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18章 你要是用得上,都拿走!

沟渠底部的地面已经是自然层,基本上没有有价值的物品。

两侧倒是时不时的能看见一些古砖块、陶片或者瓷片。

只不过瓷片并不多,有价值的更少。

对于发现的少量细瓷、好看的瓷片,他把它们收集了起来。

走了大概30米远,常顺看见沟渠左侧上方位置一处地方有老墙砖。

墙砖是双层的青砖,很厚实,不过被挖机挖开了,参差不齐。

有几块或是完整或是半块的砖块分布在挖机挖开的斜坡或者地面上。

他在有砖块滚落的位置查看了起来。

突然,一个半块青砖的旁边有一抹绿锈露在了外面。

绿锈露出的地方面积不大,只有小拇指指甲壳大小。

靠近了看,他发现似乎是铜元。

扒开土层,把它捡起来看了下,确实是一枚铜元,十文的户部“大清铜币”。

把它放到塑料袋里,常顺顺着坡度往上走去,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土层。

这次没有再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到了墙砖位置,他用小洋镐沿着墙脚处挖了起来,打算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挖到啥东西。

前世还是听拆迁寻宝相关小说,他了解过。

拆迁区有专业挖宝人,他们就是在那些历史建筑老房子的墙脚下挖宝。

古人盖房子讲究,房顶大梁放房梁钱、地面撒镇宅钱。

有钱的还可能“金玉满堂”,在家里某处地方铺钱、或者在房子的四角位置藏银元镇宅。

另外古人存钱也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很多人更习惯把钱埋藏在土里。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窖藏。

因为这处位置被挖机挖开了缺口,他现在挖土很方便,直接往下面扒就行。

用小洋镐扒了大概两分钟,一连两枚铜元被他挖了出来。

两枚铜元,一枚是“光绪元宝”十文,“苏”省造,另外一枚是民国“双旗铜币”开国纪念币,也是十文。

没有使用金属探测器,他并不清楚墙脚位置的具体情况。

又挖了一会儿,挖出一枚铜元,两枚铜钱后,常顺就没有继续在这里挖了。

铜元是二十文的“大清铜币”,两枚铜钱,一枚“乾隆通宝”,一枚“道光通宝”,都是普通钱币。

知道这处地方能挖到铜钱、铜元就行,等晚点拿了探测器过来,再继续扫荡一会儿。

接下来他沿着沟渠继续往前寻找着。

找完了一里路范围内可能存在物品的地方,他又去土堆面上找了起来。

土堆面上的物品并不多,就算有,也被自然层那些泥土掩埋了。

等找完这些地方,他发现了三处有物品的位置。

这三处地方,有一处是个古代的垃圾池,另外两处是小的坟墓。

垃圾池比较深,差不多也有四五米。

两处小坟墓相隔不远,15米左右的距离,埋藏的深度也相仿,3米左右。

坟墓并没有完全被挖机挖开,都只是挖了一部分。

从挖到土堆面上以及分布在沟渠侧面的砖块情况看。

坟墓应该是宋朝时期的,因为砖块很薄。

可惜了,宋代的墓砖,大多数都没有文字以及图案。

要是挖机挖出汉代时期的古砖就好了,说不定能捡几块有字的或者图案好看的。

在这些地方寻找,他主要找到了一些瓷片,另外还有三根“镇魂铁”(棺材钉)。

瓷片有高古瓷,也有青花瓷。

棺材钉跟以前发现的类似,锥子形,长度约18公分。

再次回到古井那边,已经差不多5点半了。

此时挖机师傅还没有下班。

挖机又往后推动了差不多10米远,现在距离古井的位置,有二十五六米了。

“小伙子,你不是考古吗?这边刚挖出来了一些破了的坛坛罐罐、盘子、碗,你可以过来看看。”

正当他准备去面包车那边拿探测器时,之前那位捡铁的中年男人,冲他喊道。

听他这样说,他向那边走了过去。

“我怕有的瓷片被挖机挖起来的土盖住了,就把它们捡了出来,你要是用得上,都拿走!”

到了对方跟前,他指着蛇皮袋子旁边的一些瓷片又对他说道。

常顺走到袋子旁边,看起了他捡起来的瓷片,有:

一个青花罐子的残片、两个盘子、三个碗的残片,还有两个高足杯的残片以及一个青花烛台的残片。

青花罐残片,只有原罐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过并不小,有一个成年人展开的巴掌那么大。

表面画的是侍女、童子图案。

两个盘子残片,都是大的盘子底,一个画的图案是狮子,另外一个是“一束莲”花卉。

三个碗的残片,图案是一样的,内外都有花纹。

里面的花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瑞兽。

外面的花纹,有“八宝纹”以及缠枝莲花卉。

碗残缺的位置不一样,不过也都有至少相当于整个碗的大半个大小。

两个高足杯,一个面上画着芭蕉纹、花卉。

,!

另外一个是人物图案。

其中人物图案的高足杯,只是豁了点口。

青花烛台,残缺的只剩下底座,不过底座较大,喇叭形,倒过来有一个高度约10公分、口径约8公分的茶杯大小。

要是找人切割的话,完全可以充当茶杯用。

烛台底座的表面,画的也是花卉图案。

这些生活用品残片,都是青花瓷,也是细瓷,年份是明朝时期。

挖机挖到的这段位置,常顺觉得肯定是挖到了曾经的大户人家。

刚才他简单扫视了一会儿土层,面上有古砖。

这些古砖并非墓砖,而是真正盖房子用的那种青砖。

“行!那我拿走,多谢了!”

说着,他把这些瓷片都捡起来装到了塑料袋里,也不怕把袋子弄破。

带过来的袋子很大很结实。

常顺一时间有了一个想法:

晚点给这位捡铁的师傅发张名片,让他以后捡铁的时候,顺便捡瓷片,捡那些细瓷瓷片。

等捡到的多了,可以卖给他。

当然,不只是瓷片,其它古玩类物品也行。

毕竟自己不可能天天到这边来。

他这也是给对方提供一个信息,互惠互利。

常顺也不怕他捡到了瓷片卖给其他人。

这年头,古玩店还是以收购完整瓷器为主,大量购买瓷片的人并不多。

就算有人买瓷片,也只是挑选几片而已。

现在跟对方一起捡东西,他并没有急着说出他的想法。

“师傅,你贵姓?”

把袋子放到土堆边上的一处位置,他拿出烟,给对方发了一根,随口问道。

“免贵姓张,小伙子姓啥?”

接了他发的烟后,张师傅顺便也问了他一句。

“我姓常!”

简单又聊了几句,他们各自都在土堆面上寻找起来。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