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名大汉带着几名随从骑马向着众人驰来,结果在距离众人几十米外停了下来。
那几名兵痞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赶紧向着骑马的几人跑了过去,跪倒在地。
“将军,你要为我们做主啊!将军!”
“府君,就是那群贱民,竟然趁着我们去往周边巡逻的时候偷袭,我们什长被他们当场打死了啊!“
那骑马而来的大汉看了看几名兵痞,又打量了一番站在众人面前的张山和身后的村民,冷笑了一声。
“好啊,那你们倒是说说,那几名被砍伤的村民是怎么回事?”
见几名兵痞支支吾吾地,那大汉直接吩咐身边的随从把几人暂且压下,回营宣布其罪行,当众斩首。
吓得那几名兵痞连连叩头认罪,但来人显然没有任何宽恕他们的意思。
随后那大汉翻身下马,来到张山等人身前,“某乃是东郡太守夏侯惇,治下不严,还请原谅。”
众多村民一听是府君当面,赶紧深施一礼,张伯寿向夏侯惇简要说明了情况,夏侯惇又表示了歉意,随后安排一名亲兵随从一同跟众人前往,所有医治的费用都由府衙来出。
张山打量了一番夏侯惇,这是他来到东汉后见到的第一位名将,但没想到夏侯惇管理的青州兵军纪竟然这么差,在曹操安置家属的城市旁都敢劫掠。
就在众人要离开时,夏侯惇赶紧来到张山的身旁,“敢问壮士可是徒手搏杀猛虎的张山张壮士吗?”
张山有些疑惑,怎么夏侯惇会认得自已,但还是回了一礼,“正是草民,不知府君有何事?”
“张壮士,可否一同到府衙一叙?”
夏侯惇此时心中是又喜又恼,喜的是张山那可比哨骑描述的威猛多了,一看就是绝世猛将的身材,要是收入帐下,那可是立一大功。
至于恼的自然是自已手下的兵竟然劫掠到人家村子里去了,还砍伤了好几名村民。
差点就别说拉拢了,人家不跟他翻脸就不错了。当初典韦不就是为朋友报仇,对抗官军,杀死数人还全身而退吗。
好在现在的情况看上去还没那么糟糕,受伤的人中应该是没有张山至亲或是至交好友,还有挽回的余地。
夏侯惇都这么给面子了,张山自然不会让人家面子掉在地上,“承蒙府君厚爱,草民自当遵从。”
夏侯惇牵来了一匹驽马,“张壮士可会骑马?”
至于军马曹操军中也不是没有,但军马可宝贵着呢,怎么可能用来没事的时候赶路呢。
张山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下未曾骑过马,府君可先行返回,在下自会去县衙拜谒。”
夏侯惇混了这么多年,一直跟在曹操身边,这种小场面自然是应付的来,“那某与张壮士一同步行返回!”
说着将手中的缰绳递给了一旁的随从,让那些随从亲兵跟在后面,自已亲自和张山并肩而行,返回鄄城。
回到鄄城外城,夏侯惇将几名兵痞交由军正定罪,下午当众斩首,顺便震慑一下其余的青州军,然后就带着张山返回了县衙。
刚到县衙门口,就听到门卫前来禀报,“府君,大公子得知您今日来鄄城驻军,特来特来拜会,现已在内堂等候。”
夏侯惇一听到是曹昂来拜会,不由得欣慰的笑了笑,他很喜欢孟德的这个大公子。
张山赶忙一拱手,“既然府君今日有贵客来访,恕草民先行告退,定择吉日再来拜见府君。”
夏侯惇怎么可能放人走,一把就拉住了张山,“欸,壮士说的是哪里话,还请在正堂歇息片刻,某去去便来。”
随后夏侯惇将张山引入正堂,安排下人摆酒款待,自已则是转身进到了内堂。
曹昂见到夏侯惇,先是施了一礼,将一张鞣制好的狼皮双手奉上,“前日便听闻元让叔要来鄄城驻军,今日到达,昂特来拜见。此狼皮乃是昂近日寻得来送与元让叔。”
夏侯惇扶起曹昂,拍了拍他的肩膀,“自从孟德入主兖州,某也随着东奔西走,有许多时日未曾见过大公子了。这段时间公子武艺有所精进啊,身体都健硕了许多。”
曹昂这时候却一转话头,“昂之所学也只不过是强身健体,还有很多需要和元让叔你们学习。
不过昂近日打听到了鄄城附近的高台村中有一可比典君的猛将。
今日前来一是和元让叔相见,二就是想让元让叔为父亲招揽此人啊。
这张狼皮也是从那位壮士手中买得,欲与其结交善缘,日后好登门相请。”
夏侯惇一听,这肯定是孟德亲生的,孟德喜欢猛将,公子也喜欢猛将,这是随根。随后笑了两声,指着正堂的方向,“孟德要知大公子如此,定会欣慰万分。那猛士某亦听说,已经请到府衙正堂,公子不如随某一同招待?”
曹昂听到这个,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加拉着夏侯惇去往正堂,“既然相请,又独留客人,岂是待客之道?”
