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包裹着的东西,鼓鼓囊囊的,并非硬物,捏着像纸类物品,外面缠着绳子。
常顺把绳子解开,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是一叠卷起来的纸币。
展开后,他发现都是三版的10元跟5元的钱币。
10元是“大团结”拾圆。
5元是“炼钢”伍圆。
数了一下,10元的有10张,5元的有20张,一起200元。
钱币流通过,品相一般。
最后,他看了一眼手帕,很陈旧,应该是七八十年代的,上面有一个“囍”字,画有鸳鸯图案,底色是红色。
很明显是曾经结婚时发给大家用的。
“阿顺,这些钱币不能用了,当古玩卖的话,有人要吧!”
母亲跟着看完后,问他道。
“当然有人要了,这个肯定比钱币本身的面值价值要大很多,具体的我不是太清楚,200元,怎么的都能翻几倍!”
对于rmb的收藏,他听说过,一版的最值钱,其它版别里面也有一些值钱的品种。
“有人要就好,晚点你打听清楚了,把它们都卖掉。”
接下来他们继续整理着。
之后没再发现其它意料之外的东西。
那些旧书里面也有少量的书签、票据。不过年份很近,没有价值特别大的。
烟灰缸、花瓶之类,是顺带着出售。
等全部整理完,又差不多九点了,他就出门开车回住的出租房洗漱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常顺去母亲、常静那边跟她俩一起吃过早饭后就带她们去了附近的照相馆。
照完照片,孙春荣想回去拿上旧书、旧衣服等再去摆一会儿地摊。
不过他以探路,熟悉环境,以后要在附近其它工地或者繁华地段摆摊为由拒绝了。
毕竟只在一个地方出售这些物品,买家有限,短时间买过了的,不看完或者把衣服当工作服穿坏,一般是不会继续购买的。
她们想想也有道理,然后就跟着他一起在方圆5里路范围转了一遍。
下午的时间,三人去办了暂居证。
为了节省时间,常顺把证也办在了这里。
之后,他让常静看书、准备晚饭,又带着母去拆迁区废品收购站那边选了一些旧书。
因为之前才选过,这次选的书不多,大概五六十斤的样子。
在吃晚饭之前,他们已经把书整理出来了,没有特别值钱的,只有一张七十年代的毕业证,一些八九十年代的粮票。
今晚回去的时间要早一些。
昨晚没时间了解购买陈老板的老结婚证、股票股据的价值。
回到住的地方后,他把之前从古玩市场买的古玩方面的书籍拿出来看了下,发现民国时期的股据通常比较值钱。
而他买到的两张,对比类似的图片,单张的价格不会低于20万元。
不过他感觉书上价格有些夸张,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就拿一些铜钱来说,本来只能卖两块钱的,上面标注的是20或者50。
本来卖100元的,上面标到了1000、2000。
这样的书,估计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搞收藏,故意夸大了价格。
一件物品的价值,还是要以实际成交价为准。
虽然值不了20万,但他觉得值个两三万块钱,还是有可能的。
看书看到九点半左右,瞌睡来了,他放下书躺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常顺除了抽空在拆迁区忙碌,还带着常静去了车管所,把驾驶证拿到了。
过程是简单的,他亲自指导,还花了点钱,走了点关系,让常静在中午跟晚上的时间,用考试的车辆亲自实践操作了几个小时。
开车都是机械性的操作,跟学自行车,摩托车道理差不多。
拿到了证,在人少的地方,在郊区正在修建还没有通车的路上,他让常静用他的面包车又开了一会儿。
这种技能没啥难度,就是多开,多实践,熟能生巧。
也帮母亲办了张农行的银行卡,他自己除了农行卡,又把建行、工商,邮政的银行卡都办了一张。
说的周六请刘老板的小舅子徐副所长吃饭,他提前预定了地方。
这个地方是向刘老板“请教”后,他指定的,毕竟自己没有他熟悉。
算不上星级饭店,但环境好,安静,物美价廉。
几天的时间,除了普通物品,他自己又寻找到了一件比较有特色的老帆布手提包,一对老烛台以及一幅老刺绣。
手提包一看就是特殊年代,面上印有伟人语录: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包的面上还打了不少补丁,从这种情况来看,曾经使用之人很节俭。
这样的包,很有收藏价值,他肯定不会卖给工地上做事的人。
老烛台狮子形,高度约20公分,黄釉,应该能到清朝时期。
刺绣锈的是“八仙祝寿”图,中心部分有一个大的“寿”字,八仙围绕在周围,另外还有山水风景,花草树木图案,看上去很精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刺绣的年份,估计能到民国时期。
另外还从一个搬迁户家里买了一个送饭用的木食盒,一对彩绘的花瓶。
这两样都是精品。
送饭的木食盒材质是紫檀,花篮的形状,面上雕刻有花卉,双鱼图案。
彩绘花瓶,也是特殊年代,面上画的人物图案,赤脚医生、挖草药的药农,瓶口部分写有“合作医疗好。”
瓶子人物的背面同样写有文字:
“赤脚医生向阳花,虚心学艺真不差。
草医草药活大病,贫下中农齐声夸。”
底部有款,也有字,写着:
“救死扶伤,全心为民,1970。”等文字内容。
木食盒跟花瓶,他只花了1500块钱,肯定是捡漏了。
从搞回收的赵老板、柴老板、陈老板那里也买了几样东西,比如说一个老打火机,一个鹿摆件,一个老唱片机,一批薄膜老唱片等。
老打火机是六十年代的燃油打火机,高度约6公分左右,品相很好。
要不是搞收藏看见,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种样式的打火机了。
鹿摆件木头制作,造型平趴在地面上,面上刷了一层瓷色的白漆。
最高高度约15公分,长度约25公分。
起初看见,他还以为是瓷的。
老唱片机手提箱造型,放薄膜唱片的,这个他在古玩地摊上看见过,价格不贵。
不过据说在古玩行业大多数藏品被腰斩前,曾经卖过高价。
在翻看旧书堆时,他又找到了一些连环画、老票据、证件等物品。
最近弄到的东西不少,足够处理了,加上手里的资金不多了,常顺就跟刘老板、沈老板打了电话,约定了看货的时间。
也是周六,到时卖完藏品,请他们跟车管所的徐副所长一起吃饭。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