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39章 人是复杂的

午饭之后,坐了大约一刻钟,他们就回家了。

期间爷爷问了外公家里有没有“古董”之类的藏品。

他同样找出了几个铜钱、铜元,像章,另外还找出来了一个五角星帽徽、几个清末民国时期的民窑粗瓷小酒杯。

看过后,常顺发现价值都不大。

这年头,穷苦人家,很少能有值钱的东西。

路过村长、会计家时,他们停留了一会儿。

他跟爷爷、父亲下车,带上烟过去跟他们打了招呼。

虽然村长、会计只是个小官,但村里时不时的都有人找他们办事。

他们的生活,过得也比大多村民要好。

(无论在啥年代,只要大小是个官,单位、企业或者公务人员,有点权利,都可能雁过拔毛、有利可图。

人吗?谁还没个私心!真正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又有几人?)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常顺被退婚的事,同在一个村里的村长、会计当然也是知道的。

见到他,他们还劝了他几句,让他不必放在心上,外面好女孩多得是。

(哪个村的人退婚,也有损本村人的脸面。隐约间,他们似乎有种希望他飞黄腾达,以后娶个更好的,压过陈家那边一头的意思。)

他现在开上车了,家里又准备盖房子,这些都让二人另眼相看。

盖房子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故意为难。

话说得俗一点,人都长有一双狗眼,说不定啥时候,他们也会找上自己。

事情是顺利的。

从村长、会计那边离开,快到车旁时,骑三轮车搞回收的陈老板几人打了电话给他,说在拆迁区弄到东西了,让他过去看看。

不过自己回了老家,肯定去不了。

说了等他返回沪市再联系他们,他就挂了电话。

到家后,爷爷、外公、父亲、母亲、姑姑没有休息。

喊上妹妹、奶奶,他们直接开始转移起了家里的家具、生活用品。

常顺在村子里面开工钱又找了三个人过来帮忙。

这三人,有阿明的小叔龚锦辉,阿柱的四叔王以才。

另外一人是他的邻居,薛宗凯,是个哑巴。

(阿明、阿柱之前提到过。

阿明原名龚明,比他大一岁。

阿柱原名王海柱,比他大月份。

他们是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为了生活,各自忙碌,过得都很一般。)

对于他家突然要盖房子,龚锦辉、王以才都感到意外。

包括哑巴薛宗凯,哪怕他“啊啊啊……”的说不出来话。

他现在开上了车,也让他们很吃惊。

三人跟着他一起到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两个老实木柜子没有挪动了。

常顺亲自动手跟他们一起把柜子搬到了爷爷住的那边。

之后大家就开始转移房子上的瓦片了。

(薛宗凯、龚锦辉、王以才在房顶上揭瓦,常顺站在梯子上往下传…………

这些瓦片,他们准备以后盖外面的厨房、其它小房子用。

别墅上面的瓦片,他准备买大块的琉璃瓦。)

“阿顺!阿明跟阿柱还在印刷厂上班吧!”

往下拿着瓦片时,龚锦辉跟他闲聊道。

“应该是吧!我离开厂子的时候,他俩还在那边。”

前世王海柱一直在印刷厂上班,龚明在那边上了两年班后转行了,改学手艺,搞起了装修,帮别人贴瓷砖。

“还是你有本事,阿明、阿柱都出去打工两三年了,换的地方也有好几处,就是没做出啥成绩!”

王以才跟着说道。

“或许他们的机缘还没到吧!”

常顺看着他,笑着说了一句。

“你们可是一起玩到大的,要是以后混好了,记得帮衬一下!”

龚锦辉又对他说道。

“这个我知道,就算你们不说,我也会那样做。”

常顺的话虽这样说,但真的帮不帮还要看情况。

记忆中,关于小时候的一件事情,让他历历在目。

那是一年夏天,晚上下了半夜的大雨,直到第二天上午雨才停。

当时他拿着渔网,桶去一些水渠、堰塘的流水处抓鱼。

在一处堰塘连接沟渠的上水口,刚好遇见了阿明,龚明正好从水沟处往上走。

常顺问他水渠里那边的大坑有没有鱼。

因为有草丛挡住了看不见,加上水也有点浑浊,站在上面是不清楚情况的。

阿明说一个都没有,他同样提着桶打算去别的地方抓。

这样常顺也转移了位置。

等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他再次返回到这里时,发现龚明带过来的桶里,已经装满了泥鳅、鱼虾。

“娘tm西皮的!”这就是他口中的一个鱼都没有吗?

除了这桶,阿明说他还提了一桶回去。

之后他还去他家里看过,确实像他说的那样,一共满满的两桶鱼虾。

对于这件事情,他一直记忆深刻。

后来长大后,龚明同样比较自私自利,偶尔还会耍点心眼。

,!

王海柱稍微要实诚些,但性格方面有些倔强,不够圆滑,很多时候,听不明白人家话里的意思,容易误会别人的意思。

人是复杂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变成了“现在的老乡见老乡,说不定就是背后一枪。”

“人心不古,利益至上,没有情分可言!”

已经慢慢成为后世生存的基本法则。

再拿一些家庭的成员来说,一家人,人心不能聚在一起的都很常见。

为了家产,为了利益,兄弟姐妹互相算计,拔刀相见的并不少。

有的亲人是亲人,有的亲人说不定连外人都不如。

下午的时间,忙到五点半,他们转移了房子上大概一半的瓦片。

看着已经变了样的房子,常顺觉得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了盖房,那肯定就是要盖的。

现在的情况,将会是一天一变样。

同时他又思绪万千。

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老家了。

重生了,就让一切都换个样子,让记忆中,那个破败的地方,就一直存在记忆里好了。

晚上龚锦辉、王以才、哑巴邻居薛宗凯都是在他们这里吃的晚饭。

饭后,常顺开车把外公、姑姑(三舅妈)送了回去。

房子拆了肯定是住不成人的,父母、妹妹在爷爷奶奶家住,常顺把面包车后面的座椅放平,这几天打算在车里睡觉。

闲聊时,父亲说他已经很久不曾跟爷爷睡在一起了。

对于他的这个说法,常顺觉得自从长大后,他同样不知多久没跟父亲睡在一张床上。

人越长大,离父母,离家越远,果然有道理。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