

藏毒之术

王东来带着汪南手中的铜钱和采集到的毒液痕迹,找到了北平一家有名的中药铺——同仁堂。掌柜是一位白须白眉的老人,人称“老药翁”,对各种药材的了解堪称北平第一。

王东来将铜钱上的痕迹递给他看,问:“老先生,可曾见过这种毒物?”

老药翁眯起眼,用银针轻轻刮下一点残留的黑色物质,然后放在鼻下细细嗅闻。他眉头微皱,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这不像是寻常毒物,而是‘阴山赤盐’的成分。它产自遥远的西北阴山,极为稀有且危险,甚至在江湖中已失传多年。”

“阴山赤盐?”王东来追问,“这毒物有什么特性?”

老药翁沉吟片刻道:“它本身无毒,但若与某些特殊的药材混合,会释放出极强的毒性,能让人血液凝固,导致窒息而亡。这毒性无药可解,只能靠极其精准的剂量引发。”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刻意调配的毒药?”

老药翁点点头:“施毒者需要极高的技艺,稍有偏差便会失效。更重要的是,这种毒物几乎绝迹多年,只有极少数老一辈的毒师知晓其制法。”

王东来心中一凛。凶手不仅掌握这失传已久的毒物,还精准无误地施毒,这绝非普通人所为。他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位真正的“毒师”。

第三起死亡

正在王东来加紧调查毒物来源时,第三名受害者出现了。这一次,是一位北平有名的商会会长张淮生。他死在自已的书房中,同样握着一枚断命钱,死状与前两人如出一辙。

王东来赶到现场后,立刻展开勘查。张淮生的书房陈设简单,却有一只破碎的花瓶吸引了他的注意。花瓶碎片上沾着一丝黑色液体,与之前的毒物痕迹如出一辙。

他在书房的角落发现了一张发黄的契约,契约的另一方,赫然是梁庆祥。契约内容显示,张淮生曾在三个月前向梁庆祥借了一笔巨款,抵押了一件名为“鬼面玉佩”的古物。

“鬼面玉佩……”王东来低声念着,眉头紧锁。他将契约收起,心里隐约感觉到,这玉佩可能是案件的关键。

鬼面玉佩的传说

王东来拜访了北平城内的一位古玩鉴赏家孙世卿,希望从他口中得到鬼面玉佩的线索。孙世卿是梁庆祥的好友,对古玩界的秘闻了如指掌。

“鬼面玉佩?”孙世卿听到这个名字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一件邪物,相传出自殷商时期,曾被巫师用于祭祀邪神。传说凡是持有此物者,都会遭遇厄运,甚至家破人亡。”

“那它现在在哪里?”

“据我所知,梁庆祥原本打算将它转手卖给张淮生,但交易似乎并未成功。玉佩最后的去向无人知晓。”

王东来心头一紧。若玉佩仍在北平城中,它或许正是这场连环死亡的核心。

夜探旧宅

为了寻找鬼面玉佩的下落,王东来决定夜探梁庆祥的宅院。他怀疑梁庆祥在死前可能藏匿了玉佩,以避免它落入他人之手。

月黑风高的夜晚,梁宅显得更加阴森。王东来携带了一盏煤油灯,小心翼翼地翻阅梁庆祥的书房和藏品室。他发现一扇隐秘的暗门,推开后进入了一间密室。

密室内摆放着几件破旧的箱子,里面装满了梁庆祥收集的古物。在一个不起眼的木盒里,王东来终于找到了鬼面玉佩。这枚玉佩通体漆黑,上面刻满了扭曲的纹路,中央是一张狰狞的鬼脸,仿佛在注视着他。

然而,就在他拿起玉佩的瞬间,密室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他迅速熄灭煤油灯,躲在箱子后,屏息倾听。

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东西应该还在这里,动作快点,别让人发现。”

来人显然在寻找鬼面玉佩。他们人数不多,但行动迅速且有组织,显然不是普通的窃贼。

王东来知道,此时暴露并非上策。他将玉佩藏进怀中,等待那些人离开后悄然离去。

更深的谜团

带着鬼面玉佩回到警署,王东来心情沉重。他已经意识到,这场命运的诅咒不仅牵涉到稀有的毒物和神秘的铜钱,还有更多与古物有关的秘密。

凶手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十命偿还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他抚摸着怀中的玉佩,低声喃喃:“这不仅是一场杀戮,更像是一场游戏。而这游戏的规则,正在逐步显现……”

鬼面玉佩的危险

王东来将鬼面玉佩锁进了警署的证物柜。他知道这块玉佩关系重大,却无法确定它与断命钱和毒物之间的联系。这一连串离奇死亡的背后,似乎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迷雾。

谢知白闻讯赶来警署,看到鬼面玉佩时,脸色骤变:“东来,这东西不能留在这里!”