张山正在正堂中慢慢品尝着酒水,说实话,不咋好喝,不过他本来也不好饮酒,自然也就不会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好酒而难受了。
喝了没两口,就看到夏侯惇带着一名年轻人转出了内堂。
张山赶紧起身施礼,夏侯惇摆了摆手,“壮士不必如此客气,某给你介绍,这位是曹兖州的大公子,曹昂”
曹昂上前扶起张山,“前日在市集得见壮士,本欲亲往相请,不料今日在此相见。”
“公子言重了,山本是乡野粗人,怎能劳烦公子亲去。当日不知是公子当面,多有失礼。”
不得不说,不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待人接物这些方面都没得说,曹昂作为曹操的长子,耳濡目染之下也是学得了几分精髓。
随后几人分别落座,闲谈了一会,曹昂和夏侯惇心中也有些奇怪。
张山没有师从,根据他自已说倒是跟着个先生认了点字,四书五经也的确不精通,但是言语之间又逻辑清晰,而且看事情也很是透彻,显得极有见地。
这让曹昂和夏侯惇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很矛盾。
但是从张山赤手搏杀猛虎的战绩来看,此人下限也能成为一个统领亲卫的校尉,战场上有这么一个猛人护在身旁,肯定很有安全感。
酒过三巡,曹昂端着一杯酒来到了张山面前,“张君,家父曹兖州忠君报国,志在恢复汉室,安抚百姓。如今,天下战乱四起,盗贼横行,民不聊生。时至今日,唯有英才辅佐,方能成就大业。我父深知人才之重,常言:‘不论门第,唯才是举。’望张君能与我父共举大事,辅佐汉室,为国家社稷出力。以张君之才,家父必定重用。”(这个时候的大事、大业可都不是争霸天下,那是纯反贼。这个时候的大事、大业是指帮助君主完成治理天下的伟大事业,安定国家,通过自已的努力实现国家的兴盛,以求通过自已的功业德行等名垂青史。)
在这个时期是二重君主制,第一重君主肯定是天子,而第二重君主则是自已举主或者征辟自已的人。
忠君报国在这个时期可不是口头说说,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吕布为什么风评这么差,一个弑父弑君的人,谁敢用他。
所以张山有了一点犹豫,毕竟他也没有见过曹操,但是从曹昂的言行举止来看,家教肯定差不了,依此推测,曹操也差不到哪里去。
本来还是想见识一下刘皇叔的,奈何有缘无份。曹操长子如此优待自已一个乡野粗人,拳拳之心实难拒绝。
张山下定了决心,但是刚才的的犹豫被夏侯惇看在了眼里,“不知张君可是有什么顾虑?”
张山一拱手,“山乃是因投亲来到鄄城,蒙二叔收留山于此地,故而活命,然今山若投曹兖州而去,家中实在放心不下。”
这个时代对于孝道看得很重,就连当官都是要看你孝不孝顺,要么为什么叫举孝廉呢。
你可以没本事,但只要你名声好、孝顺,那就可能被征辟为官。
但是后期基本都是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养名自重,相互举荐。
所以张山说出这个,也是想要给二叔一家争取些待遇。他自已的待遇还要曹操定夺,但是自已二叔一家曹昂就能做主。
夏侯惇大手一挥,这都不是事儿,“张君不必担忧,待到张君见过孟德后,孟德自会有安排。至于近些时日,某亦会安排下面的人照料一二。”
曹昂也在闲谈中听说了青州兵侵扰百姓的事情,还又叮嘱了夏侯惇一定要带足补偿,安抚好受伤的村民。
张山当即对着曹昂深施一礼,“山乃乡野粗人,蒙公子错爱,亲来相请,山无以为报,定当竭力尽忠,以报公子大恩。”
曹昂将张山扶起,“家父仍在定陶驻军,月底才能返回,近日昂先在鄄城内安排一处宅院赠与张君,用以安顿家小。”
随后三人又喝了几杯酒,曹昂亲自把张山送到了门口。
张山返回高台村,和张冬说明了情况。
张冬也是为张山感到高兴,但是对于张山说的全家都搬进城中去住,张冬犹豫了。
这眼瞅着就要到秋季了,地里的庄稼还没收呢,张冬可舍不得就这么扔下。
张山也是考虑到反正曹操本次征伐徐州,也就是两个多月就回来了,倒是来得及赶在吕布进入陈留郡之前搬进鄄城。
同时张山也从曹昂那里了解到了原来曹操此时大败袁术后,直接回军到了济阴郡的治所定陶,同时四处派兵驻守,基本已经掌控了济阴郡。
至于袁叙那个向袁绍称北兄,向袁术称南兄的投机之人自然只能顺势服从。
所以张山也就没着急往让二叔一家城中搬去,仍旧留在高台村继续耕作,同时张山还找到了城中的一处学堂,让二狗和三丫进去识字,二狗将来哪怕只是当个小吏也是不错的,至于三丫倒是挺聪慧的,说不定以后能去织造局底下管理女工。
张冬这次倒是没说什么,孩子能识字自然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