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回到旧书店时,还不到五点。
路上,他们顺便买了些湖城那边的土特产,经过一处路边菜场,还买了一些鱼,但并没有耽误多少时间。
“爸、妈,你看这画画得好看吗?”
跟常建忠、孙春荣见了面,常静把她的那幅漫画递向了二老。
“这是你吗,怎么画成了这样?”
母亲看了一眼,觉得眉型、眼睛有些像,其它地方就不像了。
“我看着也觉得有些怪怪的。”
父亲跟着说道。
“这是漫画!就是这样的风格,所以画成了这样!是不是很喜庆!”
常静又说道。
“你这样说看着倒是很喜庆。”
孙春蓉再次看了看画,然后说道。
“我觉得还是画原样好!”
常建忠道。
两人感观不同。
他们聊了几句,其他人也跟着向父母、刘国明打了招呼。
今天星期天,书店过来买书的人有不少。
常静、宋芫、叶雨晴留在了这边,父母离开回住的地方准备晚饭了。
田斌打完招呼就回家了。
距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前天、昨天都下了雨。
想到泥土里面可能有被雨水冲刷出来的物品,常顺就开车去了一趟王女士的出租房。
在那边换了双雨靴,然后去了修路挖沟渠埋管道的地方。
王女士的出租房,包括租秦老板的房子,目前他并没有退掉。
因为不管是他自己,还是父亲常建忠,都会时不时的放一些东西在两处地方。
修路挖沟渠的地段,就在不远处。
他没有开车过去,换好鞋子,背了一个背包,带了一些塑料袋就向那边走去。
探测器只能感应金属,雨后淋出来的物品,很大可能可以找到非金属材料的物品。
他现在过去寻找,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
走了两三分钟,就到了地方。
这个时间,下了雨,泥土都是湿润的,一些低洼的位置还有积水,挖机师傅,包括工地上的其他人,都停止了施工。
估计渣土场也是一样。
渣土场的话,至少还要等上一两天的时间才会继续施工。
因为有雨水,车辆运输渣土的话,到了土场,轮胎很容易陷进土里。
常顺先寻找的位置,是古井区域。
下到沟渠,他开始在之前那些被他挖起来了的泥土面上看了起来。
有过雨水的淋刷,泥土表面的瓦片、碎砖块、石块、陶片、瓷片等,清晰可见。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件看着很不一样的物品。
这是一个浅黄色,圆乎乎的东西。
常顺把它捡了起来。
是一颗珠子,珠子的直径约1公分。
他试了下重量,感觉很轻,又仔细看了看,珠子的材质是骨头的。
因为科技有限,古人在使用一些装饰品或者其它生活用品时,往往会把骨头当做原材料。
这些东西,有发簪、镯子、串珠、挂坠、骨牌、笔筒等。
甚至还有人用骨头制作成尖锥状的兵器。
骨头他能够确定,但具体是啥动物的骨头,他就不清楚了。
把它收好,常顺继续寻找了起来。
没过多久,他又发现了一颗扣子。
这颗扣子圆形,成年人拇指指甲壳大小,中间有两个孔洞,孔洞很大,表面泛着珍珠一样的光泽。
很明显,它是用贝壳或者蚌壳作为原材料制作的。
把它收起来放好,常顺继续寻找着。
等找完井口范围内的物品,他又找到了两颗珠子。
这两颗珠子,有一个也是骨头的,跟刚才的一样。
另外那颗,是玛瑙的,颜色红色,直径约半公分,跟那天晚上发现的一样。
估计泥土里面肯定还有,但没被雨水冲刷出来,很难找到。
让他找,他现在也不会找了。
离开沟渠位置,常顺又去了土堆上面——古井泥土被挖到面上的区域。
眼睛扫视了一会儿,很快他看见了一个蓝色的圆筒状物品露出了一部分在泥土的表面。
找了个小木棍把它挖了出来,是一个烟嘴,材质是琉璃的。
烟嘴长约六公分,不是完整的,前面部分有一处西瓜子大小的豁口。
可惜了,只能当做标本。
继续在土堆面上寻找着,他又发现了狗牙、琉璃珠子、野猪牙、瓷片、小药瓶、骨头簪子、玛瑙扳指等物品。
琉璃珠子是绿色的,看着很大,直径约1.2公分。
小药瓶葫芦形,青瓷,高度约3公分。
骨头簪子是常见的圆锥形,长度约8公分。
玛瑙扳指颜色泛红,很厚实,可惜边缘位置也有些破损。
不过破损的不多,找人切割一下,把它变小点也是完整器。
正当他准备转身去挖机挖土方向寻找时,忽然间,在土堆的底部,他下雨前踩过的一个脚印的积水旁,看见了一抹黄色。
这抹黄红色很纯,可能因为是湿的,看上去也很润。
常顺走上前去把它用小木棍挖了出来。
,!
是一枚章料。
它是长条形,高度约5公分,底面宽度约3公分。
从荷包拿了一张餐巾纸把它表面的泥土、水擦干净,干了后,它依然很油润,颜色也很纯正。
这个应该是田黄材质。
关于田黄,这年头跟其它玉石一样,价格没有涨到最高处。
试了下重量,有30克左右。
重新拿了一张餐巾纸把它包好,单独放到背包里的一处位置,常顺又在土堆上仔细寻找了一遍。
不过并没有其它收获。
之后,他去了挖机挖出来的明朝瓷片多的那处地方。
在那边寻找完,只找到了几块瓷片,一枚铜钱以及一个哨子。
几块瓷片,有一块“高官厚禄”人物瓷片比较好,其它的很普通。
铜钱,是“万历通宝”小平钱。
哨子,是童子的造型,不是青花瓷,是磁州窑,高度约6公分,年份明朝时期。
这里没有古井出货多,毕竟古井在特殊年代有人偷摸着往里面扔东西。
寻找完这里,常顺又走向了挖机挖土的位置。
这边新挖出来的土,可能还在明朝时期那户大户人家的地界范围之内,也有物品。
找了一会儿,他找到了差不多10斤古瓷片,一个石臼,一颗水晶珠子、半根骨头材质的筷子以及几颗连在一起的动物牙齿。
10斤古瓷片,有一个近乎完整的龙泉窑高足杯。
这个高足杯,表面没有纹饰图案。
它只是豁了点口,豁口处约绿豆大小。
石臼青石材质,表面有鼓钉纹,雕刻的是莲花花卉图案。
水晶珠子,是“管珠”,紫色,长度约1.5公分,最大直径,0.4公分。
骨头筷子,是后半截,其中一面,雕刻的有竹子图案。
几颗连在一起的牙齿很大、很平整,估计不是牛牙就是马牙。
等寻找完这里的物品,天差不多就黑了。
他直接离开了修路的地方。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