“为什么?”王东来盯着他,眼神坚定。

谢知白深吸一口气:“这种玉佩不只是邪物,它可能还带有某种特殊的剧毒,玉石表面的纹路是经过处理的,持有者若长期接触,会不知不觉中中毒而亡。这或许就是梁庆祥等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王东来听后,心中一震。他意识到,凶手或许并未直接动手,而是利用玉佩和断命钱作为媒介,巧妙地实施了谋杀。

“可为何还会有断命钱?毒物和这些诅咒符号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王东来喃喃道。

谢知白摇了摇头:“这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我可以肯定,这一切绝不是巧合,凶手的目的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第四起死亡

翌日清晨,又一场噩耗传来。北平城中一家老字号钱庄的老板许福安被发现死于自已的内室,手中握着同样的断命钱,死状如前几名受害者一般——面色青黑,口鼻流血,指节处仍有细微的黑色痕迹。

王东来赶赴现场,发现许福安的内室门窗紧闭,毫无打斗痕迹,唯一的异常是桌上的一壶酒杯。杯中的液体呈现出诡异的墨绿色。

“看来这一次,凶手选择通过饮品下毒。”王东来捏起杯子嗅了嗅,眉头一皱,“这酒里含有阴山赤盐。”

然而,最令人不解的是,桌上还摆放着一张旧账单,账单的落款署名竟是“梁庆祥”。

失踪的阴影

四起命案已将整个北平卷入恐慌。王东来一边着手调查鬼面玉佩和毒物的联系,一边追踪“断命钱”背后的秘密。他发现所有的死者都曾在生前与一个共同的名字有所接触——唐敬楼。

唐敬楼是一名隐秘的古物商人,性格乖僻,几乎不与人来往。传闻他曾涉足西北盗墓,掌握许多不为人知的秘技。

然而,当王东来试图联系唐敬楼时,却发现此人早已失踪数月。唯一的线索是,他的宅院位于北平城外的荒郊,一处鲜有人至的地方。

夜探唐宅

王东来决定亲自前往唐敬楼的宅院。那里或许藏着案件的关键真相。他带上谢知白和两名警员,一行人冒着风雪,赶往郊外。

唐敬楼的宅院早已荒废,大门敞开,院内荒草丛生。屋内一片狼藉,但仍保留着一些书籍和古物,似乎有人在匆忙间离开。

谢知白在书房内找到了一本手稿,内容记载了许多关于西北秘术和毒物的知识。其中一段提到了“断命钱”:

“断命钱,本为巫术器具,若与毒物结合,可作为杀人于无形之利器。”

更令人震惊的是,手稿最后一页画着一副地图,标注了一个神秘的地点:西山祭坛。

“西山祭坛?”谢知白看向王东来,“这地方我听说过,是唐敬楼曾挖掘的一个古墓的所在地。”

“看来我们必须去一趟。”王东来将手稿收入怀中,转身离开了唐宅。

西山祭坛

两日后,王东来带着谢知白和警署的几名警员,前往西山。他们循着地图上的标记,在一片荒芜的山谷中找到了传说中的“祭坛”。

祭坛是一处半塌的石制建筑,周围满是奇形怪状的石柱和深坑,地上散落着一些古物的残片。中心位置,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刻满了符号,与断命钱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就在王东来检查石板时,忽然有人从暗处冲出,袭击了他们。袭击者身手矫健,显然经过专业训练,动作狠辣,目的似乎是阻止他们继续探索。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王东来制服了其中一人。对方拒不交代身份,但从他身上搜出的一枚断命钱揭示了真相——这些人正是凶手的同伙。

幕后的操纵者

回到警署后,王东来开始梳理线索。他意识到,这场连环杀人案背后隐藏的阴谋远不止复仇或利益争夺那么简单。

鬼面玉佩、断命钱、西北秘术,所有的线索指向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有人试图复活一场古老的祭祀,用生命为代价唤醒沉睡的诅咒。

而王东来,已经深陷这场危险的漩涡之中……

命运的回响

案件的复杂程度远超王东来的预想,每一个环节都精妙得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而他,似乎正一步步走向幕后黑手设下的陷阱。

尽管如此,王东来心中的信念并未动摇。他知道,只要逻辑清晰、步步为营,就一定能揭开谜底。

祭坛的秘密

根据从祭坛带回的符号拓印,谢知白将其交给了北平大学的历史学教授陈宗周。陈教授是一位钻研古代文字和巫术符号的权威学者。

两天后,陈宗周带着激动和不安的神情找到了王东来:“这些符号出自殷商晚期,属于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祭术’。这是古代祭司用来召唤神灵或诅咒敌人的仪式符号。”

“召唤神灵?”王东来皱眉,“这种祭术真的有用吗?”

陈宗周苦笑:“这是一种心理操控的手段。通过制造恐惧和仪式感,可以让受害者相信自已无法逃脱命运,从而间接导致身体崩溃或意外死亡。加上毒物的作用,凶手的目的就更加隐蔽和高效。”

“也就是说,所谓的‘诅咒’,是结合心理学和毒杀术的双重手段。”王东来喃喃道。

陈宗周点头:“但这些符号在现代已无实际用途,凶手刻意复现它们,恐怕是为了隐藏更深层的动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