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此时脑中一片混乱,要知道回师兖州后,他还刚跟张邈见了一面。
“这……这是为何啊?”曹操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自觉没有对不起张邈的地方,甚至袁绍想要杀张邈都被他拒绝了。
张山也是叹了一口气,主要这件事情其实对曹操打击也挺大的,自已信任到可以托付家小的一个朋友选择了背叛,这也算是曹老板黑化的第二次了。
“明公今年年初是否处死了名士边让?”
曹操点了点头,因为那时正值大败袁术,但是当时张邈的中立让曹擦感到了后方的不安定,所以就安排了一些驻军把守陈留郡一些核心地区。
结果边让还是不知死活的一直指责曹操,然后就直接被杀。
曹操想到这里也明白了,自已和张邈的友谊在大败袁术后其实就没有了。
自已一直都是袁绍的小弟,如今做大哥的让小弟杀张邈,就算现在顶住了一时的压力,张邈肯定觉得以后难保自已不会杀他。
况且自已又驻兵陈留,这肯定也会让张邈惊疑不定。
这才造就了张山最后提到的结果,他们打算掌控兖州,依靠吕布的战斗力,直接和袁绍掰手腕。
曹操向张山说明了自已的猜想,张山给予了肯定,“明公所言正中要害,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
“明公所依仗的多为文若先生为首的颍川士族,兖州本地派迎明公入主兖州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想干了。”
曹操听到这里已经内心明了,除了对于张邈的旧情的确让他有些难受,至于那些兖州士族纯纯就是找死。
不过张山却话锋一转,“明公,此时山所虑反而不是此事,因为只要提前防备,仅凭陈留一郡之地他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明公必须早做准备。”
曹操一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立刻打起精神,“怀岳请讲!”
张山继续娓娓道来明年的事情,“明年兖州将会迎来一场十分严重的蝗灾,若是明公不能妥善处理,届时兖州境内将颗粒无收,百姓家无斗储,军队亦会断粮,届时明公治下民心军心皆被动摇,都不用吕布来袭就会自乱啊!”
曹操可是真被吓到了,“怀岳,吾刚从下邳广陵等地迁回了四十余万百姓,这该如何是好啊?!”
张山一听也懵了,不是怎么还自已上难度呢,主要是书上也没说过你还有这一手啊!
不过张山和曹操都很快冷静了下来,现在抱怨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行动起来。
张山仔细回忆着东汉时期能够可行的灭杀蝗虫的方式,“明公,此时正值冬季,蝗虫多为卵的形式埋藏于土中,此时挽救尚且来得及!”
曹操大喜过望,“还请怀岳教我!”
张山捋了捋胡须,“明公此时可号召百姓,对于各个地区的荒地都进行烧荒,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蝗虫卵。”
“对于耕地则是需要明年春耕前进行深耕,并且组织军队在冬季尽可能的翻土耕地,这样也能极大的减少蝗虫。”
“最后则是明公可派人大量收购鸡鸭,这些动物都以蝗虫为食,可以低价售予各地百姓,令其去地里啄食蝗虫,这对鸡鸭属于上好的饲料,待到鸡鸭长大,明公可从百姓手中买回,用于供给军队。”
最后张山一拱手,“明公发布榜文时可以说是梦中被先辈提醒,不忍百姓受苦,如此可令百姓归心,待到蝗灾被解决,明公可受万民敬仰!”
不得不说,曹操真的心动了,而且他也从这次徐州之战中切实的感受到了得民心的好处,只是他怕张山心里不舒服,毕竟这相当于完全隐去了张山的功劳。
“若是如此,吾岂不是抢了怀岳的功劳?”
张山摇了摇头,“山不过一山野之人,本无治世之才,仅能凭自身武勇为明公驱驰,但是山也多见百姓遭受倒悬之苦,唯愿有人能够匡扶汉室,扫清寰宇,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中,使其免于战乱,安居乐业。”
“而明公一向贤明,所以山愿倾力相助明公,唯愿天下早日太平!”
曹操真的被张山感动了,一把握住张山的双手,“怀岳如此,真叫曹某惭愧!”
