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乱世英雄志,辅曹统江山 > 第82章 陈群得荐归兖州,曹操重赏寻良匠

陈珪在信中告诉曹操,原来是之前陈纪担任平原相,后面看袁绍和公孙瓒隐约要打起来,就不想干了。

正好这时候刘备过来了,来这边当了平原令,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熟识了。

后面陈家就先离开了平原,到徐州躲避战火。

可这两年陶谦也一直东征西讨,再加上去年追杀曹嵩那个事败露,陈家就赶回了颍川老家。

可是颍川被之前西凉军嚯嚯的厉害,正好这时候陈纪也知道了自已之前结识的刘备现在到广陵郡当太守去了。

那干脆就去刘备那边避难吧,主要陈纪也知道刘备能打啊,去那边也许能安定下来。

就这样,陈家一大家子人又从颍川出发,借道沛国想要进入徐州。

如此大规模的车队前行,自然被陈珪得知。

所以便将陈纪父子请入府中款待,席间听到他们竟然是要去徐州避祸,陈珪当即就说明了现在刘备那边自身难保,去投靠恐怕也未必能安稳。

随后自然是夸赞了一番曹操,并建议与其去徐州投奔刘备,不如先见见我家曹兖州。

曹兖州唯才是举,以陈纪父子的才干,必能得到重用。

就这样,陈群就被忽悠着来到定陶了,至于陈纪则是说自已年纪大了,不愿意奔波了,就让陈群前去吧。

曹操看完信后,心中已有定数,安排下人去找荀彧过来一起招待陈群。

荀彧和陈群那就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陈群想的是现在颍川荀家既然已经派出最为有出息的后辈投资曹操,自已现在跟过来肯定不是亏本买卖,还可以让老父找个安稳点的地方休养。

荀彧则是内心偷偷暗喜,正愁现在各地文书公文处理不过来呢,没想到自已老乡就这么送上门来。

这不正好吗,有苦力上门了。

就这样,在酒宴散去后,荀彧向曹操力荐陈群,陈群也表示愿留在曹操帐下听用。

曹操自然是极为高兴的,当即任命陈群为功曹书佐,辅佐治中从事毛玠。

现在毛玠那是白天去指导种地,晚上再到府衙加班批复公文。

而他干不完的就会压到荀彧和曹操这边,但是田里的事情还多多要依靠毛玠管理。

现在给毛玠找个副手,大家皆大欢喜,都能减少压力。

就这样,本欲去往徐州的颍川陈氏就在兖州安定了下来。

虽然喜得人才,让曹操高兴了一阵子,不过对于张山的盔甲,曹操还是毫无头绪。

在曹操看来,百锻铁还是配不上自已的爱将,他必须找一些更为坚固的材料为张山打造盔甲。

在曹操的大力寻找下,兜兜转转竟然又打听到了远在鄄城的郑安头上。

在得知这是为张山打造双锏的铁匠后,曹操立刻派人带去口信,想询问其手中还有什么陨铁之类的东西不。

但是郑安表示这也不是地里的韭菜啊,当初打造那一双铁锏就已经掏出来老本了。

可随后就有一名定陶的铁匠表示自已家中不仅仅有传下来的天外陨铁,更是还有一些玄铁,愿意贡献给州牧。

这可让曹操大喜过望,当即派军械监的人去查探真伪。

在得知果真乃是一大块陨铁之后,曹操当即让这名铁匠带着自已徒弟进到了军械监任职,以表赞其献铁有功。

这名铁匠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定陶,又引出了一位老人献出了铁匠铺中的陨铁,为自已儿子争取到了进入军械监的机会。

在得到了足够的陨铁之后,曹操便命令军械监的匠人开始为张山赶制盔甲。

不过因为张山的体型,曹操也不好偷偷打造好了再给张山一个惊喜,直接就带着张山去到了军械监。

让里面的匠人测量了张山的体型,好量身打造。

不仅如此,曹操还让张山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

张山则是考虑到今后这身盔甲大概率要陪着自已陷阵,那就不如使用宋代步人甲的制式。

以现在制作札甲的技术,仅仅制作一领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量产,就算是曹操垄断了全国的食盐生意,也不敢大规模制造,成本太高了。

曹操在张山确定完铠甲细节之后,直接又领着他去到了另一所工房,把手下的铁甲也确定下来。

张山对于这个也是极为上心,这关系着以后自已手下弟兄在战场上的存活率。

曹操打算给这支队伍也打造札甲,从保护躯干的身甲到保护头部的兜鍪,甚至还加上了保护大臂的钎。

如此一套全甲需要六百多枚大小甲札制成,总重在张山的估计下得奔着十三四公斤去了。

甚至曹操打算奢侈的使用百锻铁打造前胸和后背的甲札。

要知道现在老曹手下最为精锐的泰山军兵团也只有无袖铁甲,张山的本部人马将会是曹营中第一支具装铁甲的部曲。

眼见铠甲的打造已经提上了日程,曹操便让张山可以去各营选拔精锐,这段时间好好操练部曲。

后面征伐徐州,曹操打算带着典韦去,而张山则是留下好好训练这支部曲。

张山听到曹操这么安排自然也没有什么失望的,这次出征徐州大概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现在徐州局势这么复杂,曹操此行大概率也是去打秋风,他可不想跟陶谦拼个两败俱伤,然后让刘备或者吕布捡便宜。

有了曹操的命令,张山在各个营中的精锐选拔工作也是极为顺畅。

甚至曹操还往就近的沛国、山阳、陈留等地都发布了文书,凡是有军中精壮者皆可举荐。

在曹操大开绿灯的情况下,张山很快就选定出了近四百精壮悍卒。

这些人中有跟着曹操起家的老兵,有丹阳降兵,还有一些则是青州军或者地方军中的精锐。

但是哪怕如此,张山还有着一百多人的缺额。

因为张山选定的这些人,放到下面部队中当个什长也不为过。

可是定陶周围的军队都快被张山逛个遍了,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张山也只好在城外大营设立了募兵处,看看能不能挑选出一些百姓中的精壮之人。

一连等待了三四日,前来应征的百姓没几个被张山相中的。

毕竟要身着重甲,没有个好的底子,训练所需的时间太长。

就在张山打算不行就先维持八百余人的编制时,营外却来了一队人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