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我成系统之母了! > 第7章 诗会

大宋历,绍兴三年。

李不白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大半年时间。

夏去冬来,北城门外笔直的官道上铺着一层细细的薄雪,这也是自入冬以来临安城迎来的第一场雪。

自从上个月系统被激活,李不白在浑浑噩噩的日子里终于找到了新的目标——成为大宋第一文豪!

看着手里的《唐诗三百首》,李不白顿时觉得这个所谓的系统着实有些不靠谱。

他前世从事教育行业40多年,连续10年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唐诗三百首》这种启蒙类读物早就已经熟读于胸。

再说大宋这个时代,虽然诗歌之风盛行,但目前最流行的却是写词,当代几个大家无不是通过几首家喻户晓的词牌名扬天下。

不过好在有前世的积累,李不白在背书这个板块有充分的自信,他背过的宋词没有1000首也有800首,应该足够他在当代扬名了。

虽然系统有些鸡肋,但他还是非常感谢这次穿越的机会。

回想前世,前半生一心忙着搞生产打鬼子,新中国诞生后他拒绝了组织把他调进省里工作的安排,开始一心扑在镇子的教育事业上,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后来因为一场意外,李不白丧失了生育能力,但他从不后悔。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学校也越建越大,他终于可以享受安稳的退休生活了。

他当时还盘算着现在有时间了,可以带着老伴儿四处走走逛逛,没想到一场大病把陪伴一生的爱人给带走了!

之后二十多年里他在外人面前是一个阳光开朗的老男孩,可每当深夜睡不着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床上,不知道偷偷掉过多少次眼泪。

感受着现在这具年轻身体里爆发的力量,李不白重新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既然老天爷给了他重活一次的机会,那就在这个世界好好干出一番事业!

当然,当下的主要任务还是赶紧成为大宋第一文豪,好不容易穿越一次,要是因为任务没完成变成植物人那所有的规划都是泡影。

好在这个系统任务没给他规定多长时间完成,他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苏川表示他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个。)

回到家后,李不白先是找到了自已的首富老爸李半城,表明了自已想要成为大宋第一文豪的想法,想要得到这个便宜老爹的支持。

李半城一副见了鬼的模样,不禁怀疑自已儿子是不是真傻了。

你连一天学都没上过,做哪门子的第一文豪。

可这么多年来李不白不管提什么要求,只要是钱能办到的李半城都来者不拒。估计自已家的傻儿子又在外面听别人说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整天想一出是一出的。

“儿子,你说怎么办吧,老爹无条件支持你,只要你开心就好。”李半城强颜欢笑道。

李不白十分感动,这个便宜老爹不问事情原由,一开口就支持,真是天底下顶好的父亲。

“我想要邀请临安城的文化人办一场诗会,越快越好,地址您看着选,到时候我要在诗会上一鸣惊人!”

本来他想着是邀请整个大宋的文人墨客参加的,可是一想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要把这些人全部召集起来不知道猴年马月去了。

那就先在临安城的文人圈子里打响名气,这里毕竟是大宋的都城,相信不久将来他的诗才就能声名远播。

李半城不理解,但尊重!并马上安排管家去办。

在这个年代文风盛行,大小诗会层出不穷。

但一个商人要想举办诗会还是颇有难度的。

首先是因为商贾本身就被读书人看不起,认为他们唯利是图有辱斯文。

其次就是商人也不愿意搭理那些文人,身无长物夸夸其谈,整天喝酒吹牛逼!

两个群体相看两厌。

但李半城不管。

不就是砸钱吗?既然是自家儿子的要求,那花多少钱都得办!

李半城拿出自已的诚意,宣布凡是参加本次诗会者,第一名奖励纹银1000两,2—5名奖励500两,凡在现场有作品产出的不管优劣均可得纹银10两!

要知道一两银子就够一家普通人过一个月的安稳日子。

李家要办诗会的消息不胫而走,瞬间传播到临安城大街小巷。

临安城大大小小的读书人纷纷侧目,有些生活拮据的已经开始跃跃欲试。

“有辱斯文!简直就是有辱斯文!他们李家不过商贾之家,竟然敢在临安城大张旗鼓地召开诗会,还给发银子,简直不把我们读书人放在眼里!”听涛书院内一名年轻学子不满道。

“王兄,何必跟他一个商贾置气,咱们不去参加就是,我看没了咱们听涛书院的参与,他这个诗会根本办不下去。”一名学子劝道。

“秦兄有所不知,李家这次明显是冲着我来的。你当知晓,张家大小姐向来倾慕于我,一个月前她好不容易说服父母和李家那个败家子退婚,现在李家举办诗会,目的不言而喻!”王恒愤慨道。

秦思远作为王恒身边的狗头军师,思忖片刻后拍手笑道:“王兄,那如果你能参加诗会并夺得头筹,岂不是既能打他们李家的脸又能让张小姐对你更死心塌地?”

