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阳县城中,陶谦愁眉苦脸的坐在大堂之上,曹豹等丹阳将领也是士气低落。
他们没想到这场仗会败得这么惨,来时的三万大军现在只剩了将近两万,而且其中有一半损失的是丹阳兵。
这对陶谦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就意味着他觉得能够对抗曹操的杀手锏根本没用。
经此一战,被陷阵突破的西面军士士气打击极大,没个一年半载是缓不过来了。同时主将亲自领着主力军被打了个大败,对其他部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现在陶谦战也不是,退也不是,彭城已经失守,徐州南部的大门已经完全对曹操打开,而再往东退就到徐州此时的治所郯县,那时候可就退无可退了。
但是不退的话兵无战心,陶谦也没有实力继续和曹操掰手腕了。
最后陶谦经过一番取舍,只得让几名徐州军中的偏将留守傅阳,大部队即刻回到武原休整,加筑防御工事,同时让糜竺派兵增援。
不过陶谦属于是和空气斗智斗勇了,曹操这次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东进。
数天过去,曹操已经完全控制了彭城及周边地区,此地的乡绅也纷纷跟小沛城中的乡绅一样,拿出粮秣来资助曹操,因为陶谦派系的官员已经下台了,现在他们的机会来了。
曹操自然也明白他们的心思,主打一个不主动、不拒绝,来者不拒,至于暗示想当官,对不起,听不懂。
极个别不懂事的已经被典韦找上门谈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了。
老曹表示是你飘了还是我提不动刀了,我是答应荀彧不劫掠当地百姓,可没说不能抢大户啊。
在处理了反对的声音后,老曹才将彭城和周围县城的一些职位放了出去,至于三互法,天子都联系不上,谁还管这个。
而后曹操命令大军在此继续休整,同时广撒哨骑,南下打探下邳的情况。
彭城府衙中,曹操和程昱正在商议到底该如何取下邳,大军刚经过一场恶战,不休养几日很难继续攻城。
而一旦控制了下邳,那陈氏倒向他们的可能性也就很大了。
但是程昱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明公,根据我军打探到的情报,如今沛国相陈珪的儿子陈登正在郯县,如果陶谦以其子为质,要挟陈珪夹击我军,陈珪为保其子定会遵从啊!”
曹操也是对于这个事情有点头疼,陈珪作为陶谦的盟友兼外派实权太守,肯定要让陶谦放心的让他在外,而且面对袁术的进攻,他也还需要徐州的支援,只能把陈登压在了陶谦那里。
想要把人整出来的难度实在是太大。
就在这时,门卫前来通传说沛国方向有快马带来书信。
曹操赶紧让来人送上书信,拆开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随后将书信递给了程昱。
果然,爱笑的阿瞒运气不会太差。
原来是袁术趁着秋收后粮草充足,又对沛国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陈珪抵抗的是十分吃力。
本来还寄希望于陶谦腾出手来提供援助,结果收到的消息却是曹操大败陶谦,就连沛国和北徐州之间联系的重要节点都丢了。
这让陈珪已经不对陶谦抱有希望了,而后他又打探到曹操自从南下以来,与民秋毫无犯,就连黄巾出身的青州兵都被严格约束,这都是曹操对他们陈氏散发的善意啊。
这说明曹操的主要目的不是来徐州劫掠,而是想收拢民心,彻底的占有南徐州的三郡。
这样就绕不开他们陈氏的支持,在对比了陶谦和曹操的差距又结合了自身的处境,陈珪果断给曹操写去书信。
程昱也快速浏览了一遍,“看来下邳郡当尽归我军了!”
曹操此时也极为认同,“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依计行事,料那陈汉瑜现在自身难保也不敢骗我,况且其次子还在下邳城中,也足见其诚意。”
程昱虽然赞同曹操的想法,但还是建议曹操继续增派人手打探消息,确认陈珪次子陈应是否真的在下邳城中。
在曹仁派遣探马传来确切消息后,曹操便点起了六千军士,直取取虑县,随后再北上进攻下邳。
张山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休养,已然痊愈,但是因为本部兵马损失惨重,此次仅带上了邓氏兄弟和一百名亲兵随军出征,和典韦并作一营护卫曹操。
取虑县城小兵弱,再加上此时的下邳国国相乃是东汉有名的佛教中人笮融,下邳治下的县城城防可以说是很差。因为这家伙虽然信佛,但是为人轻狡狠辣,靠着丹阳氏族的身份被陶谦指派督管彭城、下邳、广陵三郡的漕运,这可让笮融大捞特捞,经常纵容手下去劫掠。
搜刮来的钱财被笮融用来在下邳建造佛寺,以铜铸佛像,黄金涂抹表面,最后再用绸缎、彩锦给佛像缝制外衣,耗资巨大。
所以陈珪对这家伙也很不爽,自已老家被笮融给整成了这样,能高兴就怪了。这次他也想借曹操之手给笮融一点颜色看看。
但是这个时候的陶谦已经属于是昏招频出的阶段,先是得罪了袁术,落井下石却没有拼尽全力将其打死,让袁术在淮南重新立足,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又招惹了曹操,直接遭受到了夹击。
可陶谦的核心利益是在北徐州,对于南徐州完全是放任的情况,让他们各自守土。
这也造成了南徐州的大族陈氏的不满,好处你也拿了,但是现在让我自已对抗袁术。
等到曹操大军来到取虑县后,围城不到三日就有城中县兵打开了城门,曹操只是分出了一名偏将留守,大军接着北上围攻下邳。
张山对于第一次徐州讨伐战的细节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项细节张山记得十分清楚。
那就是笮融跟曹操根本没碰上就带人跑路了,而笮融除此之外还带走了马三千匹,也正是因为这个,才让张山记住了这件事。
所以张山在行军途中好不容易想了个合理的解释,去找曹操禀报。
“明公,笮融久居下邳,对此处水运河道极为熟悉,若是其与我军交战不利,乘快舟南下,则我军毫无办法,只能放任其离开啊!”
