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今岁有长春 > 分卷阅读247

入下一步吧。嗯?”

说完,她就又歪头笑了笑, 转过身揽着披帛, 迈着轻盈的步伐就要离开。

她没有玩笑, 说得很真诚,就让裴清手足无措。

幸而在此时, 有衙役走进院子来, 向裴清通报:“明府, 蒋侍卫回来了。”

裴清眼前便骤然一亮, 连忙将林舒窈喊住:“蒋奇回来了, 你们许久未见,如今也见一面吧。”

——

蒋奇作为林舒窈手下出去的人, 对林舒窈而言还是有些感情的。

蒋奇之前被裴清派去了协助邻县处理水匪的事情, 如今好不容易回来, 林舒窈自然应当见一见。

而蒋奇见到林舒窈时也非常惊喜,就连向她行礼说的话,也都尊她为“三娘子”。

而两人客气地寒暄之后就是蒋奇要说的正事了。

蒋奇这一次带回来了几副丝帕绣品,一半是从水匪身上掉的,一半是邻县绣品店里的,邻县县令是想通过绣品查出是哪家绣品店再和水匪做勾结。

蒋奇说:“如今那边各处都有水匪的人, 县令怕打草惊蛇,就让我拿回来请明府帮忙比对,再让我问一下, 我们这边何时可以帮忙出兵剿匪。”

县尉问道:“他们那边情况如何,水匪大概有多少人?”

蒋奇:“这个没有做出好的估计, 因水匪每次行动时,为了快速,都只派了小队,一共就几十来号人,但之前他们曾抓到给水匪送粮的队伍,根据被捕的人给出的信息,水匪寨子里,应该有个两三百人。”

县尉:“两三百人!这么多?这得向州里借兵了吧?”

说着他转头看向裴清。

而裴清手里拿着那几幅绣品,沉吟道:“先查一查这绣品的事吧。”

县尉锤手:“对,还是得一步一步来,我这就去找县里的绣娘过来。”

裴清轻声:“不用。”

他看向一旁正悠闲坐着的林舒窈。

林舒窈不经意间被裴清突然投来的目光弄得一怔。

她看着他那眼神就觉得他不怀好意,谋算着什么东西。

林舒窈便微微仰身,警惕道:“你想干什么?”

裴清浅笑了笑,温声道:“县主可能帮忙看看这几幅绣品可有出自同一人之手的情况?”

林舒窈:“我为什么要看?不是都说了去找绣娘么?”

裴清:“两县相邻,难保这东西不会和我们这边的人有关,所以保险起见,还是不要让过多的人知道为好。”

“我知道县主精通绣艺,就想请县主帮一下忙。”

旁边的几人一听,竟不知县主还有这本事,又觉得裴清说得有理,便也跟着一起劝。

盛情难却,几个人都把林舒窈往高处架,林舒窈便不得不听了裴清的话,帮他看一看这绣品里的门道。

好在东西不算多,一会儿就看完了。

林舒窈便说道:“这都是苏绣,不过虽然绣法一致,但从针脚上来看还是能看出不同出处的绣品有不同的风格。”

裴清:“那县主可是发觉了有与水匪手中风格相似的绣品?”

林舒窈摇摇头:“一般来说,店铺里卖的绣品都是由他们自己的绣娘所制,而且他们不仅要做绣品,还会招学工,所以一门一派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水匪手中这个就比较粗糙。”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这个绣品不像是出自专门学习过的绣娘之手,更像是寻常百姓家里自学做出来的。又或者说,他们学过一些,但总归和绣坊里绣娘的技艺相比差了一截,所以就很明显。”

裴清:“也就是说,和水匪有交易的不一定是县中的铺子,而可能是一些寻常百姓。”

他仔细思忖道:“每次水匪有动作都只有几十人参与,但他们的补给却有两三百人的量,就算考虑着部分人留守,也不致于每次都是这样的比例。”

他猜测道:“莫不是有不少百姓参与到了水匪的队伍中,专门负责补给一事?就比如这丝帕?”

县尉闻言当即就没忍住:“还有百姓参与!这真是的,他们是怎么想的?!和匪合谋,与匪同罪,他们不知道么?怎么会去做这些糊涂事?官府真是白白护佑他们了,到时候把他们抓起来,定要严惩。”

裴清却叹:“然而换个思路想,江南水匪盛行,官府这几年已经做了不少律法的普及,百姓在这种情况下都要铤而走险去和水匪交易,就只能说明他们还有迫不得已的苦衷,而这,也代表着我们官府还有许多未做好的地方。”

林舒窈也跟着裴清向那县尉说道:“你不是他们,就不必去想他们的想法,和水匪合谋有风险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他们缺钱呢?如果他们不这样做连吃饱穿暖都做不到呢?”

“再者说,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人喜欢冒着风险求速利,所以与其关注他们为什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