王恒顿时眼前一亮,但还是说道:“理是这么个理,可这次诗会在李家举办,我估计他们李家早就花钱请人做了万全准备,他们是不会让我轻易夺冠的。”

“此言差矣!”秦思远笑道:“以王兄的文采与当世许多大儒都不遑多让,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到时候如果他们李家敢不把第一名颁给王兄,那咱们就借助听涛书院学子的身份说他们李家不公道,这样一来李家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就更烂大街了!”

王恒顿时明白了此间该如何操作,竖起大拇指赞道:“秦兄果然聪慧。”

闲言少叙,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今天是李家诗会开始的日子,举办地址在李家城南的一处别苑内。

本次诗会可以说是盛况空前,无数读书人乘舟来到湖心阁等待诗会开始。

因为李家的大力宣传,平时藏在深闺里的大户小姐们也纷纷出动,这更激发了年轻读书人们的热情。

看着大家都这么开心,李不白也很开心,他知道自已波澜壮阔的一生就要从今天这场诗会开始了!

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把上辈子练就的毛笔字功底拿出来又练习一番。

当李半城看到不学无术的儿子突然间开始写字,顿时老泪纵横,赶紧命令管家找最好的书铺把字裱起来。

以王恒为首的听涛书院学子姗姗来迟,负责带路的婢女把他们安排到第一排落座。

当看到桌子上的摆设时就连他们都暗自吃惊,这李家竟然能在这个时节买到夏季的水果,可见财力之雄厚让人咋舌。

李不白高坐主家席位,旁边坐的是李半城花大价钱请来的前礼部侍郎、听涛书院院长黄沐泉,也是本次诗会的评委。

这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黄沐泉自从致仕之后便一门心思做学问,后来创立听涛书院,广收天下学子,颇有一副大宋文坛魁首的意思。

王恒发现自家院长竟然也来了,还担任评委,顿时心中火热。

如果此次他能代表书院夺魁,岂不是能在院长面前露脸?明年春闱在即,以院长在官场上的地位对自已肯定多有裨益。

而且他敢确定李家定然不敢在黄沐泉的眼皮子底下使什么手段,这场诗会只要能做到公平公正,那他绝对能够夺冠。

“铛铛铛!”

诗会正式开始。

座位比较靠后的读书人们一股脑往前面冲去,手里高举写好的诗词开始大声朗读。

眼疾手快的管家赶紧让人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示意他们一个一个来。

现场氛围热烈,一波又一波读书人上前分享自已所作诗词。

五个书房先生持笔抄录,然后交由门房跑腿送到隔壁楼阁等待的大家闺秀面前。

两个时辰过后,现场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李不白觉得是时候出手了!

“诸位,在下不才,听涛书院学子王恒,即兴赋诗一首,请各位指正!”王恒突然起身说道。

沸腾的人声瞬间安静下来。

“《咏志》壮志凌云志未休,风霜雨雪不言愁。千山万水皆行路,直挂云帆济九州!”

现场一阵沉默,随即爆发一片叫好声。

王恒向四周拱手施礼,然后等待黄沐泉点评。

黄沐泉十分欣慰,捋须笑道:“这首诗七言意象鲜明,修辞得当,具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很好地展示了我大宋年轻学子的精神面貌,实乃本次诗会难得一遇的佳作!”

听涛书院学子闻言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李不白心底道:“这就不错了?看来大宋的文脉果然如系统所说需要自已拯救!”

“咳咳!看到大家如此热情,本人也有感而发,请黄先生指正!”李不白起身说道。

黄沐泉闻声侧目,神色愣道:“李少爷也有诗?”

他本以为此次诗会是李半城是为了缓和和读书人的关系才举办的,毕竟读书人和商贾向来不对付。

当今圣上自继位以来大力发展民间商业活动,虽然给国库带来不少钱财,但民间和官场都颇有微词。

商人重利轻义,之前还发生过有点商贾为了挣钱居然和敌国勾连,贩卖大量军需物资。虽然后来犯事的商贾被满门抄斩,却给商人这个身份留下了抹不掉的污点。

“当然,在下不才,也即兴赋诗一首,黄先生您看如何?”李不白笑道。

黄沐泉摊手表示请便。

李不白四处张望,突然看到湖面上几只天鹅正在戏水。

他指着天鹅大声说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当他喊出第一句的时候已经有人憋不住笑出声来,可随着整首诗念完,憋笑的人却笑不出来了。

短短18个字,却将鹅的形态、动作、色彩等描绘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充满童趣,画面感十足!

“这算什么诗?对仗都不工整。哪有诗诗三个字开头的?”秦思远躲在人群里喊道。

“是啊是啊!刚才我还愣了一下,现在想想这根本不算诗!”有人应和道。

李半城坐在内屋休憩,他之所以不出面就是想让自家儿子能多和黄沐泉接触接触,名义上来说这场诗会是李不白发起的,他这个当爹的怎么能抢自已儿子的风头。

当听到管家进来汇报说李不白因为一首不算诗的诗引起大家的讨论,李半城赶紧从里面走了出来。

“黄先生,犬子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事请您多担待!”李半城作揖道。

黄沐泉不为所动,死死盯着李不白的眼睛问道:“这……这是你刚刚想到的?”

