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李琳和袁倾城找来了,还给叶诗韵带来了蛋黄酥,张纯笑着说:“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不想却是二位大小姐驾到。”
说话间,张纯就走了进来。
李琳没理会张纯的阴阳怪气,她开门见山地说:“赵茂病了,赵佶逛青楼被捉,我们过来跟你确认一下,赵俣这把是不是稳了?”
早前张纯跟四女说过这段历史,不过后来张纯就不再剧透了,而且政治是极其复杂的,真不是现在才开始了解政治的李琳和袁倾城所能预测的。
这导致,李琳和袁倾城只知道赵俣大概率会当上皇帝,而且多半会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明年正月当上皇帝,别的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关键,张纯已经混到了权力很大的向太后身边,理论上来说,她已经具备了改变历史的能力,要是她哪天想一出是一出,再把皇帝换回赵佶怎么办?
或者张纯搞掉向太后呢?那样的话,等赵煦死了以后,新皇帝十有八九就会是有朱太妃和章惇支持的赵似了。
总之,李琳和袁倾城对张纯这个野心勃勃、具有改变历史的能力、没有正确道德观、做事还没有底线的家伙很不放心。
还有就是,两眼一抹黑的李琳和袁倾城,在面对这个马上就要到来的极为重要的历史岔路口,很慌,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所以,尽管已经不再信任张纯了,害怕有一天她们被张纯卖了还得帮张纯数钱,可李琳和袁倾城还是过来找张纯探探口风,以期把握住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至少别在这个关键时刻犯错。
张纯心想:“算了,咱的目标远大,又岂能容不下区区两个小女子,而且还是两个很有用的小女子?”
张纯将洗手蟹交给叶诗韵,正面回答了李琳和袁倾城的问题:“是。”
见张纯正面回答了她们最关心的问题,李琳和袁倾城心下一松。
接着,袁倾城直言不讳地又问:“是你让赵俣陷害赵佶的?”
“我纠正你一下,这不是陷害,而是规避风险。”张纯理所当然道:“既然知道赵佶是最大的威胁,在这即将分出胜负的关键时刻,当然要彻底打死自己的竞争对手,防一手意外发生。”
这事虽然不是张纯让赵俣干的,但在此之前,张纯就提醒过赵俣防备赵佶,赵俣也答应了要将赵佶当成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
而且,张纯跟赵俣说过,赵茂会死,接着是赵煦驾崩,告诉了赵俣这个历史大势。
所以,说是张纯让赵俣“陷害”赵佶的,在张纯看来,并没有错。
这张纯当然得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一下:
“政治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点到为止,而是刀光剑影,需要审时度势,雷霆手段。”
“赵俣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抓住机会,果断行动,这正是帝王应有的决断与狠辣。”
“试想,若赵俣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又如何能在波诡云谲的皇权斗争中脱颖而出?”
“退一步说,如果赵俣真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就算让他当上了皇帝,他又如何能避免靖康之耻的发生?”
“总之,赵俣能听我的,在这个关键时刻,ban掉赵佶,我很欣慰。”
李琳想到了穿越前漂亮国的那场选举、还有旁边那个小国的大头领魔咒,知道张纯说得是对的,政治斗争很残酷,输的人下场会很惨,确实得全力以赴。
所以李琳帮袁倾城圆回来:“我们主要是担心这会影响到赵俣的声誉。”
“绝对不会。《三国演义》看过没有,曹操死前传位给曹丕的那段。曹操逼问曹丕,曹冲是不是被曹丕放毒蛇咬死的,曹丕死都不承认,曹操这才放心把王位传给曹丕。”
“所以,就算向太后知道赵佶是被赵俣陷害的,也只会更欣慰,而不是改为支持已经暴露出不适合当皇帝本性的赵佶。”
“历史永远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赵俣能当上皇帝,就算有人知道了他ban掉过赵佶,也会有人帮他抹平,甚至就连赵佶都会亲自出面帮他背书。”
李琳和袁倾城觉得张纯说得很有道理,关键,对象是赵佶,也不值得她们同情。
“那赵似呢?”李琳问。
“你们是怕我害了向太后,改为押宝赵似吧?”张纯把话挑明了。
李琳和袁倾城没说话,算是默认了张纯的揣测。
张纯没有生气,而是很有耐心地做出了解释:
“首先,我与朱太妃、赵似没有过接触,帮他们,他们也不会念我的好,我不会有任何政治收益。”
“关键,赵俣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就跟我儿子差不多。”
“而且你们也知道,赵俣已经喜欢上了我,并且许诺,只要他当上皇帝,就会封我当皇妃。”
“只要赵俣成功登基,我就将获得巨大的政治收益。”
“最关键的是,赵俣成为新皇帝,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赵似还差得远,就算向太后现在暴毙,朱太妃一个深宫妇人加上赵似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屁孩,也未必就一定能竞争得过我一手调教出来的手段狠辣的赵俣。”
“这我为什么不顺水推舟继续帮哪哪都让我满意的赵俣,而是逆势而为去帮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又充满变数的赵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