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说着说着站了起来。
凭什么韩氏坐着,她跪着。
同样是郑文轩的妻子,在这公堂上也必须有她一席之地。
说着,她又瞥了韩氏肚子一眼:“或许是有什么隐疾吧?文轩哥,你可要看仔细了,别不小心着了别人的道。
“休要满口胡言~”韩氏气急败坏,指着站在一旁的三福,“掌嘴,给我打烂她的嘴。”
周慧却丝毫不惧,她挺直了脊梁,迎着韩氏的目光,冷笑道:“打呀,你打呀,你今天敢打我,我就敢一头撞死在这,我死后,我娘会带着我的尸体,去省城,去京都,去告御状。”
“让这天下人都知道,你韩家姑娘没人要了,竟不知廉耻的抢人夫君。让天下人看看,你郑文轩是个无情无义,忘恩负义的孬种。”
为了能嫁给郑文轩,周慧吃了那么多苦,鞭子也挨了,人也丢了,她怎么可能会放手。
她也是想好了才上公堂了,刚刚这番话,她在心中演练过无数次,就为了这一刻。
为了在这一刻,能揭开韩氏的皮,让他们加诸在她身上的耻辱一点一滴全还回去。
郑文轩劝她不要闹,她就偏要闹,闹得人尽皆知,大家的面子里子都丢了,就都一样了。
就没人会再说,她配不上郑文轩了。
韩氏以前遇到的人,都是要点脸的,无论是晓之以利,还是威逼恐吓,总有方法制住她。
现在,竟遇到周慧这只死猪,全然不顾体面与名声,在这公堂之上撒泼耍赖,一个未出嫁的姑娘家,什么荤的素的都敢讲。
一时间,韩氏乱了方寸,委屈地看着郑文轩:“夫君~”
此时的郑文轩站在一旁,额头上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既担心韩氏的恼了自己,又害怕周家真把事情闹大,让他在这官场和乡邻面前彻底颜面扫地。
要有了这污点,就算有韩家帮衬,他一辈子也别想有好前程了。
想到韩家,他就想到韩松林,韩家的掌舵人,当日,韩松林将韩氏嫁给自己之前就明言过:“我这侄女,从小娇生惯养,脾气大了些,不适合京城的生活。你带着她去上任吧。”
自己的侄女,就因为韩氏爱惹事,韩松林都能把人打发出京,那换成自己呢?
此时他越发后悔,早知今日,当初他就不该装作没收到家里的来信,而是派人回家晓以利弊,求着太公找借口把这门亲事推了。
他怎么会想到,没有自己首肯,娘会不管不顾给他定亲。
郑文轩面露尴尬之色,他轻咳一声,上前一步,对着楚县令道:“楚大人,请恕在下刚刚归家不久,对许多事情尚不明了。不知大人能否行个方便,差人将我的母亲请来一问?也好助大人查清此事。”
郑文轩想故技重施,把一切推到郑母身上。
两权相害取其轻,事后他再替母亲担下罪责,再罚没些银子,把周慧好生嫁了,也能挽回点好名声。
“好。”还得传证人,自然得先暂行退堂。
楚县令将郑文轩安排在偏殿休息。
韩氏不解。
“你就不怕母亲来了胡言乱语。”
“不怕。”郑文轩道,“母亲脾气是坏了些,但还是一心为我的。我想着……”
郑文轩将事情说了一遍,韩氏气道:“哼,还要给她银子,凭什么?她刚才还污蔑我……”
韩氏摸了摸肚子,羞恼道:“她那样的货色,只配嫁个下等人。”
郑文轩无奈道:“娘子,你是千金之躯,何必和村妇一般见识,别伤了自己。我们找个人把她嫁了,等事情了了,多的是办法收拾她。”
“行吧。”韩氏咬了咬牙,“都听夫君的。”
郑母没想到楚大人会派人来请她,得意的瞥了一眼金枝:“不是说韩家很厉害,什么都能摆平吗?这次怎么不灵了呢。”
金枝气得牙痒痒,在外人面前却得捧着郑母,小心扶她上了马车。
郑母却还要乔张做致,指了金枝道:“啊呀,我这腿怎么使不上劲了,你给我捏捏。”
为了韩氏的事,金枝咬着牙忍了,小心跪在一旁,轻捶一番,只想着回来后,怎么对付这老不死的。
“老太太,力度还合适吗?”
“再轻些~”
“太轻了~”
“……”
到了公堂上,楚县令又命人搬来椅子,他先见郑家人,再见周家,以免双方一见面又骂起来。
“郑大娘,这郑家与周家定亲的事,你仔细说一说?”
郑文轩握着韩氏的手,靠近他娘,拍了拍:“娘,您别怕,想仔细了再说。”
郑母哪里会不知道郑文轩的意思,就挑了一些对自家有利的说。
“我原也以为她是好的,就想着给文轩定下来。没想到……”
来来回回还是发大水,和挨鞭子的事。
韩氏听了越发觉得没脸,她的婆母,竟然还被人绑着抽了十鞭?
至于口中那污蔑的金蝉,此时的韩氏还没意识到她的重要性。
“他们家老来闹,我一个孤老婆子在家,不给她定亲也不行呀。”
楚县令闻言,不由皱起了眉。
郑文轩趁热打铁:“大人,我母亲为了我吃了不少苦,做事虽没有章法,也是为我好。”
“如今,我已与韩氏结亲,是万万不能再娶周家姑娘的。”
“但,这事是我母亲有错,我愿认她为义妹,再给她二百两嫁妆,将她风风光光嫁了。还请大人从中说和说和。”
让楚县令从中说和,就是让楚县令这样断案的意思。
楚县令又把周家人请上来,说了自己的意思。
周家一听有二百两,心一横:“不行,我们要五百两,你家还欠着我们家好些银子呢,这利息也不能少。”
周家妥协,郑文轩松了口气,韩氏咬牙,心想总有一天要他们把所有银子都吐出来。
周慧却不依:“不行,我不同意。”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就算文轩哥不能娶两个妻子,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不是我周慧。”
“文轩哥,你休了她。”
韩氏本来已经妥协,听了周慧的话心中的火突然就冒了出来。
“好,好得很。”
说完,她笑着对楚县令道:“周家姑娘既然一定要嫁进郑家,我这也有个法子,大人可愿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