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结束后,众人都陆陆续续的散去,张山一直站在门口踱步,左等右等,终于看到荀彧走出了府衙。
“文若先生!”张山赶忙上前拦住了荀彧。
荀彧对于张山突然出现,感到有些迷惑,“不知怀岳有何要事,专在此等候荀某?”
张山找了个借口,“前日元让将军赠某春秋,然读来仍觉有所困惑,今特来请教文若先生。”
但是早在张山焦急等待的时候,荀彧就看到了,不由得嘴角露出微笑。
“怀岳如此好学,荀某定不藏私!不若怀岳来吾府中一叙?”
张山一拱手,“故所愿也,不敢请耳。”
随后张山亲自为荀彧赶车,两人一同来到了荀府。
两人在正堂坐下,荀彧吩咐下人煮茶款待,然后也不说话,老神在在,等着张山开口。
张山琢磨了半天,问题是他也没咋看过春秋啊,有啥问题能问呢。
荀彧就看着张山那有口难开的样子,差点笑了出来,但是那样就太失礼了。
“怀岳真是个妙人,明明是有事相遇某商议,却偏偏找个如此蹩脚的借口。”
张山眼见被拆穿,也只能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文若先生,山的确有肺腑之言想向先生一叙,但又不知如何开口,所以才欺骗了先生,还望先生见谅。”
荀彧并不在意,他现在更好奇张山有什么想法,毕竟这是自家老板的贴身护卫,弄清楚他的为人和品行是很重要的。
但是就目前来看,荀彧是对张山很满意的,做事心细,知礼节,为人大大咧咧的,没有心计,有点啥想法都快写脸上了。
这种人当保镖正合适,武力值又高,关键时刻还能冲阵。
“正堂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怀岳有何想法尽可道来。”
张山组织了一下语言,“陶谦忤逆天子,明公前往讨之乃是以顺讨逆,然抢割秋粮乃是就食于敌,并无大碍。”
“但山之忧虑在于此次出征明公定会以青州军为主力,青州军原是黄巾匪盗,军纪极差,可明公又多对其放纵,届时多会劫掠乡里,明公再不加以阻拦,此于明公名声不利啊。”
“若是多造屠戮,徐州军民必定上下一心,拼死抵抗,纵然攻下徐州之地,也难以归心。”
“况且陶谦多起兵祸,又放任太守为祸乡里,对治下百姓并无德政。倘若明公能够善待徐州百姓,大军到处,百姓岂能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荀彧其实跟张山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还没有和曹操进言,曹操的目标是抢粮食,抢够了就走,明年再正式攻伐徐州。
但荀彧的想法则是更为缜密,如果能够打下徐州的郡县,尤其是彭城,那么就相当于控制了徐州北部向徐州南部水运的关键节点。
而南徐州的世家大族下邳陈氏此时正在沛国抵抗袁术的入侵。
如果此时曹操能够隔断北徐州对其的援助,并且占领下邳,那么极有可能争取到陈氏完全倒向他们,届时南徐州可就不是飞地了。
至于直面袁术的兵锋?荀彧表示那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命一上将驻守下邳,让陈氏驻守沛国和广陵为两翼,如此便可轻松借助淮泗之水抵御袁术。
那这样南徐州的百姓自然也就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了,自然不能随意伤害。
荀彧没想到张山也能有如此见地,看来这次是捡到宝了。
张山要是知道荀彧的分析,只会目光清澈的看着荀彧,啊,我有这个意思吗,他只是不想无辜的百姓免受屠戮,别的根本啥都没想。
“怀岳所言与某不谋而合,明日我定会劝说明公,让其善待百姓,以收民心!”
