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舒迩 > 分卷阅读121

,说过几句话接触的, 或者根本没见过没听过的,都在这时不约而同和同事或者知情人问起:

望舒是谁?越弥又是谁?

知晓事件发生前因后果,以及上微博吃了会瓜,越弥这个名字可谓是在公司里小火了一把。

在拼单点外卖拼外设,或者奶茶群里, 有讨论过这件事聊天记录。确保越弥不在群里后,有人力挺,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割席,担心影响公司效益, 继而影响到自己年底奖金。也有100miles的部员, 解释越弥其实人不错,就是脾气一般人不太能受得了, 隔几道玻璃门,都能听见越弥在和策划吵架声音。

众人也都以为经过这么一遭,越弥会请假在家休养。就算要来公司, 都会选特意人少时候,或者丝巾裹脸, 戴帽子和墨镜偷偷摸摸回来。

越弥统统没有。

就是正常上班时间,众人都在各干各的, 上班的摸鱼的,见越弥就是平时装束, 淡定从门口进来。看见她一瞬先是感叹人终于回来,继而是不对劲,然后在越弥径直进了办公室后开始窃窃私语:

“你看你看!算了别看得这么明显,越弥怎么这时候来了,事情解决了吗,有澄清吗,上面怎么说啊?”

“不知道啊,但越弥胆子还挺大……要我在网上被骂成那样,玻璃心点的,怕是门都不敢出。”

“别说了,就我在网上说了句不对的,点开几十条评论我心里都要咯噔一下,火速滚去关了评论区,我玻璃心我先说了。”

越弥好一段时间没出现在公司,除了貌似白了一点,头发长了一点,脸颊没胖没瘦,眼底更是一点憔悴没有,好像完全没有因为殊荣的事情受影响。

办公室内。

越弥在耐心核对殊荣那边发来的证据,证明是《琢玉录》先出卡面,从初稿到终稿,越弥顺势回忆了一下自己最开始的创作初衷。

“有告诉过第二个人吗。”这是部长的声音。

越弥低头沉思,点着平板屏幕:“有,其实这套服装是朋友的朋友要开汉服店,找我要的设计。但最终店没开成,稿子也成了废稿,《重山行》蓬莱学院的校服我是在原基础上改了改,直接用的设计。”

“那个人是谁?”

越弥这次谈话简单高效,只花费了半个小时。小楼闻讯而来,是一路小跑到楼下,才把越弥逮住。

“弥弥姐,我之前有去你家找你玩,可惜你不在家。”

小楼发誓已经在努力活跃气氛:“弥弥姐,这周我和驴友约着要去临市山里的农家乐钓鱼烧烤,他们都是一些很好的人,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去,就当散散心了。”

越弥微笑加摇头:

“不用了,谢谢你啊,小楼。”

实际上,出了引力时空,越弥这趟没开车出来,继续漫无目的在周边逛了逛,接着随意拦了辆出租车:“师傅,麻烦,去海滨大道。”

海其实并一点也不美,这是越弥很小时候,对大海第一次有记忆有概念以来有的想法。

海风也又咸又腥,直把人头发吹得打结,怎么梳都梳不开。

今天同样是阴天,看上去阴沉,海滩沙砾细细。虽比不得晴天,同样有很多情侣或者好友约着在踏着海浪漫步,不远处车道,有行人骑自行车路过。

越弥只是把外套裹紧,海风把她的长发吹得上下纷飞。

身侧有小孩笑着跑过去,险些在越弥面前摔跤,越弥想伸手去扶,小孩已经稳稳站定,又跑开。

越弥收回手,权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回头,越弥看见了斜靠在路边路灯杆上玩手机宋蔚然。

越弥冷脸:“宋蔚然,你跟踪我?”

“谁跟踪你?用膝盖想都知道,你在这里能去的地方也就那几个,不是这里就是那里。”

越弥撇嘴:“那你什么时候来的。”

宋蔚然挑了一下眉:

“就不告诉你,你猜。”

越弥:“……”

等越弥踩着细沙走到路边,宋蔚然还是绷着一张脸伸手拉了越弥一把。

“带你去个地方。”

老实说,曾经高三那段时间,现在想起来,回忆全然模糊。时隔太久,加上越弥在意大利求学,语言不通,生活充斥着各类讲座,通宵画画完全就是日常,国内日子逐渐被到街角买一杯热咖啡,边走边咬一块廖酌帮忙热好吐司的越弥慢慢淡忘,再没有想起的契机。

后来回国,越弥同样没有想过要回拳击馆看看。

那间ktv和老旧的影厅,越弥倒是在新闻里看见过消息。一整条街都拆了,改造成了美食街,越弥只路过过一次。

故而在宋蔚然手里转着卷帘门钥匙,领着越弥穿街过巷,哗啦啦打开大门——拳击馆应该是曾经翻新过一次,色调和器具摆放位置都不一样。

到底多年过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