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物品,两人商量了价格:
18瓶工农牌70年代泸州老窖,5500元。
泸州老窖里面有一款“国窖1573”,目前的价格,不比飞天茅台便宜。
而这18瓶70年代的老酒,也算是可遇不可求。
一对冬瓜罐,200元。
瓷茶壶,50元。
旧书,100元。
老汽灯,50元。
铜锣,150元。
合计:6050元。
期间两人谈论价格的时候,陈老板顺路也过来了。
他上午收到的虽然有东西,不过不是古玩,而是一些废铁、纸壳、塑料等。
见柴老板收获不小,卖了如此多的钱,他很羡慕,嚷着让他午饭必须请客。
柴老板也同意了,还打了赵老板的电话,约他中午一起下馆子。
当然,还包括常顺。
关于酒的原价,老陈问了下,柴老板说是从一个快八十岁老太太家里收购的,具体多少,他没有细说,只说了不是很贵。
拆迁对于一些生意人来说,就是寻找可能捡漏的机会、发财的过程。
买完东西,他把它们搬到面包车上,几人就去找地方吃饭了。
此时已经过了11点。
赵老板来了后,他车上收购的有一些旧书,趁着饭店师傅做饭的时间,常顺把他能要的又都挑选了出来。
当再次走进餐馆,看见他们吃饭的餐桌旁边的一桌,有个年轻女人让他大感意外。
这个女人,就是前世某段时间对他有过好感、两人还在一起生活了半年的女人。
女人名字叫做李秀芸,“苏”省人,身高一米六五,长相一般,但身材很好。
可能是因为目前年轻的原因,看上去比四十多岁时要好看了很多。
她比常顺大两岁。
21岁结婚,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后来离婚了,女儿给了男方。
至于为啥离婚,据她所说,一方面是父母包办婚姻,不经过她的同意,就匆匆忙忙的把她嫁了出去。
另外一个原因,嫁过去后,男方母亲对她不好,她的前夫是一个妈宝男,啥事都听妈的。
包括在外面打工挣到的钱,都得交给他妈保管,完全把她当成了外人。
这样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她无法忍受,离了婚。
李秀芸离婚后还进过传销。
在传销里面待着的时候,辛苦打工了几年的钱,一年左右的时间,就都被别人骗光了。
这些,是两人在一起的那段时间,对方告诉他的。
只能说命运不好,命途多舛。
现在见到她,常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曾经的一些事情。
在自己的印象中,她跟陈玉婷不一样,人要好了太多。
如果前世40岁左右的时候,自己不是那么穷,那么废物,能够跟大多数人一样,手里稍微有点钱。
或许也能跟她一起过下去。
这个时候的李秀芸,25岁,已经结婚。
看了下她们那桌,坐着的有四人,两男两女,年龄相仿。
其中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年龄二十五六岁,看上去有些娘的男人,估计就是她的老公。
或许这就是妈宝男的共性,看着娘,有些柔!
如果是对方一人,他可能会想着找个机会认识一下,以后自己过得好了,能帮尽量帮帮忙。
但现在他们人多,他就熄灭了心中的想法。
“柴老板、赵老板、陈老板,先说好,下午我要开车,酒就不喝了,改天不开车的时候,我再陪你们好好喝几杯!”
没有继续思考往事,坐下后,常顺笑着对三人说道。
此时菜已经做好都端上桌了。
“白酒可以不喝,我们不劝,现在拆迁区的业务好做,我们下午也要忙,但怎么的,都要喝一瓶啤酒。”
听了他说的话,柴老板道。
说完,他撬开了一瓶,直接递给了他。
又接连撬了三瓶,其它两瓶递给了陈、赵二人。
“行!那我就喝瓶啤酒。”
看着面前的酒,他无奈摇了摇头。
这也是这个年代,管理的不严。
随后,大家都把啤酒倒在了一次性茶杯里,然后开始吃喝起来。
都是外面讨生活的人,没那么多讲究。
“常老板,你时不时的还会去其它拆迁区发展业务,那些地方的生意咋样?”
吃喝了一会儿,赵老板问他道。
“一般般吧,不像郊区的拆迁区,这边还有别人过来收东西,竞争压力比较大。”
他这说的是实话。
市区那些开店的,因为距离近,偶尔也会跑到棚户区购买物品。
“你说的对,我们回收废旧的也一样,市区的同行明显比郊区多。
去年在那边的拆迁区,就我们三家,而这边,都有七八家之多了。
不过拆迁区的蛋糕足够大,市区比郊区人生活条件好,家里扔掉或者卖掉的物品更多,知道信息的人,都能分一点。”
陈老板笑了笑,跟着说道。
“同行是多了!但今年过来回收,我发现遇到好东西的几率大了不少。”
,!
柴老板说完,喝了一口酒。
“市区这边拆迁,有真正的“大户”,比如说那些好的单位楼、家属院,郊区大多住着贫民。
好东西,一般都是在有钱有权的人家里,贫民家里能有啥,这个很正常。”
顺着柴老板说的话,赵老板道。
作为一线专业回收废品的人,他基本上每天都在跟各家各户售卖的生活用品打交道。
哪家住户的东西好,哪地方的人更有钱,回收废旧的人心里都有数。
“那些人家里的东西再好,搬迁的时候,不都是会卖给你们,或者说卖一部分给你们!
就像陈老板说的,蛋糕足够大,大家都能分一点。”
常顺笑着道。
这样说,三人也跟着笑了笑。
四人边吃边聊。
之后,他们又聊了年后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收入情况,拆迁区遇到的一些事情以及快到清明节了,大家准备回家祭祖扫墓的相关事宜等。
旁边李秀芸那桌,在他们快吃完的时候,先行离开了。
期间对方还看了他几次,不过很陌生,只是那种陌生人的眼光,毕竟不认识。
“常老板,说好的我请客,你却抢着把账结了,这弄得我多不好意思!”
饭后,向饭店外面走去时,柴老板笑着道。
“没事,以后不管是你自己弄到了东西,或者看见别人想售卖那些我能要的东西,多联系我就行!”
说着话,常顺看向了他,还看了看陈老板、赵老板。
“这个当然,不用你说,有信息,我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我们也会!”
“放心好了!”
三人说着走出了餐馆。
在门外又聊了几句,他们就分开了。
常顺坐上面包车,开着车向“贵林花苑”小区驶去。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