曹操倒是没考虑这个,因为他考虑的只是拿下下邳,至于笮融的死活对于他来说无所谓。
看到张山急不可耐的样子,曹操有些疑惑,“怀岳可是跟笮融有什么仇怨否?”
张山摆了摆手,“某此前都未曾见过笮融,如何会有仇怨呢,是某近日探得一消息,但不知真假,故而不知是否该报于明公。”
曹操顿时来了兴致,“哦,怀岳可尽管说来是何消息。”
张山凑近曹操身旁,低声说道:“明公,某最近打探到笮融手中好像有三千多匹马!”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没有了之前无所谓的心态了。
要知道那可是三千匹马啊,兖州又不产马,这种战略资源不管是从谁那里购买都是极其受限的,而且马匹又极其昂贵,也不是现在的曹操能负担的起的。
但是在中原地带交战,多为平原,骑兵的作用和战斗力是极其强大的。
要是有了这三千匹马,那曹操就能武装起来至少一营骑兵。
张山在曹操身边感觉他喘气都变得粗重了,曹操当即大手一挥,传令沿途不断收拢渔船货船,尽可能减少笮融能够用来沿水路撤退的可能,至于下邳城他自有良策破之。
只要进到了下邳,那三千匹马岂不是都归他了。
想着想着,曹操不自觉地露出了痴汉般的笑容。
但是曹操很快就转变了表情,毕竟这是在外面,要保持威严。
“咳咳,怀岳啊,要是消息属实,便再为你记一大功,就算是不准确,某也不怪你!”
就在曹军加速行军赶去下邳的路上,曹操收到了来自陈应的书信,笮融果真不想和曹操硬拼,带着本部亲兵和一万百姓向广陵逃窜了,现在下邳城已然无主。
不过因为缺少渡船,那三千多匹马仅仅被带走了不到一百匹。
这其实完全出乎了曹操和陈珪的预料,按照陈珪的安排,应该是曹操抵达下邳后进行围城,可以从西门联络城中的陈应,西门守卫的将佐都是他陈家之人,届时找个合适的机会打开城门,放曹操入城。
但就算如此,曹操仍旧要将下邳城团团围住,安排将士快速打造许多中看不中用的攻城器械,不强求能用,只要看起来没有太大问题就行。
张山和典韦跟在曹操身边巡视军营,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整这么多花架子,攻城的时候不等敌军反击,自已人就要被这偷工减料的攻城器害死了。
曹操不由得微微一笑,现在他明白戏志才他们有了好计策以后为什么不直接全盘托出,非要遮掩一下,这种感觉真爽,有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
“典老哥,你说明公在那里偷偷笑干什么?”
典韦摇了摇头,“某上哪知道,可能是想媳妇了。”
张山总觉得曹操看他俩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关怀,但又有一丝嘲笑。
典韦拍了拍张山的肩膀,“想那么多干啥,眼见都快到晌午了,不如去伙房加个餐!”
也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两人耐着性子等曹操巡视完回到大帐,直接就跑去了伙房,老曹对他俩也是从不约束,嘱咐粮官任峻只要是粮草不短缺的情况下就让他俩吃多少要多少。
而张山两人每次来,都是任峻手下的仓官王垕负责给他俩开小灶。
王垕为人踏实肯干,深得任峻信任,至于任峻那可是曹老板起兵时候就跟随的原始股,还娶了曹老板的从妹,成了老曹的妹夫。
所以曹操才能放心的将军中最重要的后勤交给任峻。
而王垕可以说是任峻最为放心的手下,所以招待曹操身边的两员猛将也就成了王垕的活。
由于张山和典韦基本天天三顿饭,而且食量比一般士兵大得多,都是来王垕这里偷着吃,要不然难免有人心里不平衡。
三人一天见三次,早就都混熟了。
张山看着王垕的背影,寻思着以后一定要保他一命,这种忠义之士不应该那么冤枉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