李不白很想说不是,可为了任务又不得不把事情认下来。

“妙啊!妙啊!”黄沐泉突然拍手感叹道。

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老夫枉活七十有六,没想到今日竟能闻此佳作!”黄沐泉感慨道。“不拘一格,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意境优美,乃我平生仅见的千古绝句!”

黄沐泉的话算是给刚才人们争吵的话题盖棺定论,这首《咏鹅》算诗,而且是平生仅见的好诗!

李半城笑得肚子乱颤,原来是自家儿子刚才露脸了,竟然写出来这么好的诗,他虽然不懂这些,但黄先生说的还能有错?

“我儿子出生那年就有算命先生说他是文曲星下凡,这么多年我都不信,现在我信了!”李半城眯眼笑道。

“黄先生,我有异议!”坐在前排的一个书生起身说道:“听闻李家少爷平时不学无术,平日里连书都没怎么读过,今日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我怀疑他找人代笔!”

“对,肯定是代笔!”

“他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

“+1”

……………………

这群读书人开始质疑李不白的人品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输赢的问题了!

就算李不白找代笔写出来一首佳作充门面,他们看在今天这场诗会的面子上也不会跟他多计较,可是被黄沐泉评为千古绝句的诗竟然是出自风评极差的商贾之子,那他们绝不接受!

这不是在打天下读书人的脸吗?他们读书人脸还要不要了!

“你们胡说,我家少爷这几日手不辍卷,练字的笔都用断了几根,他才不是找人代笔!”站在一旁的丫鬟大声辩论道。

作为李不白的通房丫鬟,这几日少爷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这首绝世佳作一定是少爷写的。只是她人微言轻,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

黄沐泉转头问道:“刚才你那丫鬟说你是这几日才刚刚读书?”

李不白有些尴尬道:“之前的时间都荒废掉了,现在想着把学问捡起来,只能努力多看些书了。”

其实他看的是民间市井话本,丫鬟不识字才那么说的。

“那就难怪了!我观你这首诗童趣十足,切入的视角仿佛刚刚启蒙的稚童,你果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现在开始读书也不晚!”黄沐泉赞叹道。

他的话再一次一锤定音,质疑的人憋得面红耳赤却不敢再出言反驳。

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王恒站出来说道:“李兄大才,在下佩服,刚才即兴一首就作出如此佳句,不知道李兄今日能否再多做几首,也让在下开开眼界。”

李不白瞟了他一眼,他发现这堆人里就数这小子蔫坏。难道前身和他有什么过节?

不过也好,单凭一首《咏鹅》估计镇不住今天的场子,没看到底下人一个个憋得脸红脖子粗,真想让他们服气还得多拿出几首才行。

“那就请这位王兄出题吧!”李不白淡然道。

王恒冷笑一声,“既然这样,那李兄也做一首咏志诗如何?”

你真是怕自已死得太慢啊!

“行,那我就即兴一首《望岳》!”李不白笑道。

一首诗罢,当说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后,王恒的脸憋得比猪肝还难看。

“李兄,我有一题,请作诗……”

“我也有一题!”

…………

在李不白背了《静夜思》《春夜喜雨》《望月怀远》《出塞》等二三十首唐诗名作之后,现场陷入鸦雀无声的境地。

黄沐泉下巴就没合拢过,这一首首诗句,句句砸进他的心神,使他气血翻涌,心潮澎湃!

“李兄……李兄可会作词?”有人小声问道。

随即,《水调歌头》《蝶恋花》《卜算子》等数十篇宋词佳作脱口而出!

整场诗会陷入死一样的平静!

黄沐泉握着茶杯的手突然痉挛,杯子碎裂的声音像是从另一个世界而来,划破现场的宁静!

在座的读书人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是悲苦哀嚎,以头抢地。

“这是时代的荣耀,却是我等的悲哀啊!”

“大宋诗坛自此之后,由李不白一肩挑之!”

…………

隔壁阁楼内,十几位大家闺秀围坐在一起。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唯美的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该是多么深情的男子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张家小姐张婉晴双目无神呆坐在椅子上,手里抄送的诗词掉落到地上都不自知。

“婉晴,你当真和李家的少爷退婚了对吧?”旁边有人问道。

“管那么多干甚!能嫁给这样的人,我做妾也认了!”

“就是就是,姐妹们,咱们今天算是来着了!把过往的矜持都往回收一收,这样的男人咱们如果不把握住,是会后悔一辈子的!”

………………

与此同时,临安城突然有一团肉眼不可见的金光从大地抽取出来飘向虚空。

任务进度:0.01%。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