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老曹和老刘都算是在努力创业,而孙策作为最年轻的一位还在打工上班。
袁术之前最为仰仗的大将孙坚死在了荆州攻防战中,手下再也没有十分勇猛善战的大将了。
恰巧194年初的时候孙策返回了寿春,便开始为袁术攻打庐江郡,不求速破,只要拖住陆康就可以了。
其实原来袁术和陆家的关系还是挺好的,陆康的儿子陆绩就是二十四孝中记载的怀橘遗亲。
这个故事之所以发扬出去也是袁术大力宣传的。
袁术是希望捧陆康的这个小儿子,给陆家带来更大的名声荣誉,好拉拢陆康。
但是自从袁术开始四处攻伐之后,不断地要求陆康提供粮草,最过分的一次直接要求陆康提供三万石米,陆康肯定不给啊,俩人就彻底闹掰了。
陆康一直是忠于朝廷的,之前只是碍于袁术的掌握了朝廷派来的关东特使马日磾,又自领扬州刺史,没办法只能作为其下属。
自从和袁术撕破脸皮之后,陆康就开始整军备战。
而庐江郡的地理位置属于袁术的核心腹地,必须要由自已的亲信把守。
所以两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战争。
之前袁术不是想拉拢郭贡和陈氏相争吗,所以就将自已表奏的豫州刺史调到了丹阳郡做太守。
而吴景正是孙策的舅舅,所以年初的时候孙策从丹阳返回了袁术所在的寿春。
至于为什么袁术愿意相信这个小年轻,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陆康在庐江的名声是很好的,很得本地人心。
袁术手下的这些个人精都不愿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孙策初生牛犊一个,只要能立功,啥也不管就是上。
另一方面则是孙策自已也有意向去攻打陆家。
这还要从当年孙坚从长沙一路北上讨董时说起。
那个时候因为孙坚出征将妻子都留在了家中,孙策受到庐江舒县的好友周瑜邀请,举家搬了过去居住。
此时庐江的治所就在舒县县城,所以孙策就去过府衙拜见陆康。
但是陆康那个时候就站在朝廷一边,觉得北上讨董的孙坚乃是反贼,所以面都没露就让主簿将孙策打发走了。
因为自已的父亲而受辱,这个仇孙策一直记在心里。
所以一听有机会攻打陆康,孙策自已也是极为愿意的。
但是孙策显然低估了陆康在庐江的民心。
很多在休假中的士兵一听说孙策进犯到舒县境地,纷纷都放弃了休息,连夜爬城墙都要回来参与防守。
陆氏族人也上下一心,派出百余人前来帮助陆康。
而陆康也送走了自已的儿子陆绩和从孙陆逊,打算在此和孙策决一死战。
甚至就连居住在舒县,和孙策深交的好友周瑜都没有站在孙策一边。
孙策手上缺兵少将。将有吕范、孙河。
兵有一千多袁术归还的孙家军旧部和在丹阳招募的几百丹阳兵。
不过好在袁术归还部分孙家军后,随着孙坚南征北战的宿将程普此时也来到了孙策身边。
为将者不仅需要会打仗,也需要会治军。
不管是孙河还是吕范甚至说孙策此时都是新手,根本没有足够的经验。
不过正值壮年的程普扛起了大旗,带着三个新手开始起飞。
孙策今后的作战经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积攒学习的。
这也是为什么袁术能放心的北伐,因为后面负责看屁股的都是孙家的人。
虽然一开始刘繇到来的时候吴景和孙贲迎接了刘繇.
帮助他在长江以南的曲阿设立治所并立足。
但是现在袁术故意放出孙策已经在自已手下被重用的消息,刘繇知道后果然不肯再相信吴景和孙贲。
甚至以二人是袁术旧部为由直接赶走了二人。
这两人无处可去,只能转投袁术,带领袁术军攻打刘繇。
所以说现在袁术的南部防线基本都是由孙家负责。
而就在这个时局复杂的时期,袁术怎么可能再增加开战方向,深入豫州去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郭贡呢。
之前向你示好不过是看你有点用,再加上那个时候豫州人太多不好争才让给你的。
还真以为他袁术是个急公好义的良善之辈了。
所以袁术连见都没见那名信使,随便让主簿写了一封回绝的书信就给打发走了。
最终这封信还没到郭贡手上就被曹操截获了,也成为了睢阳县攻防战的突破口。
郭贡此时还在城里掐算着日子,现在距离收到书信已经过去了近十天了,可是曹军除了试探性的攻了两次城也没有要撤退的迹象啊。
也就在郭贡疑惑的时候,有一名探马来到府衙汇报。
“使君,小人刚刚发现西门的曹军似有撤离的迹象!”
“其营中今日突然减少了将近一半的炊烟!”
这个消息让郭贡喜不自胜,突然减少这么多炊烟,大概率是出现了军队的调动。
看来袁术那边应该是开始动手了。
但是郭贡没有观察到曹军在白天的人员调动和情况,慎重起见,郭贡觉得还需要派人晚上确认一下曹军是不是真的在撤退。
要不然万一是诱敌之计,骗他去劫营呢。
当天夜里,睢阳县城的城墙上悄悄的放下了几个吊篮,紧接着城门的吊桥也悄悄放下。
几名探子趁着夜色向曹军西营摸去。
这群探子尽力的隐蔽着身形,观察着曹军的动向。
等到夜深了,果然让他们发现西营后面突然出现了一条火把长龙,显然是有部队在趁夜行军。
眼见着火把长龙不断地向着远处推进,几个探子都激动不已。
这可是打探到了重要情报啊,回去之后还不是大大有赏。
几人趁着天还没亮,赶紧往睢阳县城赶去。
要不然天亮万一被抓住了怎么办。
几名探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回了睢阳县城,急急火火的就来到了县衙汇报消息。
但此时天刚蒙蒙亮,公鸡都还没打鸣呢。
不过郭贡为了随时知道最新情报,就在县衙内堂凑合了一宿。
被下人叫醒后告知那几名探子回来,郭贡赶紧穿好衣服来到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