张山也是松了一口气,要是曹操真的随意屠城,他真的不知道自已是不是还要留下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
但是张山也能觉得曹老板对自已挺不错的,哪怕自已只是个都尉,提出的建议只要有理有据,曹老板也会认真考虑,也没有说因为自已没啥文化就看不起自已。能从一而终自然是最好不过。
“如此,便劳烦文若先生了,天色不早,山便告辞了。”
荀彧起身相送,随后又回到正堂坐下。
他察觉到了张山的变化,能感觉到这件事情没有解决前,张山并不是真心归附,但也能感觉到张山是个重感情的人,同时又有着自已的想法和道义。
这种人只要真心换真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违背了他的道义原则,那么他就会失望的离开。
荀彧又不由想到了自已,自已当初离开袁绍,不也是因为袁绍和自已不是一路人吗。
第二天一早,张山刚吃过早饭就听到仆人来禀报,说是曹昂在门外求见。
张山立刻到门前相迎,曹昂来找张山是要带他前往军营挑选200人编入亲卫营,剩下的两百人由夏侯惇和曹仁各拨100老兵补齐。
张山一听还有这好事,要知道夏侯惇和曹仁手里的老兵那都是曹操现在手里的兵尖子,除了于禁手中的泰山军就属他们最为精锐了。
二人赶忙来到兵营,只见校场上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大概1000多人,夏侯惇远远看见两人便迎了过来。
“怀岳,现在校场上的一营人马那是青州军中最为精锐的青壮,你可自行挑选,那边的一曲人马是我和子孝精心挑选的悍卒,今后就交由你统领了。”
张山对于夏侯惇二人精心挑选的一曲人马极为满意,各个身高都在七尺开外,身体强健,最重要的是熟悉军阵号令,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兵。
至于黄巾军那边就只能说差强人意,相较夏侯惇带来的精兵还是差了点,但是完全可以接受。
至少这些兵脸上没大有菜色,并且都见过血,也学习了基础的号令,只要能够镇得住他们,那也是好兵。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群兵的品德方面比较差,基本还是土匪思想,很难管理。
张山打算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人不狠站不稳。
同时也给夏侯惇他们带来的老兵一个震慑,然后再安抚一番,萝卜加大棒,百试百灵。
只见张山大跨步的走到了高台之上,向着下方大声介绍道:“吾乃曹兖州新任命的军司马张山张怀岳,今后统领一部人马护卫曹公左右。”
“凡是自觉有勇力者,皆可来与某试招,凡是撑过三招者,任命伍长,撑过五招者,任命什长,撑过十招者,任命百夫长!若是有人能胜过某,某当亲自向曹公请辞,由胜者接任某之职位!”
此话一出,有很多人都动了心思,当兵肯定想往上爬啊,更高的职位就意味着更好的待遇。
张山想先确定好基层领导,这样再让这群人挑选他们相熟的人,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这一伍或一什的凝聚力,也更为方便管理。
但是高台下的很多青州兵观察过张山的体格后,直接就失去了挑战的信心,差距太大了,根本没得打。
在等待了许久后,有一名脸上带着一道刀疤,身高在八尺开外,身材还算强健的大汉站到了张山面前,只不过在人群中算是高大威猛的大汉在张山面前就好像一个顽童一般。
大汉咽了咽口水,“小人洪续,青州济南人士,现为百夫长,想向司马讨教!”
张山对于第一个勇士还是有一定期待的,随后二人各自手持长棍站定,摆出了架势。
很可惜,两人同时挥棍,两棍相交的一瞬间,洪续就感到了手中长棍上传来了一股巨力,随后长棍脱手而出。
这还是张山收着力,毕竟是比斗,又不是要生死搏杀。
即使这样,仅仅过了一招,洪续已经是双手颤抖,差点虎口崩裂。
这让其他的青州兵都极为惊叹,要知道百夫长亦有差距,洪续已经是他们之中的百夫长里稳居前三的了,可是现在却败得如此之快。
洪续苦笑了一下,“司马神力,洪续佩服!”
张山觉得这个汉子还是不错的,主要是身上没有那种匪气,便开口问道:“某观汝不像是会主动从贼之人,为何加入黄巾?”
洪续满脸无奈,“小人本是村中猎户,奈何村子中粮食尽皆被搜刮,如若不加入也没了活路,况且老父与幼弟也被乱军裹挟,只能加入以图保全家人。
后来小人因为有些勇力,再加上与村中青壮相互扶持,才做得这百夫长。”
张山当即向其他人问道:“洪续所说,可有人能证明否?”
很快好几个年轻人都站了出来,纷纷为洪续作证,同时也夸赞洪续,要不是他对村中人多有照顾,还不知道这一路上得死多少呢,至于洪续脸上的伤疤,也是为了救自已父亲留下的。
张山暗自点头,这是个不错的苗子,重孝道,讲义气,将来可以成为自已的帮手。
“洪续,汝手下一屯人马皆为原村中青壮吗?”
洪续答复道:“禀司马,其中半数为村中乡亲,半数为附近村落中相熟之人。”
张山点了点头,“汝可继续担任百夫长,带领你所统领的一屯人马编入吾本部。”
洪续对着张山一抱拳,脸上掩盖不住的有些激动,“多谢司马赏识!”
随后张山又挑翻了几名上来挑战的军士,奈何都没有碰到相中的。夏侯惇和曹仁带来的老兵也有几名什长和百夫长上来挑战,基本都是一招就败了下去。
甚至后面都是五六个人围攻张山,但也只能让张山多抡几棍子,看的曹昂在底下连声叫好。
唯有两个百夫长硬是咬着牙,手中棍子都被张山直接抽断了,他俩硬是没松手。
张山自然也是勉励了他俩一下,并询问了两人姓名。这两人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叫邓伯文,弟弟叫邓叔武,家在陈留,从曹操讨伐董卓的时候就跟着曹操东征西讨。
最后张山挑选了一个曾经是县城卫兵的百夫长赵毅和他手下的一屯人马,其中大部分是城边的百姓,还有几名县城卫兵。
在张山看来,他们带领的人至少还不像是那些黄巾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是被黄巾裹挟且时间尚短,刚加入没多久就被曹操收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