自此,两人算是君臣交心,曹操觉得张山这是跟他透露了最大的秘密,而且这样一个有能力却没野心的人,自已一定要笼络住,至少不能让张山失望。
否则这么一个知晓未来的人要是跑到别人那里,那该有多可怕,主要还是张山太能打了,曹操都不知道张山想走自已该派多少人才能劫杀的了。
至于再往后还会发生什么,张山没有继续说,因为明年的改变还不知道会对走向带来什么影响,他也没法预测。
曹操也表示先不用再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况且从张山愿意接受自已的招揽来看,自已往后的成就肯定不低,要不然张山也不会愿意来。
紧接着张山就说到了自已带回的诸葛一家,“明公,还有一事希望明公重视。”
“某邀请回兖州居住的诸葛玄一家,还请明公多为照顾,尤其是诸葛珪的二子,诸葛亮!”
曹操有些不解,不就是个十来岁的娃娃吗,有啥要注意的。
张山继续说道:“明公不要小看诸葛亮,这个孩子极为聪慧,若是能请得名师教导,以后让其辅佐明公,那可谓是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曹操也是来了兴致,“这可是怀岳从书中所知?”
张山重重点头,“自然是书中知晓,不过这只是一个比喻罢了,甚至说这个比喻都有些拉低了诸葛亮的水平,所以明公一定要重视,甚至可以考虑请文若先生亲自教导诸葛亮!”
曹操抚掌大笑,“好!怀岳真是为吾送来了一份大礼啊!”
张山又继续说道:“诸葛珪长子诸葛瑾也十分有才华,或者说诸葛家的这三个孩子,都极为聪慧,明公若是能加以培养,最次都要为一郡之才。”
曹操暗下决心,这几个小家伙一定要好好培养,他们现在父母均已离世,只要自已加以关照,这以后不就是给曹昂留下的得力助手吗。
曹操又向张山保证了对于今天所谈内容绝不外泄,然后两人回到了外堂,张山又和夏侯惇几人叙了叙旧,就辞别曹操,要赶紧回家看看,毕竟离开也很久了。
张山走出曹府,长舒了一口气,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曹操就凭借着自已几次进言,差点就发现了真相,要不是曹操不知道穿越是什么,可能直接就看透张山了。
好在事情圆满解决,以后在曹营也算是曹操最为信任的近臣之一了。
想到这,张山哼着小曲去往了市集,打算割些羊肉带回家去,跟张冬他们好好吃一顿。
张山来到市集直接购买了一整头羊,然后扛着羊牵着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
敲了敲宅院的大门,过了一会就有一个仆人前来打开了大门,在看到是张山后赶紧把张山迎接了进来。
在把两匹马在马厩中拴好后,张山四下打量了一番,发现院子里的很多地都被翻过了,显然是要种菜,跟自已走之前光秃秃的小院完全不一样。
下人想要接过张山扛着的羊肉,张山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我二叔在家吗?”张山边往里面走,边随口问道。
那名下人点了点头,“禀主人,尊公已经在入冬时就已经住进了府宅,现在应该在正堂休息。”
张山实在听不惯主人这一称谓,主要是曹操赠予的这些人已经是被发卖为奴,也只能听凭主家安排。
“以后你们就叫某东家即可,不用叫什么主人。”
“记住了,东家,待会小的就去告诉其他人。”
来到正堂前,张山将扛着的羊肉交给了下人,吩咐带到厨房去,自已晚上亲自处理。
随后便大步走了进去,张冬本来在闭着眼休息,突然听到了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下意识睁开眼望去,就看到张山走了进来。
张冬直接站了起来,赶紧跑过去拉住张山的胳膊,“大山,你可算回来了!”
“看着好像瘦了,有没有受伤?”说着张冬还围着张山转了一圈。
张山笑了笑,脱下外袍给张冬展示了自已坚实的肌肉,“放心吧,二叔,我没事。”
紧接着张山又问道:“二叔,我二婶呢?还有阿牛去哪了?”
说到这个,张冬可就不困了,原来是自从张山出发后,荀彧亲自安排了一家食肆让张冬一家经营,而张冬和张牛琢磨了一番,决定卖汤饼和火烧。
因为食肆紧挨着市集,每天人流量极大,再加上张冬父子用料实在,每天来吃饭的人极多,再加上食肆有官方背书,张冬也不用担心没地方进原料,很多粮店都愿意给张冬供货。
至于家里的田地则是一半便宜租给了李家,剩下的则是让里长张伯寿来分别租给村中的人家,这样每年还能有些粮食入账。
而且由于张山已经是军司马,他们一家也仅仅只需要缴纳人头税即可,商税也被荀彧给免掉了,主要这样一家小食肆也收不上来多少钱,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而二婶则是终于有时间专心纺纺布,补贴些家用。
张山听到二叔这么说,心想这可得好好登门拜谢荀彧,这个人情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